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毕业论文 > 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问题与思考

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问题与思考 

日期:2019-07-24 17:35:05人气:854
摘要:药学服务是药师应用自身的药学专业知识向患者提供较为直接的、负责任的药学服务。中药,作为中国医学的传统治疗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却逐渐被忽视,这一点在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开展上,有所体现。部分基层医院在药师制度、信息更新、药物管理、重视程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严重制约了服务工作的发展。作者结合自己工作经历,浅析在基层医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行业发展有所益处。关键词:基层医院;中药临床;药学服务;问题;措施 随着近几年医学模式的不断改善,医院更加追求人性化的服务。关心患者的心理变化、行为变化、环境变化、生活变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变化,已经成为提供药学服务必不可少的环节[1]。但是,在基层医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中,还存在着多样的问题。药物信息难以查询、更新速度较慢、医院方面的不重视等,都是导致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出现问题的因素。因此,找出工作的问题所在,尽快地解决问题,是服务工作能否更好地开展下去的关键。1问题 1.1基层医院中药临床药师制度滞后 基层医院由于受到地域及发展水平的限制,在改变传统的药师制度上还存在一定的阻碍。想要让医生改变以往那种临床用药的处方权,让中药临床药师来参与监督和处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在基层医院里基本上无中药的临床药师,即便有,大部分也是形同虚设。医院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制定明确的规范和准则。没有明确地指出中药临床药师的职责范围、权利范围。同时部分医院由于其思想工作不完善,还存在重医轻药、重经济利益轻患者利益的问题。滞后的中药临床药师制度带来的不仅是中药制度的缺失、还是药学服务的缺失。 1.2基层医院中药临床药师结构不合理 基层医院由于其当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在药物的更新速度上也略显缓慢。药剂科工作人员的筛选条件相对较低,导致基层医院在中药临床药师结构上显得不合理。专业知识的薄弱及操作的不规范也进一步导致整体中药师的结构水平下滑。非医学专业的工作人员所占比例过高,其中包括从事其他专业转行到中药师行业的,还有一些父母从事相关工作的药师子女。同时,中药师的职称结构也不合理,高级药师太少,而低级、中级药师过多,不能起到良好的带头模范作用。甚至遇到较为棘手的事件,也不能尽快处理好[3]。 1.3中医药信息查询不便捷 传统记载中医药信息的办法都是中医开设的处方单,但这种处方单,存在很严重的弊端。首先是查询不方便,人为写的处方单由于其笔迹不同、形式不同,在查询过程中会耽误时间。由于处方单的归类工作不到位,导致在查询处方时不便捷,不能及时找到所需要的中药信息。另外,在中药信息的保存上,人为的药方由于其易腐蚀、易沾水、易破损等情况,会容易导致字迹模糊或药房破损的情况,导致中药信息缺失。基层医院的中药信息更新速度也较为缓慢,不能较好地跟进期刊、杂志、文献、医学专著、用药经验、技术标准及政府最新发布的政策等,导致其在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相对滞后。目前,我国基层医院所获得医药信息,主要来源便是归纳相关文献、参加学术研讨会及相关专业的培训等。对外界的、较为新型的医药信息尚且处于一种较为闭塞的状态。因此,基层医院在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中,改善自身的医药信息情况,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咨询和服务环境,是能够提高服务效果的重要途径[4]。 1.4基层医院对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不重视 临床药学工作并不是盈利性质的服务工作,药学服务工作不仅不能赚取钱财,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及财力。因此,基层医院的部分领导常常忽视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开展。将药剂科室作为一个不受重视的辅助科室。另外,还有部分医院领导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对医疗信息及医疗改革无较为长远的眼光。仅仅关注眼前的利用,导致医院的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不能良好地长久发展下去。不愿意花费金钱、人力、精力投入该项工作中,也忽视了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存在的价值及长远的意义。2建议措施 2.1发挥中药房窗口的作用 严格处理好从审药方到发药到用药的工作,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及监督。(1)收方窗口接到医生开的处方后,要严格查询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及诊断是否相吻合。对于部分患有重大疾病、特殊人群及孕妇等,要注意用药的禁忌,避免出现意外事故。一旦出现问题,应及时反馈,及时更正。由于患者体质的不同及用药过敏史情况的不同,在服用药物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禁忌反应和过敏反应,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与中药师进行咨询,更换药物。