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论文 > 综合艺术论文 > 审美视角下民族服装设计浅议

审美视角下民族服装设计浅议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4-14 12:41:00人气:721

摘要:文章基于当代人的审美视角,探究民族服装设计的原则和传承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首先从民族服装功能局限性和大众审美观念改变两个方面阐述当前民族服装设计面临的挑战。在复杂与简单、多色与单色、局部与整体的设计原则基础上,分别从服装颜色、服装图案、服装装饰三个维度上,提出民族服装设计的有效路径。旨在能够结合当代设计理念,将民族服装设计融入到当代服装设计中,使其能够更好地被现代大众所接受,满足现代人的服饰审美诉求。从而促进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有效继承,推动民族服装与当代服装设计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审美视角;民族服装设计;特点及原则;设计路径

日本知名服装教育专家以及民族服装探究者田中千代女士曾提到过:“一个民族自身的特点就是继续保留着某种比较特殊的习惯,然后在时间的推移和不同方面要素的影响下,造成民族丢失了最初的纯粹性,这时便出现了一种混合性现象,而服装设计也会随其出现混合。”由此能够看出,一个民族的服装文化自身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并且民族传统服装的审美特性也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变。为此,笔者基于审美视角,对民族服装设计展开了深入探究,并对其现代化发展提出有效路径参考。

一、当前民族服装设计面临的挑战

(一)民族服装功能局限

服装具有不同功能,其中实用性功能是大众对服装最基础的要求,不管是哪种服装,关键的问题是要保暖御寒、遮盖身体,在这一基础上,大众对服装更高的要求,则是穿着舒服、大方得体。从服装自身来看,服装的构成需要有关的材料和工艺,因而,服装的效果构成应体会到材料及工艺等不同要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基本分布在比较偏远的区域,气候和位置相对特殊,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对服装通常有着独特的需求与审美,比如雪域高原的藏族群众对服装的要求更多的是保暖御寒,而西南山区的少数民族服装应为山区环境和狩猎提供便捷服务,为了顺应当地自然环境特点,民族服装一般应对具体方面的效果加以突出。[1]此外,在周边环境条件的束缚下,少数民族服装在材料挑选和工艺上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受到民族区域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有限的材料基础上,少数民族大众充分发挥个人智慧来制造与众不同的民族服饰,因此,大部分少数民族便构成了工艺独特、款式新颖的民族服装,如蒙族宽松的蒙古袍、苗族利用蜡染技艺的鲜艳服饰等,都是少数民族大众在根据周边环境因素下创造出来的民族特色服饰。这些民族服装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同时也因材质、工艺的影响而导致各种问题的出现,例如,蜡染服饰因染料是天然颜色,因而容易掉色,手工制作出来的土布虽然穿着舒适,但缺少透气性。相对于当代大众对服装功能的高要求,少数民族服装在材料、颜色及工艺等各个方面的不足问题愈发明显。满足少数民族大众的服装需求,是其服装在当代社会长久生存的关键,少数民族服装功能上的不足与当代大众需求之间的距离较大,这充分说明了少数民族服装缺乏创新力,无法在当代社会中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2]

(二)大众审美观念改变

少数民族服装中蕴藏着众多民族自身独特的审美思想,服装色彩、样式、花纹等都具有显著的民族审美文化特色。比如彝族服装,通常以火为主要纹样,因而彝族女性服装上会有各种形态的火焰图案,坎肩领子上利用太阳纹样加以装饰。再如蒙古族服装,由于蒙古族大众喜欢白色、蓝色和红色,其中白色代表纯洁高雅、蓝色表示湛蓝的天空、红色象征快乐热情,因而蒙古服装通常以这三种色彩为主。在少数民族审美观念的影响下,不同民族服饰有着各自的审美特性,某些民族服装飘逸轻快、某些民族服装狂野厚重。[3]民族服装的审美特点需要和少数民族大众的审美观念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够被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大众所接受。近些年来,许多少数民族大众走进了城市,与外界有了更多的接触,少数民族地区自身也受到了其他文化的影响,日常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少数民族大众审美观念的改变,促使少数民族服装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大众审美观念的变化而进行创新。

二、基于审美视角的民族服装设计原则

(一)复杂与简单的统一原则

民族服装要素种类众多,并且较为密集,在一个民族的服装载体上表现出复杂性,比如大量具体纹样运用,所行使的复杂、紧密的图案结构,通常包含图腾的崇拜、精神的寄托等各个领域。而当代服装设计则更加注重大气简洁,从造型到颜色,从服装面料到要素,简洁并不是简单,而是一种高级抽象的艺术设计方式,依据删繁就简、注重实用的基本原则,来满足当代人们日常穿着需求。基于这样的背景,在民族服装元素应用和当代服装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遵从复杂性与简洁性彼此统一的原则,取舍应科学合理,学习与借鉴应高效实用,不能以偏概全,僵硬复制与挪用。

(二)多色与单色的协调原则

民族服装颜色要素所表现的多元化特点,和当代服装设计中的单调色彩形成强烈对比。当代服装设计中的基础理念是顺应当代社会发展趋势,在竞争激烈、压力加大的社会经济环境中,服装设计在颜色方面通常侧重于单一冷色调,比如蓝色、黑色、白色以及灰色等,冷色调对人们的视觉刺激较小,单调的色块运用,可以让人在整体节奏较快的生活环境中保持平静,削弱个性,更好地融入到社会整体系统中。相对来说,民族服装中的颜色要素通常更加鲜明,比如红色、黄色等暖色调,善于将不同颜色有效组合在一起,这和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环境有着直接关系,鲜明的颜色对比更能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也是对日常平淡生活的艺术性装饰。在当代服装与民族颜色相互结合的过程中,多元色彩以及单调色彩之间应处理好彼此协调关系,防止作品出现矛盾。

