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论文 > 语言艺术论文 > 新媒体下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特点探究

新媒体下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特点探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6-17 12:11:00人气:752

摘要:文章基于新媒体语境的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特点研究,在综合使用文献资料和定性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分析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面临的来自互联网技术的挑战,从信息的高效优质传递、播音主持的稳定发展两个方面,探讨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应用价值,并结合当前比较热门的电视节目,从口语化、个性化、时尚化三个方面研究播音主持的语言艺术特点,以便为电视节目播音主持人结合语境变化合理调整自己的主持风格和语言艺术提供借鉴,帮助播音主持人在新语境背景下转型发展。不过,受篇幅所限,文章主要对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特点逐一进行分析,未涉猎方面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播音主持;信息传递;语言艺术;特点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环境相较于以往发生了很大改变,播音主持从业人员的语言艺术和语言特点也随着媒体环境和语言环境的改变而持续变化。在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从业人员要基于社会环境和媒体语境的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艺术,帮助受众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节目内容,实现信息的高效传递。与此同时,播音主持提升语言艺术水平,可以进一步增强受众的认同感,促进播音主持行业良性发展。

一、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面临的冲击与挑战

近些年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促使新媒体快速崛起、发展,融媒体时代加速到来。在这种大环境下,传统媒体面临着非常大的冲击与挑战,以往传统播音主持的语言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并且不符合大众的喜好与接受习惯。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与渠道相较于以往有了非常大的改变,由以往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设备在固定时间被动接收的方式,逐渐演变成通过互联网与移动通信设备主动获取的方式。面对新媒体大量的信息和丰富多元的形式,人们对信息内容和传播形提出了新的需求,不再像以往那样单纯获取新息,而是要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拥有愉悦的体验。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受到严重的冲击,播音主持传统的语言艺术和内容传播形式都需要不断优化与改革。同时,播音主持还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语言艺术,从而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二、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一)实现更加优质高效的信息传递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相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变,新媒体上多元性、趣味性与可读性更强的内容迅速抓住了受众的眼球,加之新媒体丰富多元的形式与传播渠道,迅速抢占了传统媒体的市场,人们接收和阅读信息的能力有所下降,也意味着传统播音主持的语言形式和语言艺术水平与大众的信息接收能力出现脱节和断层的现象,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很难与大众建立良好的语境和情绪共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息传递的效果不佳,影响媒体内容的传输效率。由此可见,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播音主持的语境和语言艺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播音主持基于新媒体语境优化与提升自身的语言艺术能够有效促进媒体内容的高效、优质传递[1]。

(二)在融媒体时代实现稳定发展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冲击,传统播音主持工作急需革新与优化。随着自媒体的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正面临被媒体市场淘汰的风险。播音主持想要在当前复杂的融媒体环境下实现既定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基于当前时代语境和社会背景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语言艺术,缩短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建立与公众之间良好的情感纽带,增加与受众之间的黏性,从而帮助播音主持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更好地适应媒体环境与时代潮流,巩固自身的地位,实现稳定发展[2]。

