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论文 > 制作艺术论文 > 高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产学融合浅析

高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产学融合浅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9-17 11:39:00人气:562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影视产业结构实现了转型升级,得到了蓬勃发展,这促进了艺术类高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教学的改革创新。艺术类高校立足产业实际,开展实践教学,推动产学融合,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文章阐述了艺术类高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产学融合的重要性,分析了艺术类高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并提出了促进艺术类高校影视摄影专业产学融合的措施,旨在促进艺术类高校影视摄影专业教学改革,助力影视产业优秀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产学融合

自2010年国内电影总票房突破100亿元大关后,影视传媒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影视行业对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出现了巨大缺口。在此背景下,不少艺术类高校纷纷开设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1]。目前,部分艺术类高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等。为了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促进人才培养,自2013年开始,教育部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这促使艺术类院校重新思考和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2]。2022年,中国院线电影总票房(含预售)用时40天突破100亿大关,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艺术类院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改革与发展。众多艺术类院校达成共识,将专业改革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服务当地经济。影视摄影与制作是一个技术应用型专业,需要与当地经济和创意产业深度融合。

一、艺术类高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产学融合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近年来积极推动地方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变,以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在此背景下,传统高校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然而,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部分艺术类高校盲目模仿一些知名高校课程,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课程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模式传统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无法满足社会对影视摄影与制作人才的需求。如今,部分艺术类高校在开展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课程教学时,存在各种问题,不利于学科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影视摄影与制作人才的培养,对艺术类高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进行改革迫在眉睫。在现代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的同时,如何将地方经济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结合起来,进行产学融合,已成为我国地方艺术类院校的发展方向。艺术类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推动影视摄影与制作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促进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艺术类高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国艺术类院校影视摄影产业与制作专业教学正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近年来,随着我国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影视市场日益扩大,社会需要更多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人才。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作为一门新学科,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制作了与电影艺术相关的专项教材,为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改革开放后,我国电影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很多国有电影厂,根据自身经验并结合市场,拍出了多部优秀电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些民营企业逐渐发展壮大,成为推动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电影产业和市场的进一步完善对摄影师的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影视摄影技术的进步。虽然影视产业获得了蓬勃发展,但目前部分艺术类高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无法适应影视产业发展需求。部分艺术类院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比较普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影视摄影与制作领域的专家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形成了系统的培训体系,所以该专业教师具有较强的理论教学能力,但是缺乏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实践教学成本较大,部分艺术类院校实践教学设施不足,所以实践课程偏少[3]。此外,部分艺术类院校的影视摄影与制作教学方法也较为单一。由于教学条件有限,部分艺术类院校专注于讲解影视行业相关理论知识,很少让学生参与灵活多样的专业实践活动。这导致学生往往掌握了丰富的影视理论知识,却无法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无法有效提升自身实践技能。目前,部分艺术类院校培养摄影师的方式与我国电影业发展格格不入。虽然摄影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现有的人才培养方式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完善,这将限制影视产业未来的发展。因此,需要正视我国电影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借鉴发达国家影视艺术人才培养方法,提高艺术类高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教学质量。

三、促进艺术类高校影视摄影专业产学融合的措施

(一)落实产学研一体化教育理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部分艺术类高校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教学缺乏没有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大部分课程都是参照北京电影学院的相关课程,无法满足当前影视行业发展要求,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北京电影学院历史悠久,人才培养目标十分清晰明确。地方艺术类院校可以借鉴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学经验,但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当地影视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社会需要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人才[4]。在开展教学时,应落实产学研一体化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明确学生职业发展目标,不断锻炼学生的影视摄影与制作能力。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参与影视摄影与制作项目,培养更多的高质量技术应用型人才。总之,艺术类高校要打造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

(二)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艺术类高校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前项目实践,结合职业发展目标,完成学校教育平台和教育体系的适配。在培训专业人才的过程中,高校应完善实践教学设备,多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培训和实习,与企业加强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在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艺术类高院要开设专业实践课程,创新教学方法,形成符合学校发展目标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高校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电影基础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高校可以运用工作室项目教学模式,根据专业电影制片厂的要求,指导学生完成电影项目。一般来说,电影工作室项目主要由学校和电影公司决定,在与电影公司员工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适应角色的转变,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实践技能的提升。

