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论文 > 工艺美术论文 > 论沧源岩画的思想意蕴

论沧源岩画的思想意蕴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4-09 21:23:00人气:512

宗教信仰。新石器时代,他们认为自然界中每一种事物都存在神灵,所以,他们把人的情感赋予了大自然的各种事物,这些沧源岩画就成了他们思维的产物,岩画所呈现的内容一定程度反映出佤族先民的宗教信仰。在一号岩画点,有许多牛的图案,牛被云南的佤族先民喻为财富与力量的象征,在画面中,有的被人们牵着,也有的被人们骑在身上,还有的两只牛在对峙,看架势像在格斗。古代进行祭祀活动时,主持者往往都是用手拿着牛头的。另外在一号岩画点二区的画面上有一个很大的人物,头被画成扁带的形状,两只手叉着腰,头上面有两个卷云图案,这个人应该就是巫师。在六号岩画点,有的岩画描绘的人物头部、肘部都修饰有羽毛,还有岩画中人物披着用羽毛做的衣服,如同展翅飞翔的鸟,异常华丽,这些多是巫师的装束。从这些画面中都可以看到佤族先民对宗教的信仰。

自我的空间。佤族的先人们对于大自然的力量很惧怕,但无形中也培养了他们为生存而搏斗的顽强精神。在他们相信神灵的同时,也坚信只有依靠人们自身的能力才能赢得族人生存的机会。岩画中所表现的除了对神灵的崇拜之外,还有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也有利用自然、征服自然的信念。在六号岩画点,画面中间有一个圆形的山洞,在山洞的左面有一个人进出山洞,在山洞的附近还有一些活动的人群,这些场景既是当时人们穴居生活的真实记录,更是当时人们对抗自然的风雨,抵御野兽侵犯的意识。在二号岩画点,我们可以看到画面由三部分组成,上面的画面是舞者高举两臂,下蹲屈膝,好像是战争前的进行的宣誓。中间的画面中间坐落着一个村寨,上面有十余座房屋,所有房屋的屋顶都朝向村寨的中心,房屋中间有一个大型的广场,还有几间房屋比较大,应该是族人召开会议的地方,广场的中央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人畜的活动。最下面的画面是反映战争的,有的人在拉弓射箭,还有的紧握双拳,还有的踢直了腿,旁边还有陈列的尸体。从这些画面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人们对抗自然的坚强意志,也反映了新石器的人们以自我为中心的空间意识。

群体协作。生产力的水平往往决定着社会的意识形态,三千余年前的佤族人居住在环境极其恶劣的沧源一代,简陋的生存条件,简单的工具,人们要得以生存,比须要依靠群体协作来狩猎和采摘果实,只有如此才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群体协作意识的形成是建立在于个体力量薄弱,无法依靠自身力量获得食物的基础之上的。在探明的一千余幅岩画中,有百分之九十的岩画反映的是人们狩猎和采摘果实的场景。

在六号岩画点,画面的上部分人们设好埋伏,牛群进去埋伏区,有一只牛被捕获,中间的人群在齐心协力采摘果实,画面的下面是猎人在拉弓射鸟。在一号岩画点,有一副典型的狩猎图,画面用小弧线代表山,大弧线代表大地,山上有野兽行进,山顶和山脚都有人把守,野兽的右边有一个人在拉弓,这是三人狩猎的典型画面。受当时工具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他们必须依靠群体协作的力量来求得生存。

沧源岩画是考古学家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一次重大发现,不仅规模庞大,而且文化内涵丰富,是我国岩画中的代表,对研究佤族的历史和文化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沧源岩画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可以从画面中感受到新石器佤族的先民宗教的信仰、自我的空间与群体协作等思想内涵。(本文作者:闵薇、苏箐 单位: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文化艺术论文   声乐艺术论文   美术论文   工艺美术论文   音乐论文 油画艺术论文   传统戏曲论文   包装艺术论文   艺术形式论文   艺术创作论文 传统艺术论文   现代艺术论文   动画艺术论文   绘画艺术论文   服饰艺术论文 京派绘画论文   艺术设计论文   戏剧艺术论文   电影艺术论文   园林艺术论文 电影音乐论文   语言艺术论文   制作艺术论文   民间艺术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