三、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语言艺术的特点

(一)语言逐渐向口语化转型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拉近了媒体与公众的距离。在互联网背景下,自媒体平台大量涌现,自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制作门槛与参与门槛相对较低,通常一个人通过手机录制一段视频即可成为一段足以引发热议的新媒体内容,这就使得媒体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日常语境不断贴近。在这种媒体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受众对文字和音频的阅读能力不断减弱,获取信息的深度不够,对碎片化以及能够瞬时调动多感官的信息内容有较强的阅读兴趣,没有深入挖掘信息内涵和情感的欲望。这种浅层信息内容通常以时间较短,声音、视频以及文字同时并存的形式出现,公众在新媒体和自媒体的长时间影响下,倾向于阅读这种形式的信息内容。而传统播音主持的语言艺术风格和语言形式放置于当前新媒体的大环境下,无疑使得公众在接收时需要调动更多精力获取信息,相当于在公众与播音主持之间设置了巨大阻碍。因此,播音主持想要在当前复杂的媒体环境下良好发展,有效应对来自新媒体的冲击,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语言艺术形式,促进语言方式朝着口语化的方向逐渐转型,从而使公众能够更通畅、更容易地获取信息内容[3]。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播音主持更加注重语言的规范性和严谨性,通常按照内容文本照实播出。但在新的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需要将播出的语言与内容进行口语化处理,这也就要求播音主持首先要对将要播出的内容进行全面、透彻的了解,但并非对文本内容的浅层阅读,而是要形成自身对内容的理解和个人的语言风格,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输出和传递内容。传递的方式要符合自媒体的形式和风格,使语言形式具有生活化特色,让公众能够用最少的时间与精力获取信息内容[4]。从目前播音主持的语言艺术风格来看,播音主持的语言风格正在积极向自媒体的语言形式转变,由以往“播”的形式逐渐向“说”的形式转变。播音主持在输出内容的过程中,首先要掌握和了解信息内容,并对将要播出的内容有基本的判断,从而将信息内容用更加口语化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公众接收信息更加畅通、更加快捷。随着人们碎片化阅读习惯的养成以及获取泛娱乐化信息的倾向,人们对口语化的内容接受度更高,很多传统的播音主持得益于采用口语化的形式,在当前复杂的媒体环境下获得了生存空间。播音主持不仅要基于新媒体语境用口语化的形式传递信息,也要充分考虑到受众在接收内容过程中的情绪变化。近年来,随着媒体环境的快速变化,人们对信息的需求相较于以往发生了很大改变。在以往信息极度匮乏和信息传播渠道极度狭窄的条件下,人们渴求获得更多的信息。如今,海量信息早已超过人们接收信息的阈值,人们的主要目的不再是搜索和获取更多的信息。在信息形式上,人们获取的信息从文本形式逐渐转变为音频、视频等形式。由此不难看出,人们对信息内容的要求逐渐提高了。尽管在另一个层面,这种变化意味着大众倾向于获取浅层次的信息内容,但对内容的载体和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众逐渐对非即时性的内容失去接收的欲望,不断探求更新的、眼前的热点事件内容。总之,就是要新,要奇,要特,要能够满足公众对新鲜体验的需求。因此,当前播音主持在播报信息内容的过程中,要全面考虑,照顾到公众的情绪,通过语言节奏变化、播音节奏控制、对重点内容的强调处理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公众情绪的引导,从而拉近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5]。

(二)语言逐渐向个性化转型

以往,播音主持行业更注重约束和管理从业人员的语言艺术、语言形式等因素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将播音主持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点尽可能同质化或者隐藏,以此确保传播内容的严谨性和高度一致性。因此,播出内容的同质化严重,逐渐导致受众产生审美疲劳。加之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发生极大的改变,原来高度同质化的主持风格和语言艺术逐渐与新媒体环境脱节,无法有效满足当前受众对信息内容的需求,这使得当前的媒体环境对播音主持的个性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今,播音主持行业与以往的情况恰恰相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各大媒体逐渐放弃了以往对播音主持同质化培养的形式,倾向于培养播音主持的个性化以及具有个人特色的语言风格,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播音主持的媒体环境,改变了以往播音主持风格过于单调的情况,满足了更多大众的个性化需求和喜好[6]。在当前语境下,播音主持的语言艺术和表现形式的个性化发展,与播音主持人员紧密相关。换言之,播音主持的语言艺术和主持风格的个性化打造,是以主持人的性格特点和语言风格为基础的,并非凭空树立和构建,这也就使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的个人风格更加突出,同时也更加自然,且每一个播音主持的表现形式都不尽相同,能够有效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例如,《中国好声音》主持人华少的播音特点是开场语速很快,在以往字正腔圆的媒体环境中,这种播音特点是不被认可的。然而在新媒体语境下,这种极快的语速成为华少独特的主持风格,并且被受众快速熟知,加之其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与主持形式,快速赢得了大众的好感与喜爱,极大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个性化的主持风格对播音主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主持人全面掌握输出的内容,要形成个人独特的见解,还要具备良好的临场应变能力,能够借助自身良好的语言艺术有效应对现场的各种突发情况[7]。