同时,由于部分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常会出现中西药混合服用的情况,因此在医生开设处方前,应加强沟通,告知医生自己的服药情况及所患病情[5]。(2)开设咨询窗口,主要由药师以上职称的中药师负责窗口咨询事项。重要窗口咨询业务的主要工作是发放中药及解答患者疑惑,解决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中药蒸煮的办法、服药时间、蒸煮的容器、取量及服用方法、禁忌等。交代好服冲的药材及用药时间。中药师要帮助患者提高其对于药物的依从性,例如气味浓烈的藿香正气水,直接服用会对胃部造成一定的刺激,应告知患者在服用前先加适当的水稀释。在服用润肺止咳的糖浆时,在服用过后不应立即喝水,而是沾取少量的水湿润喉部,防止咽喉因为瘙痒产生的剧烈咳嗽。对于部分有特殊气味的中药材可研制成药丸,可采用咀嚼服用的办法,或服用含有蜂蜜等甜味的食物改善口腔内的味道。对于含树脂、雄黄、朱砂等的大蜜丸,要加水溶解后才能给患者服用,切忌用铁质品及银制品的器皿进行研磨,出现中毒现象。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含有雄黄的牛黄解毒片不可大量服用,一旦大量服用,极容易造成中毒问题。 2.2加强药学监护 2.2.1制定合理的处方集。医院需加强对中药学的监护措施,由专家小组制定好疗效佳、副作用小的品种作为中药临床治疗中的常用药。另外,还需要特别注意综合性医院的诊疗特点,做到既能保证基本的临床治病需求,又能加强中药临床治疗的适应性。将本院的中药材进行归类和统计,统计中药材的总体数量和基本分类情况。将中药饮片按照药物特点进行分类,并标明药物的名称、药物主治功能、用法用量、禁忌问题、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将中药进行分门别类地规划能够有利于医生合理地应用中药,减少寻找药物过程中出现的时间。2.2.2做好临床准备工作。提高相关人员的职业素养及专业技能,是做好临床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学习好中药学、药理学及基本的中医基础知识是做好药学服务工作的剧本。熟悉相关实验室的检查数据,按时参加举行的学术讲座及进修活动,及时更新医学信息。加强学习探索精神,积极向资历较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学习。2.2.3加强各个科室的对接。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不只是一门科室的工作,而是需要医院的各个科室相互协调的。由于中药科室需要管理的药材众多,人员配备上也较多,因此在管理方面应积极与医院对接。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药材管理更加清晰、便捷。中药师应定时定点进行查房,用和蔼、亲切的语气与患者进行交谈。了解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疑问,并做好答疑工作。一旦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和疗效不佳的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3结语 随着近几年从“以药物为中心”到“以患者为中心”的转变,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逐渐转向人性化,逐渐将患者的体验及反馈作为评价医疗服务的重要指标。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开展,让医护人员不仅注重患者的生理变化,更注重心理变化。从单纯的命令式服药到指导服药,再到精神安抚是药学服务工作逐渐优化的一个指标。但是,基层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常常由于经济条件、思想问题、信息更新慢等条件的限制,导致药学服务工作中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加强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刻不容缓。在中药师方面,药师不仅要与医生做好沟通,确保患者的药物抓取准确;还应明确自身工作,积极配合患者服用,告知患者用药的注意事项,防止出现意外情况。在医院方面,基层医院在开展一些力所能及的医疗服务的同时,要有追求、有思想,努力完善自己的工作,找到日常服务工作中的问题,并进行积极的改善工作,从而促进基层医院整体中药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提高。参考文献 [1]陈丽华,朱江,张吉菲,等.基层中医医院中药学工作的发展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4):158-160. [2]马卉,刘h欣,杨明慧,等.基层中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路径与方法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4):27-28 [3]李丰华,谭立春,谭江蓉,等.加强基层中医院中药房质量管理提高药学服务质量[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10):1087 [4]辛子明.基层医院药学管理问题调查[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3):153-154. [5]陆国忠,刘小冬,曾为驰,等.临床药师在药学服务中定位问题的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5):164-165. 钱淑琴 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

 药学毕业论文   医学检验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临床医学论文   护理医学论文 医学教育论文   医学科技论文   循证医学论文   内科医学论文   生物医学论文 基础医学论文   临床医学论文   妇产科学论文   口腔科学论文   急诊医学论文 中医药学论文   东方医学论文   中医教育论文   儿科临床论文   口腔诊疗论文 妇科研究论文   中医研究论文   医学文学论文   合作医疗论文   医药卫生论文 泌尿系统论文   护理教育论文   医院护理论文   护理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