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论文 > 民间艺术论文 > 民间艺术与乡村文旅景观建设共融浅析

民间艺术与乡村文旅景观建设共融浅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5-22 06:41:00人气:586

摘要:陕西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力,洋溢着陕西人民的生活智慧、文化积淀,是陕西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形态。陕西乡村文化旅游景观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因素,在乡村振兴的发展背景下建立陕西特色文化元素乡村旅游景观结构,将陕西民间艺术形式与乡村文旅景观融合,是宣扬陕西特色文化、建设乡村生态景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陕西民间艺术;乡村文旅景观;设计创新

一、陕西民间艺术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黄河中游的陕西地区作为曾经的政治、经济中心,其民间艺术形式十分丰富。在其悠久的发展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体系和审美表现,被一代又一代的劳动人民积累、创新、传承。陕西的剪纸、皮影、泥塑、壁画、雕塑、花馍、面具等均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占据重要的影响地位,无不彰显着一辈又一辈民间艺人的才能与智慧。

(一)陕西民间艺术

陕西文化历史悠久,地域差异显著,南北狭长,民俗文化、传统艺术形式丰富绚丽,质朴的民间艺术用不同的文化形式默默讲述着陕西的乡风民俗传承和劳动人民的智慧,其狭长的地域特色,也形成了陕南、陕北、关中三地的差异文化,是艺术创作、文化传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华。

(二)陕西民间艺术类别

陕西民间艺术根据其地域分布风格迥异,陕西地域包括:陕南地区、陕北地区及关中地区。陕南地区包括:安康市、汉中市、商洛市。陕北地区包括:延安市、榆林市。关中地区包括: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铜川市、渭南市、杨凌区。根据其地域分布,陕西民间艺术形式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陕南地区的安康市佛坪县手工弹棉花、汉中市宁强县的手绘脸谱、镇巴县民歌、洋县贯溪镇皮影。陕北地区的延安市黄陵县剪纸、洛川县秧歌、延川县剪纸、富县熏画、安塞县民歌,榆林市清涧县道情、绥德县秧歌及石雕。关中地区宝鸡市成仓区社火、千阳县刺绣、岐山县转鼓、凤翔县田家庄木版年画、陇县社火,咸阳市的旬邑县唢呐、乾县王村镇转鼓,渭南市合阳县线偶戏、大荔县八鱼乡面花、澄城县刺绣,铜川市印台区陈炉镇陶瓷等。根据其主要民间艺术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基本可以分为:绘画类民间艺术形式、雕塑类民间艺术形式、工艺类民间艺术形式、建筑类民间艺术形式、其他类型民间艺术形式五大类。

1.绘画类民间艺术

绘画形式在陕西民间艺术中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在不同的面材上,用不同工具施以设色,形成平面的主题作品。在陕西绘画类民间艺术中比较重要的形式有:凤翔木版年画、延川布堆画、黄陵麦秸画、安塞民间绘画、黄陵工匠画、延川堆布画、澄城手绘画、富县熏画、吴起油漆画等等。总结后陕西民间艺术绘画形式包含:年画、农民画、箱柜画、民间壁画、玻璃画、布堆画、麦秸画、油漆画、熏画等。(1)年画年画始于门神画,是陕西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装饰作用,并蕴含吉祥、喜庆、祝福寓意,其多用木版印刷制作,设色绚丽丰富。明代木版年画《倩女寻梅》设色大胆,色彩明快活泼,图中女性形式生动、亲切、身形纤细、五官特点明显、衣着华丽,反映这一时期人们的审美表现,女子手提花篮,梅花生动写实,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农民画农民画属通俗画,多表现农民在生活、劳作中的场景,风格独特、绘画手法夸张、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3)箱柜画箱柜是陕西地区主要的陪嫁之物,箱柜画可分为箱柜组合画、灶台画、炕围画、碗架柜画等类型。一般箱柜上绘制狮子、老虎、梅花鹿等禽兽或花卉、松柏等植物表现吉祥、美好、震慑四方之志。(4)民间壁画民间壁画多附着于建筑物,与民间建筑构成一个整体,用于美化和装饰环境,壁画也是人类最早的绘画形式,绘画的主体多为祈福、祝祷,题材多样。(5)玻璃画玻璃画是在玻璃上设色绘画,利用玻璃的通透性,可在双面进行观赏。玻璃画取材丰富,有风景、花鸟、人物等,色彩明快绚丽。(6)布堆画布堆画又称为布贴画、摞花、拨花等,表现主体为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和风俗,其制作过程一般采用农家自己编织的粗布,通过高温染织颜色,再剪贴而成,多用于枕头、鞋面、钱袋、烟袋上进行装饰,表现主体为民间故事、戏曲场景、花鸟鱼虫等。(7)麦秸画麦秸画采用小麦秆,材料天然,设色采用熨烫方法,工艺精巧,构图灵活,题材主要为人物、建筑、风景、花鸟、动物、历史故事等。(8)油漆画油漆画色彩冷暖搭配丰富,手法写意或写实,色彩鲜艳、线条流畅自然、形象逼真、构图巧妙,主题多为福禄寿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及动物山水等内容。(9)熏画熏画是在传统碗架云子上形成的,是剪纸的衍生艺术形式,来源于生活,色彩渲染,装饰效果丰富、华丽。