(三)优化高校课程教育体系

随着艺术类高校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引入,人才培养与研究活动逐渐融合。高校应按照专业知识结构、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按照教学目标,创建教育体系和模块,优化地方高等教育体系,满足电影产业和人才市场对相关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应用型艺术类高校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开设特色选修课,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开发学生的潜力。高校应加强与特色影视企业的合作,促进产学融合,开发地方影视项目,通过教学与项目相结合,让学生有机会参与有别于理论教学的平面摄影和故事片制作,有效提升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教学的实效性。在电影和电视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开展跨学科合作,充分利用产业教学平台完成影视摄影与制作。来自不同领域的学生共同规划真正的影视项目,完成摄影、剪辑和导演等工作,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打造产学融合平台

一是实施产学融合发展模式。艺术类高校在开展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教学时,要利用学校优势和地方影视资源,打造产学融合平台。近年来,各艺术类高校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发展迅速。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为例,该区域的影视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山东出台了青岛西海岸新区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致力于打造影视文化产业新高地[5]。2013年,青岛与万达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万达国际文化旅游城项目落户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推动了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如今,青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电影之都”称号,这是青岛市面向世界的崭新名片。二是落实国家政策,建设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刺激电影产业发展,形成完善的电影产业链,为影视拍摄提供便利。三是将产业与教学深度融合,实现企业与高校互利共赢。全面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立足当地影视产业文化园区,依托周边文化资源,开展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教学,引导企业深入参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企业、高校的优势,培养当地影视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促进区域经济、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地方艺术类高校应充分整合教学资源,打造产学融合平台,促进当地影视产业发展,促进地方文化传承与弘扬。艺术类高校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思想,树立产学融合理念,将影视人才培养与地方影视发展相结合。此外,艺术类高校要积极参与当地的文化建设项目,将人才培养与文化建设项目开发相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增加学生的影视摄影实践经验,丰富学生的生活,为当地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高质量影视人才。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影响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培养,所以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建立以教学和实践为导向的培训教学机制,引进当地电影行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开展教学。同时,学校应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参与公司的生产项目,并为青年教师开展培训活动,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在开展教学评价时,学校应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丰富评价主体,确定合适的评价指标,提高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通过教师评价、企业评价、学生互评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质量。学校要与外界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642.66亿元,其中国产电影总票房411.75亿元,占据64.07%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长8.65%。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影视摄影与制作人才,所以加强影视摄影与制作人才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艺术类高校在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人才的培养。部分艺术类院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比较普遍,无法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难以培养出适应影视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针对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与实际产业需求脱节的问题,在影视摄影与制作人才培养过程中,艺术类高校必须立足实际,明确人才定位,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艺术类高校还要在教学实践中落实产学研一体化教育理念,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打造产学融合平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着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叶深南.基于“产教融合、精准育人”模式下的产业学院实践探索:以珠艺“麦田华彩影视制作产业学院”为例[J].广东教育(职教版),2020(1):34-36.

[2]徐剑薇.初探图片摄影专业产教融合式教学:以商业小剧场为例[J].明日风尚,2018(5):191.

[3]单红琳.高职影视专业产教融合的策略:以横店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20(8):215-216.

[4]梁松青.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影视后期专业课程教学策略的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9(25):136-137.

[5]王姗姗,赵玉福,李慧子.高校影视专业与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以青岛黄海学院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20(24):67-69.

邓扬帆 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

 文化艺术论文   声乐艺术论文   美术论文   工艺美术论文   音乐论文 油画艺术论文   传统戏曲论文   包装艺术论文   艺术形式论文   艺术创作论文 传统艺术论文   现代艺术论文   动画艺术论文   绘画艺术论文   服饰艺术论文 京派绘画论文   艺术设计论文   戏剧艺术论文   电影艺术论文   园林艺术论文 电影音乐论文   语言艺术论文   制作艺术论文   民间艺术论文   设计色彩 艺术市场论文   表演艺术论文   服装搭配论文   民族服装论文   古代服装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