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论文 > 民间艺术论文 > 浅谈艺术创新与川剧个性坚守的均衡

浅谈艺术创新与川剧个性坚守的均衡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4-03 15:14:00人气:521

【摘要】随着新兴媒体的不断崛起,川剧的传承与发展既迎来了变革的机遇也面临着失声的危机。川剧导演在川剧的二次创作中起到统领者的作用,重任在肩。也就要求川剧导演既要利用新兴传播渠道与传播手段,对传统川剧进行艺术创新,让传统川剧常演常新;又应当坚守川剧的个性,维护川剧的神情风韵,避免川剧个性淡化。本文主要对川剧导演培养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进行探讨。

【关键词】川剧;导演;综合素质;创新

唐代蜀戏冠天下,宋明胜誉梨园,川剧植根于巴蜀大地,源远流长,五腔兼备,雅俗共赏,作为中华梨园的一朵奇葩,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与保护价值。伴随着新兴媒体行业的崛起与发展,川剧的推广与发扬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戏园子、戏班子。单一的传播途径已经难以适应川剧的发展,新兴的川剧电影、川剧电视栏目、川剧电视剧甚至于各种川剧爱好者自行创作的川剧自媒体等综合艺术形式不断涌现,这种艺术形式取得了良好反响,给濒危剧种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也提供了新的传播平台,作为这种新型艺术形式的核心主创――川剧导演成为首要关注与重点研究对象。导演一词本源于西方,传统的观念认为,在中国传统戏曲的早期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导演这一职业的出现,往往是戏曲剧目中的名角,在排演的过程中行使导演的职能,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行,戏曲表演过程中,需要出现一个统领者对传统文学内核进行把握,进行戏曲表演各种艺术手段的使用与配合,以及从观众角度而言的戏曲艺术整体观赏性的权衡,因此戏曲需要导演,更需要专业的且具备开放创新精神、具备专业技术以及对川剧心怀热忱的导演,优秀的导演可以让传统曲目借助新兴的媒体手段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新媒体环境下,内容的生产变得大众化、多样化、平民化,川剧导演的培养变得愈发重要,川剧导演培育得当,川剧就可以借助新兴媒体的东风,焕发新的活力。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洪流之下,在传承川剧的过程中,有以下两点需要川剧导演尤为重视,第一,新媒体环境下对于川剧的发展与传播合理地进行艺术体系的扩充与创新,第二,坚守川剧的本体规律,川剧传统戏应当是父辈记忆中的川剧,而不是裹着川剧外衣内核却早已歌剧化、京剧化的剧种,川剧现代戏应当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实现艺术创新与本源坚守的均衡,是目前在复杂却充满着创造力的新媒体环境中,川剧导演培养应当着重讨论的问题。