2.雕塑类民间艺术

雕塑类民间艺术包括:泥塑、面塑、石雕、木雕、砖雕等艺术形式,是雕、刻、塑三种创作手法的集合,其制作过程中采用可塑材料如泥土、面粉等进行雕刻、塑造、设色,创造出的作品三维立体,具有较强的空间感,其艺术形象,表现生活、信仰、审美等。(1)民间泥塑泥塑起源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是采用黏土塑造进而设色而成的民间艺术品,以人物、动物、建筑、生活场景为主要主题。(2)面塑面塑又称为花馍、面人、面花等,是用面粉、糯米粉、澄面、菜油、豆油等制作的熟面雕塑艺术,主题多为花鸟鱼虫等动物或人物形象。(3)民间石雕民间石雕是用石头雕刻,表现生活情感审美的艺术形式,多以生活需求结合,如陕西炕头石、石鼓等。(4)民间木雕民间木雕或依附于建筑或为生活中把玩、劳作工具等,其雕刻形式可分为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型。(5)民间砖雕民间砖雕是在青砖上雕刻山水、花草、人物等主题图案,用于建筑、地面装饰的民间艺术形式。

3.工艺类民间艺术

工艺类的民间艺术形式多样,与陕西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其种类包括:布艺、刺绣、剪纸、社火脸谱、服饰、编织物、印花蜡染布、瓷器、皮影、木偶等。(1)布艺与刺绣布艺是用各种布料采用剪裁、缝制、粘贴等制作工艺进行表现的民间艺术形式,布艺依托于凤翔民俗而产生,造型或雅致或趣味,色彩明快。(2)剪纸剪纸是在彩纸上用剪刀、刻刀等工具,剪刻出图案的艺术表现形式,主题多为节庆、婚庆、生活场景、民俗活动等,一般寓意美好,体现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多以红色为主。(3)社火脸谱社火是陕西民间艺术活动形式,多在祭祀、节庆上举行的各种表演活动,意于祈求、祝祷。社火脸谱保留着周朝文化的遗迹,艺术表现自成体系,社火脸谱色彩明快、线条流畅、图案强烈,既有对比又十分协调统一,表达了原始、自由之意。(4)皮影陕西皮影是皮影戏的演绎工具,多用秦川黄牛皮制作,施以天然染料设色,多表现人物、动物,通过灯光照射隔亮布投影表现,配上传统曲目,由艺人操作演绎,是喜闻乐见的传统表演形式。

4.建筑类民间艺术

建筑类民间艺术作品多是指在传统民居及民间庙宇、宗教类建筑中的艺术装饰,如传统木建筑中的雕梁画栋,多寓意美好,设色质朴。庙宇建筑的形式有:地宫、清真寺、佛塔、宝塔、寺庙等形式。

5.其他类型民间艺术

其他类型的民间艺术形式是没有明确分类的艺术形式,如:捏面人、糖画、糖人等形式。捏面人已有300余年的发展历史,是采用面粉类原料,揉制、雕刻、施色创作而成,题材丰富,通常表现各类神话故事、戏剧演绎、历史故事里的人物或动物,深受百姓喜爱。画糖人、吹糖人是采用糖为材料融化创作的艺术作品,题材与面人类似,造型生动、饱满,线条流畅,风格独特。

