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论文 > 戏剧艺术论文 > 传统文化对戏剧创作影响浅议

传统文化对戏剧创作影响浅议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4-11 12:28:00人气:687

【摘要】戏剧是一种十分特殊的艺术形式,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戏剧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因此,剧作者在进行戏剧创作时,务必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创作过程,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戏曲创作水平和质量。

【关键词】传统文化;戏剧创作;影响;分析;研究

传统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包含很多历史文化故事和民族信仰等,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深度体现。时至今日,很多地方性戏剧仍旧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传统文化为戏剧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中华戏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戏剧概念分析

戏剧由多种艺术元素构成,涵盖诸多艺术形式,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国戏剧艺术综合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元素,戏剧种类高达3000多个,备受国民喜爱。从表演形式角度进行划分,戏剧主要涵盖歌剧、戏曲和舞剧以及话剧等;从戏剧题材角度进行划分,戏剧主要涵盖历史剧、家庭剧和社会剧以及神话剧等;从戏剧表演内容角度进行划分,戏剧主要涵盖幕剧和小品以及独幕剧等;从戏剧冲突形式角度进行划分,戏剧主要涵盖喜剧和悲剧以及悲喜剧等。

二、新时期背景下加强戏剧创作的重要意义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戏剧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戏剧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创作者要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神话传说,岳飞精忠报国、穆桂英挂帅等彰显民族精神和军人气派的民间素材,均为中华戏剧作品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戏剧在发展过程中,除了要吸取中华传统文化的养分外,还会反哺传统文化,通过对戏剧作品进行创新,可以更好促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通过一系列的戏剧创作,不仅可以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得以丰富,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戏剧文化传播形式的创新,更好对外传播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1]。同时,戏剧作品还反映了当代民众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国内很多戏剧作品有着文化多样性特点和与时俱进的特点,譬如经典名作《秦雪梅》,该部作品通过展示封建时期男女之间的情感故事,歌颂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和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三、传统文化对戏剧创作的主要影响

(一)有利于提升全民素养

戏剧艺术之所以历经千百年的发展仍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主要是因为戏剧艺术充满了对人本身的关注,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而这些情感均是人的内在精神的体现,易于引发观众共鸣,因此,便有了《窦娥冤》和《西厢记》等戏剧佳作问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满了很多极具正能量的要素,譬如,做人要有情有义,也要善良谦逊,戏剧创作将这些要素纳入其中,塑造了关羽、武松、岳飞等经典戏剧人物形象,这些形象成了观众心中的道德典范,为人们的为人处世提供了借鉴。戏剧创作人员将对生活的理解上升到艺术层面,推出了诸多可以引发观众共鸣的戏剧佳作,这些作品中含有大众的伦理观念和是非观念,作者把这些观念通过戏剧化的呈现,加上唱、念、做、打等专业化的表演衬托,使戏剧舞台表演更具感染力,让广大人民群众的情操得以陶冶、心灵得以净化、素养得以提升。

(二)有利于向大众普及人文知识

戏剧兴起于宋朝时期,于元、明、清时期发展至顶峰,并在民间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总体而言,由于过去的民众文化生活形式相对单一,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文化生活无外乎看戏,戏剧俨然成了民众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娱乐消遣方式,因而,戏剧便在民间不断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黄梅戏和越剧以及花鼓戏等戏剧艺术,戏剧的多元化发展满足了当时民众的审美需求,并且在广大区域内全面传播。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戏剧作品中呈现的历史故事也开始口口相传,譬如《霸王别姬》讲述了项羽和虞姬之间的爱情故事,项羽功败垂成、自刎乌江,这段情节代代相传,使楚汉争斗的故事妇孺皆知。再比如《文成公主》和《曹操与杨修》以及《将相和》等戏剧作品,使人们通过观看戏剧表演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进程,同时也可了解古代社会的跪拜之礼和庙堂之仪等。

