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毕业论文 > 中药汤剂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价值分析

中药汤剂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价值分析 

日期:2016-07-10 20:27:20人气:1564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探究药学干预的临床实施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接受中药汤剂治疗患者80例纳入对照组,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症状及诱发因素,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接受中药汤剂治疗患者80例,开展药学干预,观察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差异明显。结论中药汤剂不良反应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药物自身原因及用药不规范,实施药学干预后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中药汤剂;不良反应;药学干预

中药汤剂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但并非无不良反应。随着临床经验累积增加,科学技术水平发展,部分中药不良反应逐渐显露并得到证实。因此,总结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探究影响因素并制定科学药学干预政策,可保证中药汤剂的临床药效,提升用药安全性。因此,本文总结常见不良反应并探究药学干预效果。现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接受中药汤剂治疗患者80例纳入对照组,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42.18±3.48)岁;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接受中药汤剂治疗患者80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22~79岁,平均年龄(43.86±3.22)岁;两组病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记录对照组患者应用中药汤剂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总结引起不良反应的诱发原因,包括人为因素,药物因素、剂量不当、中药配伍不当及疗程延长等因素。观察组根据对照组总结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制定药学干预方案,具体内容如下:①加强药学监督力度,制定完善药学反应监测体系,详细记录中药汤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严格规定用药剂量与时间[1];针对因人为因素引起的不良反应,例如处方失误、医嘱不完善、用药过量等原因,追究主要责任,对责任人进行相应惩罚,使医护人员在中药汤剂用药安全方面的重视度大幅提升,避免因处方失误等认为因素产生的不良反应。②规范中药使用情况,明确中药汤剂的煎制方法、服药时间、次数与温度,根据中药特性及患者症状与身体情况进行严格控制。例如,含有乌头类的复方中药汤剂,需先将乌头类药物煎1h,然后方可煎其他药物。中药汤剂的服药时间有所差异,利湿、催吐药物最适宜服药时间为上午,而缓泻、安神汤剂类药物则在睡前服用最佳;发汗解表类药物热服疗效最佳。③严格遵守配伍规范:中药配方中重视配伍,即不同药材之间的相互配合,方可使药效达到最佳效果,实现表里根治的目的。但是,部分药物不适宜在同时服用,不仅无法达到治疗效果,而且药物相克也会引起不良反应发生。因此,药材配伍应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利用药物间相互制约作用,利用药物间相畏、相杀的药物配伍原则降低药物毒性,例如,生半夏与生姜共用时,可使生半夏中的毒性减低。④辩证论治:中医中辩证论治是主要原则与优势,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对症治疗,根据患者年龄、病因不同,即使是同种病症患者,临床用药方面也存在差异。因此,临床用药时需要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因、寒热虚实等情况进行综合辩证,进而选择合适的中药汤剂组方,酌情用药,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不良反应的发生因素进行统计。

1.4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3.0软件,计数资料:以χ2值检验,以百分数描述;P值<0.05,可判断具备统计学差异。

2结果

对照组80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中药汤剂中涉及药物种类较多,对中药材炮制方法、用药的用量、时间与温度均提出了较高要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均会导致患者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2]。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使用,中药汤剂出现不良反应频率越来越高,广大医务工作者与患者对中药汤剂产生的不良反应越发关注。中药汤剂出现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药物因素,主要是由于部分药材本身带有一定毒性,此类药物使用期间若未将药物毒性进行去除或以配伍原则化解,则会导致患者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药量掌握不佳、去毒步骤不到位均会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第二,药物使用剂量与疗程,未能严格按照《中华药典》对药材用量开具处方也会导致不良反应发生。药学干预的良好开展,可提升医护人员对中药汤剂用药安全的重视,严格按照规定要求与配伍原则,对中药材的用量与炮制方法进行科学把控,嘱咐患者严格按照医嘱要求按时、按量用药,同时中药辨证论治,提升用药的安全性,预防相关不良反应发生,使中药汤剂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综上所述,药学干预的实施,可使中药汤剂用药更规范,预防并减少相关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提升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周艺,沈炳香,聂松柳,等.药学干预促进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应用的价值评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

[2]周玉萍.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与用药干预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2)

作者:费晓冬 单位: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

 药学毕业论文   医学检验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临床医学论文   护理医学论文 医学教育论文   医学科技论文   循证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论文   生物医学论文 基础医学论文   临床医学论文   妇产科学论文   口腔科学论文   急诊医学论文 中医药学论文   东方医学论文   中医教育论文   儿科临床论文   口腔诊疗论文 妇科研究论文   中医研究论文   医学文学论文   合作医疗论文   医药卫生论文 泌尿系统论文   护理教育论文   医院护理论文   护理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