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7-23 18:00:00人气:328

从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如果缺乏发达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那么如今的现代化农业、富裕的农民以及繁荣的农村必然将不复存在。由于目前正处于亿万农民奔小康、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新时期,加之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因此,要想让现阶段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要想实现对市场经济的服务,就必须不断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研究与构建。

1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特性

具体来说,农业技术的推广活动具有以下特性:第一,具有地域性。众所周知,无论是气候条件还是自然环境,都将对农业的生产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我国的地形地貌特征一直都具有较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并且不同的地区在气候条件上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任何一种农业技术也会具有不同的地域性。第二,周期较长。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不仅是对纯技术进行传递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将社会、经济、科技三者之间进行有机结合的活动,基于此,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具体而言,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将涉及到广大农民、农业科研人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等,他们在整个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扮演着接受者、创造者、推广者的角色。第三,成果保密性差。由于接受者是具有广泛性的,并且大多数农业技术成果的示范推广活动都需要在野外大田环境的开发系统中进行,这种公开作业的条件俨然使农业技术成果造成一定的封闭性,即便是物化成为了种子、作物等品种,也很容易被他人窃用。显然,在这种具有较强公开性的环境下,农业技术的过程保密性也会较差。第四,受农民素质和农民经营规模的约束。首先,农民在农业科研部门对农业技术成果进行选着与吸纳的能力往往都会受到自身文化素质的影响。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农民接受教育的平均年限仅仅为6年,这就说明了我国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与此同时,大多数农村青年都常年在外打工,农村的劳动力基本都以老人与妇女为主。显然,这种较低的整体文化素质必然将对农业技术的推广效率带来巨大影响。其次,根据相关统计得知,我国平均每一户农民的耕地面积仅为0.41hm2,并且耕地面积被分散在4~5块土地上。在这样的环境下,每户人家往往都只能够种植3~5种农作物[1]。显然,这种对农户的分散情况将很难形成规模经济,所以对于吸纳新技术需求的惰性就会不断增大。同时,在面对分散的个体小农时,农业技术的推广成本也会很高。

2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

2.1建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多元化政策体系

在构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过程中,不仅要制定出各种优惠政策,同时也应该对技术的引进或承包进行积极主动的尝试,以此来有效形成利益共同体,从而共同推进科技创新服务的扶持政策,最终实现对社会资源的刺激,实现对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同时,目前我国很多农村都存在着一共共同的问题,即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不足。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当地政府应该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以此来让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通过新技术与新品种的应用来进行农业服务。另外,应该充分引导当地一些龙头企业或者高等科研院校来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合作,建立起各种技术服务形式(如“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龙头企业+科研院校+农户”等),以此来将各级组织与机构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构建起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以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导向,且农业科研院校与涉农企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2.2着力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的运行机能

在构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过程中,应该通过竞争上岗、评聘激励以及项目管理等方式的实施来逐步形成机理机制与淘汰机制。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农村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主要存在着人员素质与结构偏低的问题,而造成问题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没有相应的奖惩机制,另一方面是因为农业技术就业机制的不合理。那么为了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在建设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过程中就必须制定出具有可行性、合理性的政策,以此来让推广人员的待遇得到有效的改善。当然,对于那些优秀高等农业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待遇的改善对其也将更具吸引力,能够促使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之中,这俨然将有效提高整个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技术含量。

2.3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推广服务

首先,应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在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同时,还应该着力建设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从而以“外围―中心”的效应来促进农民采用新技术与新成果[2]。同时,应努力探索适应于现状的管理体系,以此来促进各个单位机构之间的合作办公(如农业科研与教育单位、农业推广机构等),以此来从根本上提升推广工作的效率。其次,鼎力支持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承担起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责任。当地政府应立足于现阶段全国农业的实际发展形势,严格依据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来明确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并着力申请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内容与服务。同时,以农业科研单位、农业教育单位为技术支撑中介,定期选定出一些具备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以此作为载体来实现农业各方的有效对接。

3结语

总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工作具有广泛的涉及面,其不仅需要多领域、多方面的知识、创新与改革,同时也是一种具备长期性与复杂性的社会工程。显然,上文所述的构建对策俨然是新时期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因此必须针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做大量的调研研究,并着力完善相应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构建出一个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作者:邓华强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