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艺术论文 > 美术论文 > 群众文化建设中美术活动的重要性浅析

群众文化建设中美术活动的重要性浅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5-01 18:23:00人气:592

群众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以群众自娱自乐为主导,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满足群众自身精神发展需求的一种文化形式。当前,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美术活动十分常见,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群众美术活动对群众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其提倡真、善、美的艺术创作,宣传有益于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艺术价值,对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众艺术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群众文化建设百花齐放,其中美术活动的重要作用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因此,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应充分发挥美术活动的优势,让群众享受优质的精神食粮。

一、群众文化建设中美术活动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强烈,而美术活动也随之走进了群众生活,成为人们充实精神世界、拓宽文化视野的一种重要途径。美术活动在融入群众生活的过程中,其展现出的艺术形式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例如除了国内外各流派的美术作品,民间的工艺美术也吸引了群众的注意力,剪纸、泥塑、木雕、草编、竹编,甚至玉石雕刻、象牙雕刻等实用美术,以及现代摄影、视频剪辑等都成为人们探索美术的载体。这些美术形式让群众的日常生活充满了艺术情趣和生活乐趣,让群众在闲暇之余可以独自创作、展示作品、交流心得,进而不断充实、丰富精神世界。

(二)有利于提升群众的审美品位

在美术逐渐融入群众文化生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不仅使群众的艺术鉴赏能力得到了提升,也提高了他们的审美品位。艺术鉴赏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个体在感受、欣赏、分析某一种或者某一类艺术品的过程中形成的独到的观点。欣赏艺术品的过程是身心享受的过程,也是提升艺术修养、审美趣味的过程。艺术鉴赏能力的高低与审美品位密切相关,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引入美术,可以让群众通过美术作品了解其创作题材、创作手法,了解他们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并结合作品的整体呈现理解创作者的情感和想象,体会其中的人文关怀和价值导向。群众通过艺术鉴赏逐渐树立正确的审美评判标准,找到艺术欣赏的角度,同时审美心理结构也会有所变化,最终形成良好的审美品位。

(三)有利于繁荣群众的美术创作

美术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而展开的,在相关部门或者群众的自发组织下,专业或者业余的美术创作者积极参与活动,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了具有群众特色的美术作品。例如,某文化馆在春节期间组织群众参与趣味剪纸课堂,邀请当地的剪纸艺人进行授课,参与活动的群众仔细地看着,用心地剪着,触类旁通剪出了自己的特色,也展示出了一幅幅喜庆的剪纸作品。再如某地区的摄影协会组织摄影展,动员群众文化力量深入百姓生活点滴,突出多样性主题,以摄影艺术记录当地发展过程中日新月异的变化,展现身边可亲可感的故事、有血有肉的人物。摄影展吸引了摄影爱好者的参与,在展览上一幅幅角度各异的作品,讲述当地的故事,也展现了群众对城市发展的观察和关心。这样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创作热情,吸引群众表现自我,呈现出了丰富的艺术创作内容。

(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

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美术有着极强的生命力。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种美术资源的日渐丰富,美术精品层出不穷,这必然为群众享受优质的美术作品创造了条件。在群众文化美术发展的过程中,民间美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各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重新焕发了活力,这不仅为群众提供了风格独特的美术作品,更是提高了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并在群众的参与中促进民间美术的创新发展,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群众文化建设中美术活动的开展策略

(一)加强美术活动宣传,激发群众文化自觉

群众文化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文化艺术活动,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文化建设如果脱离了群众,必然要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当前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应积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持优秀群众文艺作品的创作,以弘扬真善美、讽刺假恶丑,传播社会正能量。基于此,在美术融入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加强文化宣传,探索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和艺术内容,吸引群众的关注,激发群众的自觉,引导群众的创作。例如某社区为积极传播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普及,组织开展了“指尖传承剪纸艺,非遗文化进社区”主题剪纸体验活动,在活动中非遗传承人亲自讲授、认真指导,潜移默化地渗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历史以及剪纸艺术展现出的艺术风格。在此次剪纸体验活动中群众积极参与,展现出了热爱传统文化、热爱美好生活的良好精神风貌,形成了学习非遗的极大热情。此外,该社区还制定了更加系统的文化宣传活动,在“政府主导、创意引领、创新驱动”这一方针的指导下,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非遗文化进社区”系列活动,推进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落地生根。在这样的文化宣传实践中,群众美术获得了发展的空间,同时也展现了新时期国家文化发展的政策,体现了群众在美术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了群众学习美术、参与美术创作的自觉,促进了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二)培养美术创作人才,打造群众文化队伍

对群众文化建设来说,人才的匮乏和流失问题一直都是客观存在的,这一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质量。美术创作有一定的门槛,对创作者的美术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美术活动的开展也存在人才不足的问题。基于此,为推动群众文化建设中美术活动的开展,相关部门应深入群众,寻找专业或者业余的美术爱好者,并做好辅导培训工作;加强对美术人才的培训,训练他们的基本功,让他们在群众文化工作中发挥作用;与专业院校建立联系,充分利用其中的人才资源,支持人才培训以及活动开展等工作,保证群众美术创作的质量。例如,某市在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指导下组织开设了全民美育国画公益培训活动,活动讲师是知名的国画大师,而活动吸引了许多国画爱好者参与。在活动中,不同年龄层次的学员在艺术家的指导下挥毫泼墨,学习国画的技巧,并自主创作,形成了融洽的艺术创作氛围。这样的活动有利于提升群众的艺术素养,同时也便于发现优秀的美术爱好者,进而为国画艺术活动的开展培育优秀的人才。再如某地文化馆为进一步提升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及美术爱好者的整体美育素质,加强艺术骨干人才队伍建设,积极组织文化馆的书法、美术工作者进行培训。培训活动邀请当地著名书法家和画家授课,采取集中授课、现场示范教学、现场指导交流等方式开展,满足了群文工作者的学习需要,同时,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也提升了工作者的艺术素养。这样的培训活动着眼长远发展,为群众美术活动的顺利、持续开展提供了专业的人才队伍。