(三)局部与整体的和谐原则

民族服装图案设计比较随性,重视服装造型的总体节奏感,格外注重图案的层次性,比如衣服领口、胸前、袖子以及身后等,都可以以局部独立的方式而出现。而当代服装设计观念中,图案的整体布局注重服装的局部性,图案要素的设计相对比较单调,不同图案之间缺少衔接与有效过渡,在视觉效果上更为直观和简单,属于经典的实用主义设计。

三、基于审美视角的民族服装设计路径

同属于中华传统文明体系的基础上,民族服装要素和当代服装设计之间的有效融合有着较强的可行性。基于当代社会发展形势,民族服装要素和当代服装设计的深度融合过程,前者属于客体,后者则是主体,融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推动民族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发展,使其更好地满足当代大众的审美需求。与此同时,也进一步丰富及创新当代服装设计,为当代服装设计提供更多灵感。

(一)服装颜色

颜色是大众审美的主要途径之一,将直接影响广大消费者对服装的购买欲望,直观性的颜色体现当代服装设计的总体风格。民族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生活环境决定了服装颜色的选择,展现不同民族精神和思想。当代服装设计中融入民族服装颜色要素,可以突出当代服装设计风格的民族性、色彩鲜明等特点,为人们带来更加直观的视觉体验。我国民族服装颜色要素表现出多样性的态势,各个民族对颜色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朝鲜族喜爱白色,侗族喜欢蓝色和紫色,而布朗族则喜爱黑色与红色等,利用不同民族服装设计表现,传达总体感觉各异的形式。为了能够让当代服装设计符合广大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运用多元化民族服装颜色要素,满足各种环境下,人们内心对服装颜色差异挑选意愿。并结合需求,可在当代服装设计思想中进行色彩多元化设计方案,也可配合民族服装款式,保留民族服装的主要特点,进而明显区分当代服装作品。

(二)服装图案

民族发展转变过程所构成独具特色的传统民族文化,一般是建立在生态环境的高度崇拜以及幸福生活向往基础上,最终上升为相对细致化、抽象性的民族纹样,体现民族艺术的审美特征。当代服装在设计过程中,民族服装图案和当代设计思想相互融合,可以有效继承与弘扬传统优秀民族文化。我国是多民族大国,各民族服装有着自身的艺术形态与审美价值,可按照民族服装图案构建丰富的资源材料库,让当代服装展现出多元化的民族特征。民族服装图案的运用和融合,并不是单纯指的表面形式,而是要将其款式载体、精神思想等体现在当代服装设计中。依据民族服装要素和当代服装设计的主体与客体关系,明确民族服装图案结合方式,即积极结合与被动结合形式。积极结合指的是根据民族服装图案的基本内涵、思想和拓展的认知,以原有形态融入到当代服装设计中。

(三)服装配饰

和其他国家逻辑性、理性化服装设计思想不同,我国服装设计更加注重和谐性以及统一性。考虑服装设计的自身风格,充分对民族服装装饰等精细化问题进行有效处理。比如,研究民族服装装饰是否可以和服装整体突出统一性,装饰挑选的材料、形态、规格等可以展现出一定的特征等。为了能够在当代服装设计中充分展示出民族装饰性要素,可将民族服装设计中有着显著代表的装饰性纹样直接应用到当代服装设计中,如西藏民族服装装饰常用的松石以及蜜蜡等的稀有珠宝,或是苗族代表性银饰等元素,这样有利于推动民族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发展,增强民族服装设计的艺术价值。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应结合装饰性要素的兼容性,并不是全部的民族服装装饰性要素都要融入到当代服装设计中。要注重服装设计风格与装饰性要素的搭配效果,利用将含有民族传统文化特征的装饰要素融入到当代服装设计中,充分凸显当代服装设计中的民族文化特点,转变服装设计的传统模式,彰显当代民族服装设计的独特魅力。当代大众审美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巨大转变,因此,基于大众审美理念,探索民族服饰元素与当代服装设计的有机融合,为民族服饰的传承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更多可能,为当代服装设计的发展提供全新的思路。服装设计师在结合民族服饰元素的服装设计过程中应充分掌握民族服饰特征和大众审美诉求,将民族服装元素创造性地融入到当代服装设计中,让大众接受与了解民族服饰,推动民族服饰文化的有效传承,实现民族服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宇诚.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趋势[J].中国民族博览,2018(9):21-22.

[2]黄芳.试论民族服饰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的融合[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8(6):82-85.

[3]陈素雅.浅谈民族服饰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的融合方法[J].纺织报告,2018(5):57-58.

章国信 黎明职业大学

 文化艺术论文   声乐艺术论文   美术论文   工艺美术论文   音乐论文 油画艺术论文   传统戏曲论文   包装艺术论文   艺术形式论文   艺术创作论文 传统艺术论文   现代艺术论文   动画艺术论文   绘画艺术论文   服饰艺术论文 京派绘画论文   艺术设计论文   戏剧艺术论文   电影艺术论文   园林艺术论文 电影音乐论文   语言艺术论文   制作艺术论文   民间艺术论文   设计色彩 艺术市场论文   表演艺术论文   服装搭配论文   民族服装论文   古代服装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