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农林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农业技术实效推广范式

农业技术实效推广范式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9-07 02:23:00人气:364

一、开辟农技推广新天地,试验示范展实力

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把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在增产增收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让具有经营自主权的广大农户去观察、比较、选择,逐步变成农户学科学、用科学的主动行为,成为了农技推广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鉴于此,为服务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增强农业科技示范和辐射带动功能的要点,把市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作依托,以农业技术创新和管理机制创新为动力,就应实效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作为试点,锦州市早在十几年前就率先开始在黑山县常兴镇曹家村租用了400亩耕地,建立了锦州市农业科技示范场,主要进行杂交水稻栽培技术、旱稻栽培技术、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和水稻新品种繁育的试验和示范。随着不断探索和发展,逐步构建起以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依托,因地制宜的扩展到所辖的4个县(市)兴建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场。通过几年来的努力,目前已先后在黑山、凌海、北镇、义县四个粮、油、菜主产县(市)建成了5个百亩以上规模的农业科技示范场,总占用土地面积达到970亩。农业科技示范场以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试验、示范和展示为核心,面向广大农民推广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它依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在乡村,贴近农民,方便学习,集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优良品种繁育和农技培训于一体,改变传统的“嘴上说、墙上写、纸上印”的说教式推广,为“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榜样示范引路式推广,极大地增强了推广工作的感召力,激发了广大农户学科技、用科技意识,提高他们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的接受能力,从而开辟出了一条市场经济条件下富有生机、活力的基层农技推广新路。

二、技术推广起成效,科技成果转化高

这些示范场在结合本地农业生产实际和广大农民科技致富需要上,重点引进试验示范和展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成果,包括玉米、高粱、水稻、花生、大豆、杂粮、蔬菜等七大类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和展示,米麦菜间套复种、玉米不同品种的不同密度栽培、花生地膜覆盖与裸地栽培模式、水稻栽培模式、地力使用与检测及配方施肥、3414肥效、各种作物病虫害防治效果、不同品种农药应用效果、蔬菜栽培模式与经济效益等农学、土化、植保、园艺四大学科新技术、新成果。仅2007年,在各示范场中就进行玉米新品种综合评价33个,玉米优良品种展示28个,高粱优良品种对比试验与大区展示11个,大豆优良品种对比试验与大区展示9个,花生优良品种对比试验与大区展示13个,杂粮优良品种对比试验与大区展示7个,并且在承办国家、省、市级项目同时,还承担着国家级植物病虫区域监测和土壤地力长期定位监测项目,自身组织实施玉米科研育种及杂粮品种选育等项目。这一农业技术的推广展示平台,在一条新途经上极大的提高了技术的互动性与普及性,更有效的促进了我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三、试验示范呈现展示效用,给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引进和试验作为示范场的必要条件,为科技支农提供了基础保障。在这里集成了优新品种引进与对比,农技推广人员通过试验验证将科技成果在这平台上进行展示,以辐射、带动农户自主选择种养优势农产品。通过几年的努力建设,一个市级的农业科技示范场共引进、试验农作物新品种2315个、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409项,组织农民参观学习近百万,使1089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在全市的农业生产中得以推广应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率达到98%以上,共承办国家、省、市级项目518项次,自定项目1207项次,引进和试验新品种1524项次、新技术95项次、农资新产品106项次,同时还承担着国家级植物病虫区域监测和土壤地力长期定位监测,自发组织实施玉米科研育种及杂粮品种选育等技术试验。这为农业实现科技化、专业化、生态化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也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里把科技成果、农业种养技术进行展示性的实地转化和施用,让农户近前看,直接学,回家用,同时也为各类技术培训搭建了现实的教授讲台,增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信心,提高农技人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成效。在大谭农业科技示范场中,每年参加各种技术培训、科技观摩达3000多,发放科技材料30000余份,让农民把看得见,听得真的先进科技成果直接得到推广应用,加快了结构调整的步伐。并且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的试验示范200多项,引进新品种850余个,推广繁育新品种30000多斤,培训农业科技大户1000多户,有850名农民获得绿色证书,15名村级农业科技信息技术员获得农民农艺师职称,带动农户11000余户,做到了“引导农民调,指导农民种,帮助农民销,促进农民富”的工作目标。

四、科技示范场的优势体现

1、带动了新形势下基层农技推广方式创新。农技推广如何适应“三农”形势发展变化,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是长期以来摆在各级农业和农技推广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锦州市的实践证明,兴办农业科技示范场是个比较好的办法,借助科技示范场这个载体,农技人员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直接示范给农民,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把技术示范和技术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缩短了农业技术推广到农民的距离,增强了农技推广的直观性,为新时期加强农技推广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十分有效的现实途径。

2、带动了市场条件下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推广。农业科技示范场均设有试验区、示范区和生产区。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将适合当地发展的优良品种及技术示范和展示给农民看,并为农民提供配套的种子种苗、开展技术指导,大大方便了农民采用新品种、新技术,使一大批新品种、新技术得到快速推广,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3、带动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素质的提升。在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过程中,农技人员了解和掌握了新知识,增强了实践操作技能,提高了自身素质,使许多农技人员不仅成了技术上的专家,而且也成了会经营、会管理产业发展的行家,这样建设了一支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农技推广骨干队伍,农业科技示范场已经成为了农技推广人才的培养基地。

4、带动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内部改革。首先,对农技人员的业绩考核有了更直观、更有说服力的依据。在直接参与示范场建设、直接设计安排科技项目、直接面对农民进行现场服务过程中,最能体现每个基层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这样就为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人员考核机制创造了条件。其次,增强了全员竞争意识和紧迫感。在示范场里,每个农技人员都必须参与生产实践、必须现场回答农民提出的各种技术问题,这就需要农技人员不但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两手都要硬”,否则,就会在生产实践中“摔跟头”、在农民面前“丢面子”。再次,催生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改革创新精神。通过举办示范场,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赢得上级部门、推广人员和农民群众一致好评,这再次用鲜活的事实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不断发展的新形势面前,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作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主体,只要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就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