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普通池塘养殖技术
摘要:景泰县位于甘肃中部,东临黄河,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地带,境内兴建的景电高扬程提灌工程,灌溉土地面积几十万亩,是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重要的高扬程灌溉农业区。由于常年大水漫灌,地下水位不断抬升,有些较低地区土壤盐碱化日益严重,截止2016年,全县受盐碱化影响的耕地面积达1.33万hm2,好多土地被迫弃耕撂荒,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通过多年实践和探索,建成标准化成型虾池,利用盐碱水和黄河水进行南美白虾科学养殖,发展特色盐碱水渔业,促进景泰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已成为一大有效途径。本文对盐碱地区普通池塘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技术要点作了详细介绍,以供盐碱地区养殖户参考。
关键词:盐碱地;南美白对虾;池塘;养殖技术
1池塘建设
1.1池塘准备
盐碱水养殖南美白对虾,池塘建设设计因地制宜,以正方形或长方形为宜,池底要求平坦,淤泥少,沙质土或壤土,池塘中间挖一条宽2.5~3m、深0.3~0.5m沟槽,便于集中捕捞,水深1.5~2m,面积0.33~0.67hm2,池埂坡度1:3,池底坡度1:50到1:25之间。建成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池塘中间建一个排水口并固定,压一道排水管道用于排水,从池塘中间,压到排水渠道,中间按一个排水装置,排水出口按一个阀门,用于控制排水。池塘布设增氧设施。每0.07hm2配备1台1.0KW的水车式增氧机,增氧机沿池塘周边均匀排布,保证池水往一个方向循环流动。池塘底部顺着池长方向铺设充气管道,每2条充气管道间隔10m,11千瓦罗茨增氧机可保证2.67hm2养殖池塘的用氧需求。每个池塘于上年12月份前完成清塘消毒工作,然后排干池水进行曝晒。曝晒10天后不再往外抽排水,由于地下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会自然渗入,水深可保持在50cm以上,第二年温度适宜后即可投苗养殖。池塘附近建造蓄水池,做为水质调节备用水源。蓄水池按照5:1的比例建造,上年12月份以前加入井水曝晒,第二年用于虾苗养殖,到养殖后期,蓄水池水源为井水和黄河水,井水比例不超过50%。
1.2池塘消毒
池塘消毒首选生石灰,最好采用干法清塘,粉碎的生石灰按2250~3000kg/hm2的用量,量也可适当加大,均匀撒于已晒干的底池上,随后引进20cm水,让生石灰在泥中熟化。生石灰遇水后呈碱性,在短时间内pH提高至11,从而迅速杀死敌害生物。同时钙是浮游植物和水生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起到施肥的作用。消毒一般在上年12月以前进行。消毒后自然渗入的盐碱水备用,第二年用于养虾,放苗前,水深达到50cm以上,再不加注新水,直接放苗,水深不足50cm,从蓄水池中抽取盐碱水加注到50cm。池塘加水时用60目网筛过滤,防止野杂鱼及生物卵进入池塘。
2虾苗选购及淡化
2.1虾苗选购
虾苗选择适宜盐度,体长0.5cm左右,虾苗活力强,游泳有明显的方向性,对外界剌激反应灵敏,体表光滑透明,肌肉饱满,逆水性强,沉底性及附壁性好,体色正常,规格整齐。将手伸入虾苗盆中,健康的虾苗迅速地应激性逃避,如反应迟钝或无反应则虾苗不健康。
2.2虾苗淡化
建成4m×5m×1.2m淡化池,安装底部增氧设备,建排苗口,搭建温棚保温设施,底部及四周铺膜,根据原苗适宜盐度,调节淡化水质与原苗适宜盐度一致,水深达到0.5m。当淡化池水温稳定在25~28℃时,购进规格0.5cm左右的虾苗开始淡化,每隔两天加注沉淀好的黄河水20cm,4天后加到1.2m,第5天后每天加20cm,排20cm,7天一般可淡化到5‰的盐度,每个淡化池可淡化200万苗。淡化7天后,将淡化池中的虾苗均匀分池到4个淡化池中开始标粗。标粗池中先加注4分之一原淡化池中的池水,然后加注池塘中老水至1.2m。标粗期间根据水质情况及时换水。标粗期间开始投喂开口料,每日投喂2次,刚开始每次投喂量为每万尾0.1kg,3天后开始加料,每万尾投喂0.15kg,再后视具体生长情况逐步加大投喂量,10天后当虾苗规格达1.5~2cm时开始分塘。
3下塘
3.1测水
下苗前1周,每天检测池塘水质指标三次,虾池水质pH7.5~8.5,氨氮≤0.1mg/L,亚硝酸盐≤0.1mg/L,溶解氧≥5mg/L以上,池底硫化氢≤0.1mg/L,透明度保持在30~40cm。
3.2试苗
取池中水20L,放入100尾虾苗,观察成活、摄食及排便情况是否正常,48h后成活率在95%以上基本就可以放苗。
3.3放苗
放苗前10~15d用富氯(三氯异氰脲酸)全池消毒,施经充分发酵后的牛粪1500~2250kg/hm2,同时,池塘施尿素75kg/hm2,磷酸二氢钾22.5kg/hm2,并施肥水宝等微生态制剂,培肥水质,透明度保持到30~40cm,池塘水色呈茶褐色或黄绿色,pH在7.8~8.6。放苗前先将苗袋放入水中,使袋内外温度接近,防止应激。放苗时,全池均匀泼洒鱼虾应激解毒宝,缓和虾因温度、盐度和天气等变化而产生的应激反应,从而提高虾苗的成活率。放苗应选择晴天,水温在20℃以上,下午或晚上投放。合理密度的放养是取得高产的保证,景泰地区积温较少,一年只有一茬,放养密度一般为45~75万尾/hm.
