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艺术与电影音乐协调发展浅探
【摘要】在电影这一艺术表现形式中,电影音乐元素尤为重要,通过音乐展现电影中人物心理情绪变化、故事节奏变化、凸显典型戏剧矛盾,这表现出电影音乐艺术别树一帜的一面。为了阐明电影艺术与电影音乐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本文就探讨了电影艺术与电影音乐的相互结合与协调发展作用,最后基于电影音乐的审美特性例证电影音乐与电影艺术的协调发展过程。
【关键词】电影音乐;电影艺术;协调发展作用;审美特性;《阳光灿烂的日子》
在电影艺术中,电影音乐能够刻画人物形象、展现故事情节矛盾冲突、进而推动剧情向前发展,电影音乐虽然形式简短,但它所渲染的气氛氛围在推动剧情发展方面是起到较大作用的。所以说电影是否优秀,其中一点必然取决于是否拥有好的电影配乐音乐。
一、电影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价值作用分析
电影音乐被引入电影艺术以后,它为电影所带来的美学形式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它为电影艺术的空间构建与优化带来一定突破。不同于非电影音乐创作,电影音乐的创作风格必然要契合影片主题,它的音乐表达、内容情绪伴随电影故事情节的变化而变化,在对电影细节拿捏方面非常到位。就以对电影人物心理感受的反应为例,电影作品在拍摄过程中会运用到音乐,充分表现人物心理及其变化,不同性格、背景的角色人物其背景音乐是完全不同的,这就形成了不同人物角色的代表性音乐主题。在观众观看人物肢体动作语言过程中,也希望通过音乐来推测剧情发展变化,优化电影主题思想,它所表现出的电影主题思想就是人物角色的矛盾与冲突,根据不同电影不同的后期剪辑形式与艺术表现手法,必须选择相匹配的电影音乐,此时就产生了电影艺术与电影音乐之间的共鸣,让音乐、电影本身具有更加顽强的生命力。而在烘托电影画面气氛氛围过程中,电影音乐具有其独到之处,它所强调的是一种民族性文化特征,主要希望观众能够借此机会感受到不同的环境氛围,铺垫电影故事情节,这为观众感性观影创造了一定条件。就不同年代而言,电影艺术中所采用的音乐表现形式、乐器等等都各有不同,而它们在协调电影画面氛围、故事情节方面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当然,电影音乐在创造叙事节奏过程中注重极强音乐节奏感,这种节奏感与电影画面视觉节奏相呼应,如此才能确保电影画面整体协调。在电影表达故事情节过程中,也存在视觉与听觉相反的艺术表现节奏,它也能突出影片主题,在强化影片思想表现上也相当出色。所以说音乐节奏本身在表达影片画面之美的过程中表现出色,利用摄影镜头转换可以凸显电影主题[1]。
二、电影艺术与电影音乐的结合协调发展分析
电影艺术是对现实生活中诸多要素的真实写照,所以音乐与电影二者密不可分,电影音乐就是为影视作品而生的。考虑到目前社会经济表现形式不同,音乐艺术表现也有所不同,在电影作品中,电影音乐应该占据主导地位,赋予电影特定烙印,引发观众共鸣。就以国产电影《战狼2》为例,它其中的片尾曲音乐播放过程中出现了“敬请期待《战狼3》”的字样,整个音乐节奏、情绪相当激昂,引发观众无限遐想、热血澎湃。在《战狼2》影片中,所有的音乐内容都与电影故事情节内容相契合,处处向观众传达一种“中国力量”的积极信息因素,令观众产生一种爱国主义情感共鸣,同时也能帮助观众回忆起某些经典战争电影的经典桥段。实际上,《战狼2》在强化观众视觉效果的同时,也通过电影音乐艺术来刺激观众听觉,引发观众回忆共鸣[2]。从狭义层面来讲,电影音乐在影视作品中所承载的人物角色情绪变化与真实情感非常突出,它令人物形象变得鲜明生动。例如在《从你的全世界走过》这部影视作品中,其插曲名为《全世界谁倾听你》出现于电影中的最后一幕,即男女主人公在稻城重逢的一刻。歌曲所营造的画面氛围非常甜美温暖,即一种乡村感觉,同时在音乐中也运用到了轻节拍来平缓、温柔表现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真谛,为观众带来无限美好遐想,这一类音乐的加入就充分展现了电影音乐艺术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价值。可以说,音乐对于电影结构以及故事情节叙述内容的展示是相当直观但也含蓄的,它让影视作品在结构内容表现上更加饱满,甚至用音乐衔接故事情节、穿越时空。例如在电影《中国合伙人》中,许多影视片段背景中都响起了《国际歌》,例如在成冬青演讲过程中、学生考托福过程中、模拟签证过程中都响起音乐,为电影添姿增色,它作为影片中最重要的叙事元素存在,辅助推动电影故事情节向前发展,感染观众观影情绪。作为一种听觉艺术,电影音乐是能够与电影艺术相互协调发展的,其音乐的最大特点就是将电影作品主题、人物性格作为主题,然后根据影片故事情节、观众需要设计音乐,让观众从观感到心理层面上都产生一种音乐共鸣,波及情感变化,与电影这一视听艺术相映生辉。在电影艺术中,可以将电影音乐作为是流动的画面,其主要表现呈现在两大方面上:第一,追求视觉共融,确保电影音乐与影视作品本身实现水乳交融;第二,追求听觉协调,令电影音乐语言融入到电影语言中,达到一种艺术统一效果。在电影音乐中,对于画面和人物语言的音响协调是必要的,因为它能够为影视作品中的故事情节服务,实现电影整体艺术感染力提升[3]。
三、基于电影音乐审美特性的电影音乐