(三)有利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戏剧是传播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为主流价值观的弘扬提供生动形象的教材,很多社会主流价值观都可以在戏剧作品中得到体现。戏剧作品中有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有凡事都为他人着想的平民百姓,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理念均与现代社会弘扬的主流价值观相契合,易于引发受众共鸣。通过戏剧人物品格的刻画和故事情节的设计,可以表现剧中人物的真善美的情操,使人们的心灵得以净化,情操得以陶冶,品质得以提升,这有利于创建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也对培育国民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汲取传统文化元素提高戏剧创作质量的方法

(一)精心设计戏剧主题

无论是国内的戏剧艺术,还是国外的戏剧艺术,无论是现代戏剧,还是古典戏剧,爱情和复仇始终都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国内传统戏剧不乏大量经典作品,和爱情、复仇等主题相关的作品更是数不胜数,最为常见的就是《墙头马上》和《西厢记》《牡丹亭》,这些优秀的戏剧作品都将焦点放在了对爱情的追求和对封建落后思想的抵制上,这一点放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十分适用。创作者在进行传统主题的戏剧创作时,一般会使用到如下两种形式:其一是对原故事情节和原表演形式予以保留,且使作品的中心思想忠实于原著;其二是改编原著,使剧中的各项人物关系和时代背景和原著保持一致,但对故事情节和语言特点随着时代的不同进行酌情调整,从而满足当代人的戏剧审美需求。譬如孟京辉创作的《思凡》,该部作品原为明朝无名氏创作的剧本,孟京辉通过戏剧人物设定和戏剧情节设计的创新,诠释了反对禁欲主义,主张个人自由的思想,作者通过创新再造,沿用了原作者对人物的设定,并在此基础上使用夸张的表现手段完善了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将原作中的叛逆气息表达得淋漓尽致。经过改编之后的《思凡》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饱含激情与活力,使现代戏剧作品充满传统文化的元素。除了爱情题材的戏剧作品外,复仇也是广大戏剧创作者热衷的题材之一。以《赵氏孤儿》为例,这部作品是中华民族传统戏曲艺术中的代表作,该部作品诠释了一种古典的悲情的复仇主义,在经过林兆华的创新后,剧作既维系了原著框架,又恰到好处地融合了很多后现代主义色彩,使新作超出了原作的主题设定,并与现代人的审美方式相契合。

(二)加强人物形象塑造

戏剧艺术的突出特点便是将所有表演集中在人物身上。国内著名话剧导演焦菊隐认为,戏曲艺术表演的重点并不在于故事情节,而在于表演角色对所发生的事情所持有的态度,以及角色整个思想情感变化的过程,这也是观众关注的焦点。虽然焦菊隐的表述有一定的片面性,但的确指出了戏剧舞台人物形象塑造在整部戏剧作品呈现中发挥出的重要作用。之所以很多中华戏剧名著经久不衰,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其塑造了大量极具特色的舞台人物形象。现代戏剧作品的创作一定要立足于民族传统这一要素,对戏剧人物进行重新塑造,将情感和角色融为一体,才能引发观众共鸣。以《西厢记》为例,剧中崔老夫人的形象深入人心,崔老夫人阻碍男女主人公成婚,作品对这个人物的着墨不多,其形象饱满度远不及红娘和崔莺莺以及张生,观众大多认为崔老夫人是顽固不化、背信弃义的代表,但深究人物角色后我们发现,这个人物其实是一个尤为出彩的封建家长形象。崔老夫人掌管崔家,恪守礼法且对女儿关怀备至,想让女儿找到一位门当户对的如意郎君,希望借此改变崔家命运。老夫人并不是其他人眼中治家有方的相国夫人,无奈夫君离世,她只能扛起家庭重任,其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家庭利益。崔老夫人矛盾和复杂的性格固然遭人厌恶,但她同时也有可怜和可悲之处。作者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让人物丰满而立体,尽管其性格复杂,但易于被观众接受。曹禺通过借鉴《西厢记》塑造角色的方法,塑造了“周朴园”这一典型人物形象。作者在塑造“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时,不仅有剧中所呈现的周朴园,更有周萍和周冲眼中的“周朴园”。在女儿心中,自己的父亲是模范市民,也是一位倔强的家长,这是周萍本人所没有的性格特征,所以她会不自觉地模仿自己父亲的言行,这便进一步渲染了周朴园的性格特征;在儿子心中,自己的父亲是一个讨厌的人,但其懦弱的性格却使他在父亲面前表现出温顺的形象,当父亲否定自己的行为时,我们可以从周冲身上看到自己年轻时追梦的影子,此类表现手法让“周朴园”这一形象变得更为立体化、形象化,观众对他的厌恶之感便不断加深。戏剧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唯有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和理解,才能引发观众共鸣,才能焕发巨大的魅力。创作者在进行现代戏剧创作时,一定要向传统戏剧艺术“取经”,利用其特有的人物塑造方法诠释人物特征,让作品更加深入人心,提升观众满意度。