二、陕西乡村文旅景观现状

陕西省乡村资源丰富,具有悠久的乡村文化传承,生态景观资源丰富,且乡村旅游起步较早,但缺乏生态景观设计特色,没有展示出陕西悠久博厚的人文特色,因此将陕西民间艺术与乡村文旅景观进行融合创新,是陕西乡村振兴的新思路。

(一)陕西乡村分布

陕西省由于地域狭长,生态景观差异较大,至2021年陕西省的乡村旅游示范县共有1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落34个,乡村民宿千余家,陕西乡村发展指数位居全国第二,袁家村为全国特色乡村之首,由乡村旅游发展带动了当地就业及经济发展。陕西省2015―2019年乡村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呈直线上升趋势。2015年旅游1.3亿,产生旅游收入约为210亿元。但到了2019年旅游达2.9亿,产生旅游收入约为465亿元。2020年后受疫情影响略有下降。

(二)陕西乡村文旅景观存在问题

1.乡村旅游开发数量增多但质量下降

陕西乡村旅游数量发展迅猛,但质量不高,并且旅游结构雷同,产品同化。陕西乡村旅游从农家乐起步,主要形式是农户用自家闲置房屋、院落打造吃住玩乡村民宿。由于生态景观影响力,数目呈阶梯递增,但质量提升缓慢,形式雷同,相互抄袭,无创新无特色,形式刻板,千篇一律,对游客的吸引力降低。

2.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景观特色

陕西省目前开发的乡村旅游景观多为山区或平原地区,生态结构脆弱,由于早期乡村旅游多为个体发展,对生态景观保护意识不足,开发、改造过度,污染、破坏生态景观情况较为普遍。

3.对于生态景观资源发展定位不准确

陕西乡村旅游特色资源丰富,如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但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经济文化融合意识缺乏,所以多数乡村旅游结构仅停留在住宿、农家饭、垂钓、桌牌游戏、特产销售等,发展层次不高,景观结构不清晰。因为乡村旅游起步为农家乐,导致许多乡村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景观功能结构无规律,旅游体验感不足。

4.陕西文化宣传力度薄弱

陕西历史文化深厚、民俗文化无不包含了陕西人民的生活智慧和生活态度,但是多数乡村旅游没有凸显出陕西特色文化,没有将陕西文化进行更好的宣传,树立自身特色。因此,将陕西民间艺术形式与陕西乡村旅游生态景观结合设计,在旅游中潜移默化地宣传,树立陕西文化形象,培养地区文化自豪感。

三、陕西民间艺术与乡村文旅景观建设共融的方式探究

(一)探索陕西民间艺术文脉,指导丰富乡村旅游景观形态设计

陕西民间艺术是陕西文化的瑰宝,艺术形式丰富,文化内涵深厚,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将陕西民间艺术形态进行归纳总结,对形象图形进行提炼、对文化内涵进行归纳总结,结合现代社会审美意识,融入景观创新设计之中,让陕西生态景观和陕西传统文化都以质朴和创新的独特形式共同展示陕西新风貌。

(二)重视生态景观保护,合理规划乡村旅游景观环境,完善基础配套

良好的生态景观环境是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陕西乡村文旅景观建设因以绿色发展、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生态景观文明建设,以优美、健康的生态景观环境展示陕西悠久的文化精神、民风民俗,打造乡村旅游持续的发展力。

(三)培育艺术设计人才,为乡村旅游生态景观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乡村旅游生态景观的持续发展及陕西民间艺术文化创新延续,需要专业人才不断深入研究。因此,对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是十分关键的,需要将创新意识渗透到专业学习中,为乡村旅游生态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保障。

齐梦珂 王燕 李菲 西安思源学院

 文化艺术论文   声乐艺术论文   美术论文   工艺美术论文   音乐论文 油画艺术论文   传统戏曲论文   包装艺术论文   艺术形式论文   艺术创作论文 传统艺术论文   现代艺术论文   动画艺术论文   绘画艺术论文   服饰艺术论文 京派绘画论文   艺术设计论文   戏剧艺术论文   电影艺术论文   园林艺术论文 电影音乐论文   语言艺术论文   制作艺术论文   民间艺术论文   设计色彩 艺术市场论文   表演艺术论文   服装搭配论文   民族服装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