一、川剧底蕴是为基

川剧导演首先要懂川剧,要对川剧心怀热忱,心怀敬畏,川剧导演并不一定非要戏曲行业内的人来担任,但是一定要懂得川剧戏曲的特殊规律。正如川剧的俗语:“宁穿破,不穿错”,并且最基本的五种行当的精妙应当有深入的了解,川剧导演的川剧底蕴与文史知识是否厚重决定了川剧导演在进行二度创作时的创作空间是否广阔,优秀的川剧导演可以将川剧剧本的文学风韵、舞台的呈现效果、音乐的节奏韵律、演员的表演节奏四者实现辩证统一,以达到完美的视觉呈现效果,这与影视剧导演首先要懂得视听语言和表演艺术是一个道理,深厚的川剧知识底蕴是支撑川剧导演行动的首要前提。著名的川剧导演熊正冶旧硪彩且幻判愕纳茄菰保涌创绲窖荽纾詈笱荻旁虻迹晌艘幻判愕拇绲佳荩岣坏拇右站涞佳荽缁哿诵酆竦奈幕自獭A硗猓绲佳菪璩浞肿鹬叵非某淌交绱缰腥宋镆∩日庖患虻サ亩鳎娜艘∩任氯崛逖牛刃∏疑茸油焕胄厍埃晃淙艘∩染僦箍湔牛浜掀渑吭驳桑茸油群艽螅悔泼闹艘∩龋壬任魃壬龋鲎髦∠浴T诘缬盎蛘叩缡泳缗纳愎讨谐3I婕暗健暗鞫取保笆又械牡鞫瓤煞治把菰钡鞫取焙汀熬低返鞫取保诖缥杼ㄉ洗嬖谝恢盅菰钡恼疚坏鞫龋涫凳茄菰钡鞫鹊奈杼氏郑非杼ㄓ梢惶踔邢叻指睿笥叶灾牛纬啥钥怪疲T诖绲摹岸远韵贰敝谐鱿郑淮送饣褂腥堑鞫龋热缫桓鼋炻柿炝礁鑫辣桓龉胫行〗闼嫔砀媪礁鲅诀撸邢缚蠢矗浅R匀切蔚牡鞫确绞嚼唇性硕4缱钗恫サ募家铡氨淞场币彩侵档么绲佳葑邢钙肺堆芯康囊桓黾记桑绲牧称资且恢质泳醴乓帐酰谏钪谐K怠懊嬗尚纳保绲牧称自蚴窃诖绫硌葜幸桓鲋匾谋硐衷兀蘼凼侨宋锬谛牡那樾鞯谋浠故侨宋锞ㄕ酆笮愿竦谋浠嘟嫌谄渌缰郑绲谋淞澄非难菀镌黾恿思蟮墓凵托裕炝彻赜鸬闹腋我宓ā⒑诹嘲奶嫖匏健琢巢懿俚募檎┙苹⒒屏车湮さ男撞斜╈澹闯銎渖让髌淙耍吹搅称坠壑谝丫谛闹新裣铝诵睦砥诖O非某淌交窍非钗拭鞯奶卣髦唬庖簿鸵蟠绲佳菰谘芭嘌讨校欢ㄒ陨砥渌酆弦帐醯木橛氪绯淌交睦砺巯嘟岷希蘼墼跹荼浞⒄苟疾荒芡牙氪缱陨淼奶氐愫痛常牙胍帐豕媛山写绲拇醋鳎换嵯豕愦笕嗣袢褐诙杂诖炒绲男巳ぁ

二、形式美学是为技

形式美是川剧创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川剧导演需要明确对形式美的追求。传统的川剧舞台一桌二椅,简单灵动,演员表演时突破时空的限制可以产生千万般变化,但是简单朴素的舞台布置在如今各种视听盛宴相继登场的复杂媒体环境中,始终难敌强大的视觉冲击,观众不再满足于“舞台方丈地,一转万重山”的抽象表达,新一代的观众开始追求新颖的视觉刺激,逼真的观赏体验,比如,原有的川剧演员抬脚赶路这一情节在舞美灯光加持之下,伴随着屏幕闪过的千山万壑、川流不息来表现“赶路”,传统表现形式相形见绌,并且随着影视行业的发展,观众对于3D、4K、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沉浸体验与逼真的感官刺激更加青睐,在川剧导演过程中应合理把握对于形式美的追求,注重体验生活将朴实多样的生活素材提炼到舞台中升华为绚烂的艺术造型元素,并且注重虚实结合也尤为重要,如传统舞台中使用袅袅青烟来刻画一种虚无缥缈的梦境,如果可以辅以舞台唯美的灯光设计,多个大屏幕相互映衬,那么塑造的观赏体验势必会更加真切动人。此外,新兴的川剧电视剧、川剧电影,在镜头设计、演员调度、场景变化有了巨大的创新,例如优秀的川剧戏曲电视剧《白蛇传》与传统舞台川剧《白蛇传》相比较,显然川剧戏曲电视剧《白蛇传》更受追捧,因为无论在场景设计还是镜头调度上面,电视剧的拍摄与制作有了技术的参与,都极大地增强了原本川剧内核的故事性呈现,导演在川剧电视剧中对于故事空间的把控、剧情蒙太奇的设置都具象地展现了奇幻的白蛇世界,导演对于镜头的运用,也十分具有艺术性地引导了观众注意力,增强了剧情冲突,并且无论是畅游西湖还是斗法场景都提供给了观众不同于舞台川剧的观赏体验。

