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论文 > 电影音乐论文 > 民族音乐元素在电影音乐中运用

民族音乐元素在电影音乐中运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0-10 17:36:00人气:514

【摘要】民族音乐文化集中体现着中国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情感,对中国民族音乐、影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纵观整个中国民族音乐、影视等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优秀的音乐作品总是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二者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从中国电影音乐的视角出发,探讨中国民族音乐与电影产业音乐之间的多元文化关系。

【关键词】民族音乐元素;电影音乐;利用

中国民间音乐元素广泛应用于中国电影音乐创作中。无论是中国早期电影史上的开山之作《定军山》,还是近年来的一些“大片”,比如《十面埋伏》和《英雄》在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的具体旋律运用上非常巧妙。电影中的民族音乐的具体民族风格,植根于深厚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土壤中,把中国民族文化作为民族音乐最质朴的情感素材和最鲜明的艺术风格,完美地表达了民族的文化和精神面貌。

一、电影音乐的构成、特点及发展

(一)电影音乐的主要构成

电影尽管经历了默片时代,对于早期电影是否有音乐演奏仍未有实质性证据,但电影始终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门类,是以视觉为中心,综合表演、摄影、音乐、舞美等多门艺术的综合体,又以听觉和视觉同步对观者心理产生影响,这其中的听觉离不开电影音乐。主题音乐与背景音乐的合理搭配可以对电影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提升电影放映带来的最佳视觉效果,而场景电影音乐则以电影放映中的某个重要片段或特定主场景为基础,利用各种音乐活动,全面塑造电影场景音乐氛围,表达电影人物心理活动。电影歌曲的歌词要与电影主要内容紧密相关,旋律也要迎合影片的中心思想,音乐与电影相辅相成。

(二)电影音乐的明显特点

与普通音乐相比,电影音乐的突出特点是必须为电影服务,包括营造特定的电影场景,营造氛围,展现电影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总的来说,电影背景音乐的明显特征主要是:

1.灵活性

所谓灵活性,一方面体现在电影音乐制作上,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成熟和快速发展,音乐制作可以根据电影故事情节的发展需要,灵活地调整每个电影片段的背景音乐,从而保证音乐与电影内容高度契合;另一方面也体现为随剧情的变化,音乐要能随情节要求片段化呈现,无需拘泥于整体的曲式结构。

2.明确性

电影音乐创作要充分发挥和突出其对解读电影中人物情感心理的重要指导作用,确保反映电影场景的音乐与人物心理情感紧密结合。

3.电影音乐的发展

随着传统电影音乐艺术的发展,其艺术表现风格也逐渐形成。电影影像音乐的发展历史并不是很长。电影处于影像音乐时代,对音乐听觉的巨大缺陷和音乐的视觉融合进行了全面补充,从而开启了有声电影的新时代。有声电影不仅仅是视觉上单一的艺术传达,更是听觉上更广泛的表达形式,这使得有声电影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电影艺术受到大众的广泛喜爱。从这种艺术表现来看,电影影像音乐是关于其二元理解的重新合成。就某种程度而言,电影音乐创作是作曲家对电影所反映的内容的二次创造;而电影对音乐的运用也是对音乐的另一种创造,两者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相互反映的。

二、中国音乐元素在中国电影创作中的具体应用

声音的听觉介入,使有声电影影像发挥了更大的听觉优势,影像与音乐相互影响、相互结合,成为电影艺术更直观的表现形式。鉴于中国民族音乐形式具有多样性,这里仅从民歌、民族器乐、戏曲等方面探讨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中国电影中的运用是如何与影像相互影响的。