4投喂
4.1投喂方法
放苗初期3d内不投喂饲料,池塘中的天然饵料能满足虾苗饵料需求。3d后开始投喂0号饲料,每天投喂四次,每次投喂25~50g/万尾(饲料投喂前拌适量白糖、鱼虾酵素发酵12h,增强对虾体质及抗病能力)。以后每天增加,当南美白对虾体长达3~5cm,根据摄食情况,逐渐减少到三次。饲料投喂根据饵料台剩料情况适当和虾的保胃情况增减虾料用量。
4.2摄食观察
根据池塘面积、放养密度,在池塘设置饲料盘,15个/hm2。饲料盘的面积一般为0.3m2,在约定的时间内吃不完,下次投料应考虑适当减料或停料。1号饲料,料盘内一般放每次投料量的1%,1.5~2h查看,2号饲料,料盘内一般放每次投料量的1%,1.5h查看,3号饲料,料盘内一般放每次投料量的1%,1~1.5h查看。另外,观察料盘里虾的肠线,判断是否饱食。当水温偏低时,根据天气、水质情况适当调整。
5水质管理
5.1生物饵料培养(微生态制剂)
早晚巡塘观察水色,使用光合宝、肥水宝及藻类、菌类等微生态制剂分别全池均匀泼洒,做好池塘水质调节及基础饵料培养,降低水体有害物质浓度改善水质。
5.2水质调控
景泰县盐碱水水质种类较多而复杂,盐碱水组成成份差别也较大。养殖前必须对水质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照海水离子之间比例关系进行分析,适当增加氯化钾或氯化镁(根据初步测定大多数盐碱水主要表现为缺钾镁缺)等缺乏的物质,通过添加缺乏的物质从而达到离子关系平稳的目的,保证养殖水体稳定。定期加水,原池水一般水深在50cm以上。放苗十天后开始加水,5天加一次,每次10~20cm,40天后加到最高水位。从第40天开始,每隔5天排水20cm,加水保持最高水位。定时检测池塘水质情况,坚持早晚巡塘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建立水产养殖日记,每隔10~15d泼洒鱼虾酵素和鱼虾乳素改良水质,调节微生态平衡、藻相平衡和化学平衡,预防病害。为保证充足的溶氧,根据放养密度开增氧机保持水中溶氧充足。
6疾病防治
对于疾病的防治,南美白对虾养殖应始终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健康养虾模式。一是忌盲目追求高产。对硬件设施、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等条件综合考虑,在达不到相应养殖条件的情况下切忌盲目追求高产。如果虾苗投放密度过高,摄食量加大,虾的代谢废物及残饵量增多,从而造成池底水质污染加重和池水缺氧,虾的抗病能力下降,发生疾病的概率大大增加,从而对整个虾池造成威胁。二是选择健康优质虾苗。做好检测工作,选择健康优质虾苗,严禁携带病原体的虾苗进入虾池。三是保持优良水质。换水是解决水质问题的最有效手段,一次少量加换水,每隔几天,加换水一次。四是选择优质饲料。定时定量投喂,不可使用过期变质的饲料,尽量避免摄食残饵,禁止投喂携带病菌的鲜活饵料。五是防治疾病传播。一旦有池塘发病,一定要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避免发病池塘的虾进入其他池。六是药物防治。高温对虾容易发病,药物防治很有必要。每隔一周一次,可用适量的漂白粉全池泼洒进行消毒。另外,还可定期投喂药饵,但切忌长期投喂抗生素。
7适时捕捞
南美白对虾达120尾每公斤以上时,根据实际情况捕捞上市,要尽量避免在高温天气的中午起捕。南美白对虾起捕方法大致有3种:即少量排水,用大眼网起大留小;排干池水,将虾集中于沟中,一次起捕一次上市;地笼捕捞,分批少量多次上市。主要采用地笼捕捞,先用虾笼捕捞,当每个地笼捕捞量不足5kg时,开始排水,先排一半。池塘水位在70~80cm,继续下地笼,地笼捕捞量不足5kg时,排出池塘大部分水,在池中挖3m宽,深50cm的沟,将剩下的虾全部捕完。这样劳动强度低,对虾的伤亡少。捕捞上来的虾利用降温后(10~15℃)的原水暂养,待排出污物去除杂质后方可进行长途运输。
8成虾运输
运输车是商品虾销售的必备工具。根据车身长短,订购正方形水桶,每个水桶放置适合尺寸虾笼,每笼放置虾拖8~10层,水桶底部铺设充气管道,2条管道之间间隔5cm。用发电机做为动力,输入空气增氧。运输用水为原塘水,并用冰块降温,使运输水温始终稳定在15℃以下,以提高成活率。
作者:马俊 单位:甘肃省景泰县畜牧兽医局
养殖技术论文 生态学论文 环境治理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农业科技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业产业论文 设施农业论文 生态农业论文 有机农业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农业毕业论文 农业旅游论文 农业物流论文 水产发展论文 农业生态论文 农业建设论文 农业保护论文 农业水保论文 农机具应用论文 病害防治论文 循环农业论文 林业科技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畜牧机械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栽培技术论文 水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