(三)挖掘美术文化资源,丰富美术创作

我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经几千年,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各地区由于自然地理、人文环境的差异,在美术发展方面也各不相同,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美术文化体系,而鲜活生动的美术作品也彰显出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在当前文化强国的背景下,传承传统美术文化成为继承文化、培养群众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基于此,在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积极挖掘当地美术资源,组织群众文化美术活动,鼓励群众参与并不断繁荣美术创作,凸显群众美术特色。例如,苏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是民间美术的瑰宝,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某地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围绕苏绣组织了技艺体验活动,让群众通过聆听、动手、分享,近距离领略苏绣的风采。在活动中,活动组织机构邀请了苏绣行业的资深专家为群众讲解刺绣的历史和相关知识,并演示了乱针绣、盘金绣等多种刺绣技艺以及经典的刺绣作品。通过这样的文化活动形式,让苏绣来到群众身边,进一步带动了苏绣技艺的推广与传播,同时也让群众在亲身体验中实现了苏绣创作,展现了艺术素养。此外,当地相关部门还利用苏绣体验馆组织青少年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参与苏绣文化的学习体验。学生在苏绣文化的熏陶中,认识到一件件绣品不仅是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形象,是中国故事和民族精神的表达,并在欣赏、学习中主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可见,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积极挖掘本土的文化资源,能够让群众体验深厚的美术文化,参与美术文化创作,并强化民族文化自信,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

(四)打造美术展示平台,展示群众文化作品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群众接触美术的途径逐渐拓展,例如线下参观美术展,参加美术培训班,参与体验创作活动,等等;还可以通过线上渠道与更多的美术爱好者交流,利用现代技术表达自己的艺术观点等。在群众美术创作日渐繁荣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群众希望通过平台表达自己的作品,并与他人进行艺术交流。因此,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我们应重视美术展示平台的建设,通过线上线下渠道,为群众提供展示宣传的空间,让更多的优秀作品被发现、被认可,进而实现群众美术文化的繁荣。例如,随着各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线下群众文艺创作展示平台建设也不断优化,为群众展览艺术作品创造了条件。例如某地区文化馆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组织了大型群众文艺展览活动,引导群众广泛投稿,表现党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在活动期间,群众踊跃参与,中国画、油画、版画、水粉、水彩画、漆画等优秀的美术作品被发现,楷、行、草、篆、隶等多种书体的书法作品水平高超;一些单幅彩照、黑白组照的摄影作品体现了现代美术的风格。这些作品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手法创新,从不同侧面歌颂了党的百年辉煌历程,表达了党群的鱼水之情,也为群众的文艺创作获得了展示的机会。此外,在移动智能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智能电子设备的普及让每个人都拥有展现摄影潜力的可能。某地为活跃全市群众性摄影事业,让摄影艺术更加深入地普及,当地群众艺术馆艺术云展厅联合相关企业持续推出群众摄影展示线上系列活动,吸引群众的广泛参与。活动利用云展示厅的优势,把静态的展览活动和动态的导览直播融合,把线下单向的欣赏和线上双向的交流融合,积极打造集云展厅、云直播、云导览为一体的全新展览服务新模式,更加清晰地展示了摄影作品的细节,呈现了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也满足群众线上欣赏摄影作品的需求。此外,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相关部门应利用线上线下途径搭建群众美术作品展示空间,展现群众的艺术素养,利用群众的力量推动现代文化的繁荣发展。

(五)健全完善激励机制,扩大美术的影响

随着社会发展环境的变化,群众文化建设也必须与时俱进。当前,市场经济对群众文化发展的影响十分显著,而经济的繁荣是群众文化繁荣的基础,因此,利用市场化手段激励群众文化工作者创新探索,引导群众参与美术创作,也成为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思路。在美术融入群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推动艺术创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是保证群众美术活动顺利开展,促进群众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因此,相关部门在加强激励机制建设中,应积极调研,明确群众对美术的需求,形成畅通的信息收集机制;加大对群众美术创作和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从物质和精神层面予以支持;建立健全优秀群众美术精品的奖励机制,保证艺术精品创作的顺利进行与持续发展。如此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文化工作者和群众的热情,推动美术创作进步,为群众提供美术精品,扩大美术影响,促进群众文化的繁荣。

三、结语

综上所述,美术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术与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能够让群众精神生活得到丰富和充实。基于此,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相关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组织美术活动:加强美术宣传,激发群众文化自觉;培养美术创作人才,打造群众文化队伍;挖掘美术文化资源,丰富美术创作;打造美术展示平台,展示群众文化作品;健全激励机制,扩大美术的影响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美术的优势,满足群众精神需求,促进群众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光焱.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中的社会效益与发展[J].美术文献,2020(06):19-20.

[2]杨宗茂.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民族博览,2019(07):52-53.

丁海霞 临泽县文化馆

 文化艺术论文   声乐艺术论文   美术论文   工艺美术论文   音乐论文 油画艺术论文   传统戏曲论文   包装艺术论文   艺术形式论文   艺术创作论文 传统艺术论文   现代艺术论文   动画艺术论文   绘画艺术论文   服饰艺术论文 京派绘画论文   艺术设计论文   戏剧艺术论文   电影艺术论文   园林艺术论文 电影音乐论文   语言艺术论文   制作艺术论文   民间艺术论文   设计色彩 艺术市场论文   表演艺术论文   服装搭配论文   民族服装论文   古代服装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