(三)语言逐渐向时尚化转型

在当前语境下,时尚潮流词汇在播音主持当中被应用的频率越来越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媒体语言元素正在向自媒体当中前沿的元素逐渐靠拢,实现转型发展目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播音主持对主持语言的精准性与规范性有严格的要求。随着自媒体的迅速崛起,人们逐渐对刻板的用词和语法失去了兴趣与接收的欲望,而自媒体当中的潮流用语和时尚词汇成为当下受众喜爱的元素。媒体人也需要积极掌握与学习潮流用语,深入了解这些网络热词的意思,不断提升媒体人对潮流词汇的使用能力和水平,然后在播音主持内容中适当穿插、合理使用网络潮流用语,以此拉近播音主持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增强播音主持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促进播音主持在当前的媒体语境下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显而易见,潮流词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信息内容的传播效果,契合当代年轻人的文化趣味。因此,在当前的主流媒体以及很多播音主持传播的内容中,能够不时看到网络流行语,这极大地提升了语言文化的传播力,信息内容的质量也逐渐提高,凸显了主持人的语言文化素养和语言艺术水平[8]。

(四)语言的亲和性特征

在播放电台和电视台节目的过程中,主持人和受众之间始终存在一定的距离。人们可以借助电视和广播观看、收听节目,如果播音员或主持人没有在节目播放过程中给受众以亲和感,则无法长时间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在新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人更加需要保障主持语言艺术的亲和性特征,在播音语言使用过程中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以维持受众对节目的兴趣。播音主持语言的亲切表达方式,能够展现播音主持语言的魅力,符合受众真实的生活状态,确保受众在观看、收听节目的过程中产生切身感受,意识到播音主持人接地气的一面,进一步拉近播音主持人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增强观众对主持人的信任感。对播音主持人而言,这种亲和性特征传达十分方便,可以将自身的情感与节目内容进行融合,或者是使用各种肢体语言和真诚态度进行内容的播送。

(五)节目配音的多元化

近些年,配音行业逐渐兴起,专业的配音演员能够对纪录片和动漫作品进行配音,使得这类作品能够以原有的艺术效果作为基础进一步提高视听效果,促使受众深刻感受到动漫和纪录片的深层魅力。央视经典的《动物世界》节目邀请了赵忠祥担任解说员,即便在今天依旧有着良好的收视率。赵忠祥在节目中充满灵性和情感的配音,使受众在观看节目过程中被带入到特定的环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受众审美也发生了变化,播音主持的语言艺术表达形式也需要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目前部分节目中,开始使用了播音员为现场记者配音的模式,有业界人士认为这种方式能够真正帮助播音主持人回归本体,但一些专家认为纪实类的新闻节目需要继续使用记者最为真实的配音,以提高新闻节目内容的真实性,促使受众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形成心理认同,播音员的配音加入会使观众的视觉和情感产生分离效果。基于此,目前绝大部分新闻节目还是普遍采用新闻记者直接配音的方式。

四、结语

播音主持的语言艺术直接决定了其工作质量和节目受众范围。在当前媒体语境下,播音主持语言艺术具备口语化、个性化以及时尚化等特点,这些特点使播音主持与新媒体时代发展得以有效接轨,也使播音主持行业的语言艺术更加多元,能够促进我国播音主持行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郭佳琳 河北广播电视台

 文化艺术论文   声乐艺术论文   美术论文   工艺美术论文   音乐论文 油画艺术论文   传统戏曲论文   包装艺术论文   艺术形式论文   艺术创作论文 传统艺术论文   现代艺术论文   动画艺术论文   绘画艺术论文   服饰艺术论文 京派绘画论文   艺术设计论文   戏剧艺术论文   电影艺术论文   园林艺术论文 电影音乐论文   语言艺术论文   制作艺术论文   民间艺术论文   设计色彩 艺术市场论文   表演艺术论文   服装搭配论文   民族服装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