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毕业论文 > 药学干预在抗生素合理应用中的作用

药学干预在抗生素合理应用中的作用 

日期:2018-09-18 00:33:22人气:1027

【摘要】目的研究药学干预在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60例接受抗生素药物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药学干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用药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不合理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用药不合理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发生感染1例,恶心呕吐0例,过敏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用药期间发生感染2例,恶心呕吐2例,过敏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44<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3.56±2.25)分,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1.46±2.31)分。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52,P=0.000<0.05)。结论实施药学干预可提高抗生素药物的临床用药合理率,同时可减少用药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药学干预;抗生素;临床合理用药;用药不良反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接受抗生素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0~83岁,平均年龄(58.45±12.8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1~82岁,平均年龄(58.47±12.5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实施常规用药管理,包括遵医嘱指导用药,用药过程中,向患者介绍抗生素药物的用药时间、用法用量等。

1.2.2观察组

患者实施药学干预,具体方法:①系统化评估临床用药规范处方。在抗生素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科室内成立药学干预小组,根据抗生素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和合理用药的指导方案,并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普遍适应性的用药规范。用药规范中需要包括一些具体的细则,如药物禁忌证、适应证、联合用药注意事项、给药途径、给药方法、用药疗程、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并每月随机抽取已经发放的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时发现和统计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②加强对医师及药师的培训。通过专家讲座、内部交流学习等方式让药师和医师对抗生素类药物有更加全面、更加系统的了解,了解此类药物的最新研究结果,确保其准确地熟悉药性和耐药情况,避免经验性用药,确保用药的科学性。③增强药学服务理念。在医院内设立专门的药师答疑部门,向患者免费发放药物咨询联系卡,以便于患者随时与药师沟通,提高药物服务的整体理念。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不合理(包括配伍禁忌、联合用药不合理、用药量不合理)情况、不良反应(包括感染、恶心呕吐、过敏)发生情况和满意度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用药不合理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用药不合理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发生感染1例,恶心呕吐0例,过敏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用药期间发生感染2例,恶心呕吐2例,过敏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44<0.05)。

2.3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3.56±2.25)分,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1.46±2.31)分。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52,P=0.000<0.05)。

3讨论

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较广,可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随着临床药学的不断发展,抗生素药物的种类越来越多,一些新型的抗生素药物也逐渐应用于疾病的临床治疗[3]。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抗生素用药不合理的情况越来越多,会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抗生素的临床合理用药也越来越重要,成为临床研究和关注的重点问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关乎每一例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关系到整个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4]。药学干预是一种系统化的用药管理和干预方法,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加可靠、安全和经济的药品,同时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用药不合理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发生感染1例,恶心呕吐0例,过敏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患者用药期间发生感染2例,恶心呕吐2例,过敏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44<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3.56±2.25)分,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1.46±2.31)分。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52,P=0.000<0.05)。上述结果充分体现了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体现了药学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结果与以往报道中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相似性[5],说明本次研究结果具备科学性和可信性,再一次肯定了药学干预的临床价值。药学干预是对医师处方进行规范的管理方式,根据相关规定对患者的临床用药进行干预,以分析处方的合理性和安全性。通过实施药学干预,可以及时发现抗生素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问题,临床医师根据反馈结果及时地调整用药方法,从而提高用药的合理性。通过实施药学干预,可以提高临床监督水平,在发挥药效的基础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促进患者的身体康复,减轻其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6-8]。此外,通过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医师可以了解患者用药的阶段性变化,以及时更改用药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药效[9,10]。综上所述,在抗生素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实施药学干预可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同时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曾志平.药学干预在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中的影响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32):84-85.

[2]蔡建.药学干预对抗生素应用合理性的作用分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20):82-84.

[3]袁圣勇,黄文东,黄贤尧.利用药学干预影响合理使用抗生素效果分析.中国医药科学,2018,8(10):51-53.

[4]夏红杰,田启运,许文静.药学干预对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分析.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8):38.

作者:江范 单位:中山市东升医院

 药学毕业论文   医学检验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临床医学论文   护理医学论文 医学教育论文   医学科技论文   循证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论文   生物医学论文 基础医学论文   临床医学论文   妇产科学论文   口腔科学论文   急诊医学论文 中医药学论文   东方医学论文   中医教育论文   儿科临床论文   口腔诊疗论文 妇科研究论文   中医研究论文   医学文学论文   合作医疗论文   医药卫生论文 泌尿系统论文   护理教育论文   医院护理论文   护理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