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新农村建设下农业技术论文
1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推进乌鲁木齐市新农村建设
自2005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建设理念和模式都在不断调整和完善,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突飞猛进,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的相关政策及工作部署,针对本地区农村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乌鲁木齐市政府实际,积极推进乌鲁木齐地区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和新农村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绿色、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其中,乌鲁木齐市南北郊区、乌鲁木齐县、高新技术开发区及达坂城等重要农业区在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及农牧局领导下,将围绕标准化模式生产、现代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和农业龙头企业技术提升为契机,不断探索农业的转型之路,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农业技术,以点带面,以面带片辐射和扩散,大大推动了全区城郊型现代农业的发展。
1.1加快技术集成与示范
围绕蔬菜、畜牧、水产等主导产业,集成配套一批先进、适用、成熟的技术和成果。扶持龙头企业及农民合作组织,技术创新,提高种植、养殖技术水平及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1.2加速农业科技转化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整体优势,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加速农业科技向农业生产力转化。以“设施农业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为课题,规范全市农产品种植户和养殖户的生产模式,全区农产品生产基地全部通过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要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根据农业部的相关要求做好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鼓励种植户和养殖户开展三品一标的认定工作;规范种植和养殖的生产技术规程,确保农产品生产安全可靠,提升农产品在市场销售中的竞争力。
1.3强化农民科技培训
结合全民素质培育工程,采取外聘知名专家学者,内选农技人员的方式,组建一支常态化的全民素质培育专兼职讲师团,通过举办农民培训班、田间指导、电视讲座、远程教育网络咨询会诊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强农民勤劳致富能力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同时,依托职教中心、农广校、农民大讲堂等平台,大力开展农民技能轮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职业农民和农民中的技术带头人,科学有效地做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结合本地区旅游资源,进一步利用旅游环境,充分利用当地农家乐组织促进各地游客进行参观旅游,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1.4充分利用项目资金
充分利用国家农业部、自治区发改委、科技厅、农业厅、畜牧厅及水产局、乌鲁木齐市发改委和科技局的农业科技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强乌鲁木齐地区现代农业建设。
1.5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入
加大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产品批发市场、酒店、重点超市等销售点的对接,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入。
2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
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要靠政策、靠投入、靠科技、靠改革。一要巩固、完善和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进一步加大对财政困难县乡和产粮大县的支持力度。二要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切实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三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支持农业科技项目,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鼓励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四要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行政管理体制、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以及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同时,推进征地制度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继续清理和化解乡村债务。乌鲁木齐农牧民在各级政府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带领下,通过发展设施农业为基础,全方位、多渠道拓展现代农业功能,依托设施农业,发展多元化现代农业,为乌鲁木齐地区挖掘自身资源优势,拓展现代农业功能,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民族地区特色新农村建设的大通模式,造就一个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特色现代农业、整洁村容村貌的文明新型农村。
作者:李永强 莫希德 高志坚 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畜牧水产草原站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