三、时代人民增底气

川剧舞台上除了对于传统川剧的弘扬与坚守,还有一批批优秀的川剧现代戏不断地被创作从而进入观众视野,川剧导演在执导创作川剧现代戏时,应注重作品的时代性和人民性,创作出适应时代、反映人民生活、能够引起受众情感共鸣、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川剧艺术作品,在生活体悟中,感悟生活寻求灵感,寻求现实主义的平民表达,把握传统川剧艺术的筋骨、道德与温度,秉持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初衷,做到目光对准人民,剧本歌颂人民,镜头取自人民,反映时代贴近人民。让传统剧目常演常新,对于现代剧目的创作也是可以起指导作用的。川剧在当代的失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传统的川剧剧目与当今的社会现状产生了比较大的差距,或者说产生了审美疲劳,还有一点就是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不够。成都的悦来茶园是比较有名的戏园子,走进去之后发现大部分观众是老年人,青年人屈指可数,一个在黑板上写戏报的老人早已到了退休的年纪,却后继无人。作为川剧导演,必须要改变这种现状,让川剧重新焕发光彩。川剧导演在创作时既要赋予传统川剧新的时代意义,深入挖掘川剧传统剧目符合现代审美的元素,又要创作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点的川剧现代戏,反映现代人民的生活,引起情感共鸣,追求异于其他艺术形式的表演,给观众带来新奇感与自豪感,就像迪士尼动画电影,成年人看了会有成年人的感悟,小孩子看过又会产生小孩子的体会,导演也需要通过剧目的排演与呈现,让剧中角色拉近与观众的心理距离,留住老戏迷,培养新戏迷。导演需要善于观察生活,反映时代声音,让川剧满载中国情怀,凝聚中国风韵。顺应时代与人民,川剧才能永葆青春。

四、传承有序心中记

在当代川剧导演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无论是个人创新思维还是思想情怀或是组织能力都十分重要,当代川剧导演综合素质的培养要从传承开始,不单单是川剧,其实任何一种剧种都植根乡土,发生于民间,随后逐渐城市化,继而在城市中发展壮大站稳脚跟,并且不断扩大传播范围与影响力。随后往往又会受到舞蹈、话剧影视等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慢慢淡化个性,这也是综合艺术的一个很大的特点。罗怀臻曾提出川剧需要回归乡土,需要回归手工时代。乡土化向城市化的转变不等同于默认了传统戏曲失去个性,当代川剧导演在看川剧、学川剧、导川剧的过程中,无论借用了何种艺术手段,都要将维护川剧的风情神韵放在首要位置,不能将川剧话剧化、电影化、京剧化,实现川剧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戏曲艺术的可持续发展,都应该尊重剧种的原生状态,只有作为领导者的导演首先具备优秀的个人素养,以身作则,用优秀的作品抛砖引玉,川剧的传承与发展体系才能更加成熟,才能保证川剧的保护体系会更加的完备,让川剧出新,川剧出经典,让川剧的未来更加明朗。

参考文献:

[1]周涛平.浅谈戏曲导演须具备的个人综合素质[J].戏剧之家,2015(23):48.

[2]朱恒夫.推陈出新:当代戏曲导演的历史责任――阿甲的导演实践与理论给予我们的启迪[J].文化艺术研究,2011,4(03):169-179.

[3]胡天成.创造现代川剧艺术与川剧理论体系的建设[J].四川戏剧,1992(02):14-17.

[4]周桓.导演戏曲必须懂戏曲[C].中国演员(2013年第1期总第31期).中国戏曲表演学会,2013:18-19.

[5]张建雄.概论戏曲导演艺术[J].戏剧之家,2019(31):32.

[6]李笑非.川剧舞台调度程式简论[J].四川戏剧,1992(01):28-30.

作者:高吉全 刘翼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文化艺术论文   声乐艺术论文   美术论文   工艺美术论文   音乐论文 油画艺术论文   传统戏曲论文   包装艺术论文   艺术形式论文   艺术创作论文 传统艺术论文   现代艺术论文   动画艺术论文   绘画艺术论文   服饰艺术论文 京派绘画论文   艺术设计论文   戏剧艺术论文   电影艺术论文   园林艺术论文 电影音乐论文   语言艺术论文   制作艺术论文   民间艺术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