与电影艺术协调发展案例简析在电影艺术与电影音乐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导演是关键,例如在姜文导演1995年执导的《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就表现了姜文独特的艺术视角与审美观念。在这部影视作品中,音乐不仅仅是配合画面的叙事工具,它在自身叙事能力与情感抒发能力表现上也非常独特,主要通过音画结合手段来产生大量的戏剧性叙事效果。所以下文就以《阳光灿烂的日子》为例,分析电影音乐审美特性,分析电影艺术与电影音乐相互协调表现方式。
(一)对时代象征的音乐表现方式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时代象征艺术表现非常突出,这其中就引发了大量的音乐记忆,通过这些音乐记忆就能加深观众对于影片的理解方式。在观众看来,音乐记忆的彰显就是对音乐信息传递的结果,结合音乐定位来体现音乐创作者的创作水平,这是对影片中特定时代情感的精确定位。在影片一开始,就有革命歌曲《毛主席,革命战士敬祝你万寿无疆!》,而相衬托的影片画面就是湛蓝的天空、毛主席标志性的面庞映入观众眼帘,这首歌曲代表了一代人的时代记忆,所以这段电影音乐映衬了一个时代符号。在影片中,这首歌曲由刘维维重新演绎,新版本相比于老版本更加大气磅礴,整体音乐配合画面更加具有冲击性,影像画面色彩也相当鲜明,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与听觉刺激,这种音画结合的方式也迅速将观众带入到那个特殊的年代。当然,影片中还出现了经典苏联歌曲《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等,以及中国红色革命歌曲《颂歌献给毛主席》等等,它们所反映的都是对特殊年代的精彩定位,有效引导观众对影片内容产生共鸣。
(二)对人物情感象征的音乐表现方式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这部影片中,所采用的电影音乐主观性特点表现到位,在抒发情感、优化创作方式方面相当出彩,它直观地为观众带来了移情情感体验。影片中,姜文通过音乐主观性特征将主人公小马对于性的幻想清晰呈现出来,但这种感受是虚无缥缈的,所以必须通过电影语言暗示以及电影音乐渲染表达出来。例如影片中采用了《乡村骑士间奏曲》(马斯卡尼),这一音乐对片中米兰人物角色的刻画入木三分,它也承载了主人公马小军所产生的对于米兰的异性意识,以及他对性的幻想与渴望。在影片中,大量隐晦的镜头语言表达下,米兰洋溢着一种少女所独有的青春、阳光、健康一面,她的笑容单纯,让马小军怦然心动。另外,影片中给出了米兰的脚踝特写,这种充满着青春期荷尔蒙的赤裸镜头更激发了马小军对于女性的性幻想。在此时,《乡村骑士间奏曲》就以音乐的形式来表现性幻想,它所渲染的人物情感象征特别突出。整体来看,这一段音乐旋律忧郁缠绵,将马小军内心中那种渴望初恋、渴望女性、渴望性的悸动娓娓道来,观众从音乐也可以了解到马小军对米兰动了情[4]。从上文一段描述看来,电影音乐中的主观性特征表现是非常明确的,它所携带的情感要素就是主人公的情感要素,这为观众带来了更为直观的情感体验,也深入了解了主人公马小军,让观众对影片产生情感共鸣。综上所述,《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在电影音乐选用上完全不同于独立音乐作品,它的功能性较强,完全服务于电影故事情节。不过考虑到影片受制于蒙太奇电影艺术效果结构制约,它并不遵循隐喻发展逻辑,但完全贴合于电影作品艺术风格。在影片中,所有音乐都遵循片段展现形式,将电影影像画面联系起来,也将影片中人物的命运发展联系起来,体现影片中空间与时间的巨大跳跃性,令影片剧情更为连贯和统一[5]。
四、总结
在电影艺术表现过程中,注重影片本身与电影音乐的相互协调发展是必要的。主要是根据电影的主题思想内容来创作电影音乐,表达电影故事情节的不同情感内容,将电影艺术与电影音乐巧妙结合起来,确保电影音乐在表演与欣赏层面上合理应用得当,处处体现电影音乐的重要价值。当然,电影艺术与电影音乐二者是共融共生的,它们无法从影视作品中单独剥离开来,这也充分体现出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
参考文献:
[1]路璐.浅议电影艺术与电影音乐的协调发展[J].声屏世界,2020,454(01):58-59.
[2]赵珂.音乐与电影艺术的融合之路――音乐剧电影的创作特征分析[J].当代音乐,2019,626(05):130-131.
[3]赵燕.当今电影音乐的创作理论与艺术特征[J].2012,(4):128-129.
[4]杨光.电影音乐的审美特点及艺术性研究[J].中国文艺家,2019,(003):40.
[5]杜翊菲.浅谈〈雨中曲〉中音乐对电影叙事的构建[J].戏剧之家,2020,(6):84.
胡玮畔 辽宁理工学院
文化艺术论文 声乐艺术论文 美术论文 工艺美术论文 音乐论文 油画艺术论文 传统戏曲论文 包装艺术论文 艺术形式论文 艺术创作论文 传统艺术论文 现代艺术论文 动画艺术论文 绘画艺术论文 服饰艺术论文 京派绘画论文 艺术设计论文 戏剧艺术论文 电影艺术论文 园林艺术论文 电影音乐论文 语言艺术论文 制作艺术论文 民间艺术论文 设计色彩 艺术市场论文 表演艺术论文 服装搭配论文 民族服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