(三)完善戏剧表现情节

在中华戏剧艺术中,戏剧情节具备如下两个特点:其一是传奇性特点,其二是民族性特点。无论是按照历史真实事件改编的戏剧作品,还是个人虚拟创作出来的故事情节,均可体现上述两项特点,并且,这两项特点亦可相互融合。需要注意的是,戏曲艺术源于生活,是生活的写照,但是又高于生活,因此,我们不能将生活中的事物照搬到舞台上,而是要进行一系列的艺术加工处理,才能显现一定的传奇色彩和民族风格。一般来说,观众热衷的戏剧情节要波澜起伏、悬念丛生、矛盾激烈、故事紧凑。以《白蛇传》为例,这部戏剧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经过电视剧改编和电影改编后,这个故事可谓老少皆知。《白蛇传》的成功不仅仅在于白素贞和许仙以及法海等人物形象的塑造,关键在于其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激发了观众的观赏兴趣,使观众的情绪随着故事情节的变化而变化。观众在观看《白蛇传》的戏剧作品时,会因羡慕白娘子和许仙之间的爱情而心情愉悦,也会因为法海和白娘子之间的争斗而忧心忡忡。正是因为各种情绪占据了观众的思维,才让《白蛇传》的戏剧和影视作品大受欢迎。西方戏剧作品的主要特点为冲突型结构,在进行戏剧创作时,西方的创作者一般都会在故事矛盾设计上下功夫。中华民族传统戏剧艺术和西方戏剧艺术在这一点上基本相同,传统戏剧作品的结构表现出了显著的叙事性特点,一般都是突出故事的发展全过程,通过完整的情节设定讲述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当故事矛盾并不尖锐时,人物通常不会正面交锋,在特定情境下,作者还会主动避开矛盾并制造悬念,关键时刻也会制造矛盾将故事推向高潮。中华传统戏剧正是通过此类模式勾勒出了悬念百出、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及人物命运。《白蛇传》正是通过对许仙、白素贞之间情感的叙述,穿插了小青和法海等人的行为,特别是法海的出现,不但使戏剧的冲突更加强劲有力,还从侧面增加了戏剧内人物和人物之间的情感矛盾,深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一部成功的戏剧作品,一定要做好对场面的描写,要让故事场面更加扣人心弦,并且还要做到“以情率景”“由景生情”,灵活把握作品中人物情感的变化,促进整个剧情的发展,才能使观众集中注意力,引发其深层的情感共鸣。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戏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文化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戏剧创作者要坚定文化自信,在戏剧创作中彰显传统文化魅力,并和时代元素相结合,创作出契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新作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助力民族复兴大业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关楚贤.浅谈群众文艺创作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及方法――以“南海区戏剧曲艺创作小组”组建为例[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9,(07):185-186.

韩双黛 南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文化艺术论文   声乐艺术论文   美术论文   工艺美术论文   音乐论文 油画艺术论文   传统戏曲论文   包装艺术论文   艺术形式论文   艺术创作论文 传统艺术论文   现代艺术论文   动画艺术论文   绘画艺术论文   服饰艺术论文 京派绘画论文   艺术设计论文   戏剧艺术论文   电影艺术论文   园林艺术论文 电影音乐论文   语言艺术论文   制作艺术论文   民间艺术论文   设计色彩 艺术市场论文   表演艺术论文   服装搭配论文   民族服装论文   古代服装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