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论文 > 包装艺术论文 > 传统戏曲常驻校院问题研究

传统戏曲常驻校院问题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0-06 15:33:00人气:489

一、听戏曲,了解我国传统戏曲知识

1.提起戏曲,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京剧”。对于京剧,我们必须要让学生掌握以下京剧知识。京剧又称京戏,在台湾又称平剧、国剧,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以北京为中心分布,遍布全国,被视为中国国粹。京剧有四大行当,在讲这四大行当时,我给学生讲,这些行当就相当于电视剧中的角色,电视剧中管这些角色叫主演、配角等;京剧则给这些人物分为了“生旦净丑”四大类角色。在欣赏、视唱京剧过程中,学生逐渐理解这四大行当的含义了。2.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黄梅戏原为安徽省安庆市一带的地方戏,后迅速发展成对全中国有影响力的剧种,并扬名海外。代表曲目如《天仙配》。在我小时候,《天仙配》就是我接触的“流行音乐”,听着《天仙配》的音乐进入学校。黄梅戏的代表作还有《打猪草》。3.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后因河南简称“豫”,所以称豫剧。代表曲目如《花木兰》。4.川剧是我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它历史悠久,保存了不少优秀的传统剧目,和丰富的乐曲与精湛的表演艺术。代表曲目如《巴山秀才》。除了以上提到的京剧、黄梅戏、豫剧、川剧,还有秦腔、越剧等传统戏曲。多听戏曲,我们不一定要会唱,但至少要学会听―――懂得欣赏。

二、唱戏曲,展示不同戏曲风格

1.从听、学唱《说唱脸谱》开始这是一首带有现代通俗音乐特点的京剧曲目,前面一部分是带有叙事性质的清唱,讲外国人眼中的“京剧”概念。第二部分才是京剧唱腔,唱起来很有“京剧”派头,所以学生很是喜欢。可以说,这首曲目由“易”(通俗唱法)到“难”(京剧唱腔),过渡自然。学生学起来较容易把握。难点是学生对节奏把握不准,不能很好地跟上节奏,我们只有跟着伴奏音乐,反复吟唱,把握节奏。第二个难点是学生难以用真声唱出高音,我们只有用头腔共鸣、以假声方式演唱这首曲目。在教学《都有一颗红亮的心》(选自现代京剧《红灯记》)这个唱段时。我让学生通过听后,并用教唱的形式,让他们在逐渐摸索过程中,基本掌握了其唱法。音乐感觉好的同学也能唱出其“京味”。在流行音乐充斥的现代,京剧尤显得“物以稀为贵”,尽管难学、难唱,可学生喜欢听、也喜欢唱。2.从“听”豫剧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到“唱”豫剧音调歌曲《青蛙打鼓》。《谁说女子不如男》选自豫剧《花木兰》,我们在听的过程中,主要是聆听“大板唱腔,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口语化,吐字清晰、行腔酣畅”的唱腔特点。然后再学唱豫剧音调《青蛙打鼓》这首曲目,学生在唱了一遍又一遍不觉得过瘾,主要是他们体会到了其音乐特点,越唱越有味、越唱越有劲。

三、总结

我国的传统戏曲,是历史发展、大浪淘沙后沉淀下来的精华,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作为文化传承中必须保留的内容。我们音乐文化传播者,在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工作中,更有责任和义务将我国传统戏曲作为重点内容,让传统戏曲“常驻”校园,传授给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祖国花朵,让他们继承这传统文化,将这传统戏曲发扬光大!

作者:陈明义 单位:重庆市丰都县太平坝乡中心小学校

 文化艺术论文   声乐艺术论文   美术论文   工艺美术论文   音乐论文 油画艺术论文   传统戏曲论文   包装艺术论文   艺术形式论文   艺术创作论文 传统艺术论文   现代艺术论文   动画艺术论文   绘画艺术论文   服饰艺术论文 京派绘画论文   艺术设计论文   戏剧艺术论文   电影艺术论文   园林艺术论文 电影音乐论文   语言艺术论文   制作艺术论文   民间艺术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