(一)民歌

中国民歌及民间歌舞主要与人们农耕、狩猎、思想、精神和文化娱乐等日常生活有关,都特别注重直接表达各族人民的各种日常生活、思想、精神和文化感受。电影音乐通过进一步丰富和改变民歌中的主题词或曲调,可以表达和反映人民的各种思想、精神和文化情绪以及各种社会文化心理状态,且更贴近人民群众。电影音乐是对传统民歌的进一步深化,是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对民歌的展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充分反映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精神状态,是对传统的中国民歌或音乐形式通过电影艺术进行深化和打磨。以电影《塞上风云》为例,这部电影以中国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为背景,其开篇就引用了马思聪1937年取材绥远民歌《城墙上跑马》创作的《思乡曲》,通过音乐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理背景,优美的旋律配合山野自然的影像画面,描绘出抗日战争爆发前的宁静生活。随后又通过由盛家伦作曲的《牧羊女儿歌》呈现出电影主人公金花的形象,尽管是为电影创作的音乐,但却体现了浓浓的民谣风格。

(二)民间歌舞音乐

民间歌舞是一种民间音乐与舞蹈表演相结合的艺术,有时歌舞相伴,有时乐舞相伴,例如汉族的秧歌、花灯以及朝鲜族的农乐舞、藏族的囊玛、蒙古族的安代舞等等。在《塞上风云》“篝火夜谈”的情节中,就以民间歌舞形式再次表现出战争爆发前的美好以及蒙古族人民最真实的生活场面。电影《红河谷》在藏族节日聚会的情节中,以藏民演唱的原始录音资料作为音乐背景,结合藏民身穿盛装跳着传统民间舞蹈的影像。对于这部电影而言,冯小宁采用的音乐饱含藏族音乐的特点,贯穿全片,可谓电影的第二灵魂。尤其是丹珠在篝火旁向格桑和琼斯敬酒时所唱的酒歌,在后来丹珠被英军俘虏时再次唱起,两次响起,两次不一样的背景,犹如女神与野兽,充满着祥和与野蛮的冲突。尤其在丹珠敬酒片段,优美的藏歌唱响在纯白色背景的画面中,让丹珠女神一般的形象以及祥和美好的和平尽显,通过电影镜头的巧妙传递,人们极容易被民歌感染,从而使人们产生强烈的文化情感思想共鸣,深化中国电影的各种艺术文化特征。

(三)器乐音乐

我国民族器乐包含吹管乐、拉弦乐、弹拨乐和打击乐几类。在中国电影音乐中,作曲家发挥民族乐器各自的特点,或独奏或合奏,并通过和声、配器等手段将民族器乐与电影艺术相结合,使其在中国电影音乐创作中具有广泛性特征。例如,电影《内蒙古人民的胜利》中,除了在电影音乐中运用蒙古族民歌,在迎宾宴会的场合中还通过民族乐队伴奏的场面展现蒙古族乐器,例如马头琴、雅托嘎等。这些器乐的引入,不仅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又真实地反映出草原生活景象,使得电影整体上也更贴近观众的审美情趣。又如《阿诗玛》全片四首背景音乐分别运用了西南各少数民族主高音三弦和竹笛,充分地展现了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各种音乐风格。获得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电影《卧虎藏龙》就以民族器乐音乐为电影背景音乐,将故事中的“武侠”风彰显得淋漓尽致。例如,在女主人公玉娇龙盗窃宝剑逃走的片段,背景音乐突出使用了鼓,并通过敲击的强弱与节奏变化和韵律相结合,营造出紧张的氛围,扣人心弦。徐克导演于1992年拍摄的电影《黄飞鸿》,其主题曲《男儿当自强》的旋律完全来自于“苏南吹打”,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使用了其他民族民间乐器,例如二胡、唢呐等,在电影中更加凸显了主人公“胆似铁打,骨如精钢”的气节和誓做男儿好汉的英雄主义精神。音乐铿锵有力,奠定了整部电影的基调。即便是在中国动画电影中,也可见到中国民族器乐音乐元素。在动画电影《三个和尚》中,当三个和尚因为挑水产生分歧的时候,作曲家分别使用板胡、坠胡和管子轮流演奏,用以对应三个和尚的纷争。当老鼠乱窜导致寺庙燃起大火时,这三件乐器又以合奏形式出现,配合展现三个和尚救火的场面。显然,三件乐器在电影中分别象征了三个和尚,这与动画刚开始时三个和尚入场时的背景音乐一样,每件乐器对应一个人物,反映出一个人物的性格。

