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论文 > 综合艺术论文 > 民族服装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运用

民族服装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运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8-25 11:06:00人气:645

【摘要】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常以民族服装为载体,民族服装成为区分不同民族的标志。我国丰富的民族服装元素,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将少数民族元素融入到服装设计中,不仅可以丰富服装设计,也可以弘扬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关键词】服装设计;少数民族;运用

服装除具有蔽体御寒的实用功能外,还有美化功能。美化功能是民族文化在服装设计上的体现,民族服装的款式、色彩和纹样都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也是不同地域民族特色的外在体现。

1少数民族服装的元素形成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要区分不同民族首先通过视觉来判断,依据就是不同的民族服饰,从款式、面料、色彩和纹饰上可以区分不同民族。而款式、面料、色彩和纹饰就是少数民族服装的构成元素。

1.1款式

少数民族的服装款式,可以分为南北两类。生活在我国南方的苗族、壮族、瑶族和傣族等,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和贵州,气候偏暖,因此在服装款式上以“短而薄”为主,男子主要是短袖上衣配中短阔腿裤;女子是短袖上衣配短裙。而生活在我国西北气温偏低的新疆、西藏、内蒙古和东北三省的少数民族,服装款式以长而厚为主,男子主要是长袍,女子也是长袖配长裙。

1.2面料

在面料上,南方少数民族以绢、纱、丝绸和棉布为主,因为这些面料透气性强,容易散热;而西北方的少数民族以毛料、皮革为主,这些材料有御寒功能。服装面料的差别不仅和气候有关,也和地理环境有关。在古代的农耕时代,南方因为气候原因,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种植棉花、桑麻,因而有丰富的棉麻产品以及桑蚕形成的丝织品,为服装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同时也由于气候温暖湿润,服装磨损严重,需要不断更新换代,又促进了棉麻桑蚕的发展。北方由于受地理环境限制,种植类的纤维材料偏少,更多取材于动物皮毛,利用皮毛来御寒。北方冬季漫长,人们外出时间少,因而皮毛类服装虽然取材难度大,但更新换代的速度也慢。

1.3色彩服装色彩方面,南方的少数民族以色彩斑斓为主,如苗族服装色彩重视五色:红、黑、蓝、黄、绿,在色彩搭配上对比鲜明,如红黑、蓝黑、红黄和黄绿搭配

,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北方则是以深沉厚重为主,黑色、红色是主要色彩,服装以纯色为主,在周边不用色彩点缀。这也和南北生活习惯有关,南方气候温暖,有丰富的植物染料,人们一年四季可以进行不同的劳作,有足够的时间来美化服装。北方冬季长,气候寒冷,种植时间和在外活动时间短,在色彩取材方面就不如南方。采用深色,还因为深色可以聚光聚热,有助于保暖。

1.4纹饰

少数民族的服装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纹饰,纹饰不仅和民族图腾相关,也和民族生活相关,少数民族服装的纹饰都是线状、几何图案,分布在服装领口、袖口或下摆上,用刺绣、镶嵌拼接的方式制作。少数民族服装的另一个重要元素是工艺,刺绣、织锦、蜡染、扎染和抽纱等工艺,都来自少数民族[1]。

2现代服装设计特点

我国的服装设计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化,古代的宽袍大袖不适合现代人的日常活动,吸收周边国家和其他民族的特点后,宽袍大袖逐渐向紧身窄袖方向发展。例如袖子从宽袖发展到箭袖,又到中袖短袖,袍子也被上衣下裳替代。服装的变化主要以方便劳动为主,让简洁替代繁琐。但服装的色彩和面料又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如古代服装色彩和面料具有较强的阶级性,如杏黄色是皇家专用,绿色是下层人士标志。古代面料也具有阶级性,“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布衣”是平民的别称,但现代已经没有这种阶级区别。在当代,服装已经没有特别明显的民族标志,很多少数民族服装已经成为节日礼服,并不是生活中的常用服装,简单随意的服装才适合日常生活。但服装的美化作用没有因此消失,追求个性化成为服装设计的重点。由于我国民族服装各有特色,将民族服装中的元素融入到服装设计中,已经成为服装设计趋势。现代服装设计,整体上讲究简洁干练,但对服装款式、色彩、图案和面料却越来越讲究个性化。服装款式方面,随意的人喜欢宽松,讲究的人要求合身;色彩是性格的体现,冷色调和暖色调代表不同性格。服装面料不是身份标志,而是生活需求,例如冬天的服装需要皮毛类面料,夏天需要棉织品和丝织品。因此现代服装设计中,将传统文化因素、少数民族文化进行运用,也是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3少数民族服装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3.1少数民族服装面料的运用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中,很早就有纺织技艺,从最初的麻类、绢类到后来的棉类等纺织印花和染色品。少数民族由于地处偏远,基本以自耕自种的方式来维持日常生活。即使到了当代,有些地方还保留着自制土布的习惯,这些土布的原材料以棉、麻为主,虽然粗糙,布匹上经纬纱线粗细不均,但制成服装却环保舒适、透气,粗糙中保持着原始气息,反而成为现代人喜爱的服装原材料,如用传统的植物印染后的土布,具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可以用来制成夏天使用的五分裤、七分裤、无袖衫和短袖衫等。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常用的毛织品,也是现代服装设计中重要的冬季服装面料,用来制作大衣、风衣,具有保暖功效。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冬天常用的动物毛皮制成的围巾、帽子,因为动物毛皮的保暖性和美观性,也成为现代冬季服饰中最重要的原材料,被运用在羽绒服的毛领上,起到点缀和保暖的作用。