(四)戏曲音乐

戏曲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将其运用于电影音乐中,能为电影的民族化特征增光添彩。这类电影最典型的当然要属《霸王别姬》,可以说中国戏曲音乐元素贯穿这部电影始终。因剧情与戏曲相关,所以配乐赵季平先生便将京剧艺术与西方管弦乐相结合,仅以京剧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京胡为例,该乐器多次在不同片段出现,并对应主人公的人生转折点。通过京胡的声音突出了戏曲音乐特征,借用该乐器音色特征将主人公“不疯魔不成活”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电影《白鹿原》中,开篇便使用了秦腔《周仁回府》中的夜逃选段,另外,白嘉轩在已故的妻子坟前和仙草离去时的悲痛时刻也使用了秦腔,选自《周仁回府》中哭墓选段,令人印象深刻。秦腔作为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曲艺术之一,对各地区的剧种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秦腔中的唱、念以陕西关中地区方言为基础,语调高亢激昂、语音生硬、语气硬朗结实,因此,其粗犷、豪放、夸张又不失生活气息的特点等于直接交代了《白鹿原》这一发生在陕西关中地区的故事的背景。秦腔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苦音腔,时而深沉哀婉,时而慷慨激昂,最适合表达悲凉、凄哀的情绪。而这些情绪恰恰充斥在整个电影中,充斥在白姓、鹿姓两大家族、三代祖孙的恩怨纠葛中,充斥在田小娥不得已的爱情和凄惨的命运中。

三、民族音乐在电影中应用的意义

在电影音乐创作中,民族音乐要与电影的题材内容、风格样式、人物性格及导演的艺术总体构思相结合。中国民族音乐的各种声音和听觉艺术效果与电影图像结合,一方面突出了电影音乐中故事背景、人物性格,进而大大增强了音乐对电影画面的衬托作用;另一方面,也使中国音乐有了别样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例如,电影《白鹿原》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秦腔片段,若未结合电影艺术,又有多少人会了解或欣赏到这一古老的艺术呢?

四、结束语

音乐在电影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部电影中音乐会伴随始终,或强烈或悲哀,或恐怖或舒缓。这些音乐节奏会让一部电影更深刻、更真实地呈现出要表达的内容,深刻地渲染主题,巧妙地营造氛围等。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中国电影中的运用既是当代音乐人、电影人文化自信的体现,同时也必将把中国特色的电影推向世界电影舞台。

参考文献:

[1]申坤.试析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在电影音乐中的应用[J].喜剧世界(下半月),2021,(04):42-43.

[2]王锡霞.民族音乐元素在电影音乐中的精彩运用[J].艺海,2020,(09):63-64.

[3]徐博.浅谈中国民族特色音乐元素在影视音乐中的应用[J].作家天地,2020,(11):167-168.

[4]李果.蒙古族题材电影音乐的历史演进与审美嬗变――对十部蒙古族题材电影音乐的个案解读[J].文化艺术研究,2015,8(01):117-127.

张宇 吉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文化艺术论文   声乐艺术论文   美术论文   工艺美术论文   音乐论文 油画艺术论文   传统戏曲论文   包装艺术论文   艺术形式论文   艺术创作论文 传统艺术论文   现代艺术论文   动画艺术论文   绘画艺术论文   服饰艺术论文 京派绘画论文   艺术设计论文   戏剧艺术论文   电影艺术论文   园林艺术论文 电影音乐论文   语言艺术论文   制作艺术论文   民间艺术论文   设计色彩 艺术市场论文   表演艺术论文   服装搭配论文   民族服装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