3.2少数民族服装款式的运用

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夏装都借鉴了西南少数民族服装款式,如佤族、布依族、苗族或白族男性的九分、五分阔腿裤,已经成为现代男女夏天皆备的裤装。而佤族、苗族等少女穿着的齐腰中袖上衣,也成为现代都市少女最常见的服装款式。苗族女性夏天的套头短衫,是将一块完整的布上剪出一个洞作为领口,从头上套下,然后将前后缝合。这种简单随意的制作,演变成如今的套头T恤,宽松、随意是其主要特点。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服装中的紧身小马甲,长而宽松的百褶裙也成为现代人们常见服装。少数民族服装款式影响最大的是满族的旗袍,从民国时期开始,经不断改良,从长袖到短袖,高立领到短立领,至今仍然是女性夏季重要的服装款式。蒙古族和满族男性服装长袍,也成为当代冬季羽绒服的重要借鉴对象,因为长袍可以将全身包裹来保暖,中长款羽绒服、大衣都借鉴了这个特点[2]。

3.3少数民族服装的色彩与纹饰运用

现代服装的色彩,主要趋势是以纯色素净为主,很少有色彩斑斓的现代服装。但服装设计还是借鉴了少数民族服装中的色彩特征,如藏族服装中的渐变色。渐变色是藏族女性在纯色长袍下摆和腰部处配上彩虹条配饰来做点缀,彩虹条在两色变换时采用渐变来进行过渡,使得整体色彩柔和。目前渐变色也被广泛地应用在服装色彩上,但不是用彩虹条方式,而是两种色彩的渐变。花腰傣族的服装色彩也有特色,在大片纯色的边缘用彩色花边来进行点缀,花边也是彩虹条形式。这种色彩运用也被借鉴到现代服装设计中,在纯色服装的袖口、下摆等处点缀其他色彩。少数民族服装中的纹饰主要是线状和几何图案,在此基础上,现代服装设计将规则的线状和几何设计成不规则形状,来增加服装图案的立体感。

3.4少数民族服装工艺的运用

我国少数民族服装中,主要工艺是刺绣,苗族、维吾尔族和壮族都有自己的刺绣工艺,服装上的刺绣工艺运用在领边、袖口或下摆处,不仅美化服装,也使服装具有垂直立体感。现代服装中,刺绣部分分布在前胸、下摆处,名牌产品的标志也是刺绣产品,起到点缀和广告作用。蜡染和扎染是苗族传统工艺,主要是针对整匹布进行。但现代服装的蜡染和扎染主要是针对成品服装,对纯白色的T恤利用蜡染、扎染的方式来美化,使服装具有个性化和民族化的特征[3]。少数民族服装还有很多元素没有被开发利用,需要现代服装设计工作者从中发掘美学元素,将这些元素运用到设计中。

4结语

在服装设计中运用少数民族元素,要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弄清民族服装中的装饰的含义。为此,服装设计者应当学习少数民族文化,还要走进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了解民族禁忌,避免在设计中出现文化冲突。

参考文献

[1]姜枫.贵州少数民族服饰元素在服装设计中应用分析[J].艺术品鉴,2020(33):45-46.

[2]袁小淇.现代服装设计中民族服装元素的应用探究[J].西部皮革,2020,42(19):67-68.

[3]王长宏,索继明.少数民族元素在现代服装服饰品牌设计中的运用和发展探讨[J].纺织报告,2020,39(8):85-86,109.

宋晓燕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艺术论文   声乐艺术论文   美术论文   工艺美术论文   音乐论文 油画艺术论文   传统戏曲论文   包装艺术论文   艺术形式论文   艺术创作论文 传统艺术论文   现代艺术论文   动画艺术论文   绘画艺术论文   服饰艺术论文 京派绘画论文   艺术设计论文   戏剧艺术论文   电影艺术论文   园林艺术论文 电影音乐论文   语言艺术论文   制作艺术论文   民间艺术论文   设计色彩 艺术市场论文   表演艺术论文   服装搭配论文   民族服装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