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表演艺术形体语言浅析
摘要:本文以现代声乐艺术表演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形体语言的概念和在现代声乐艺术表演中运用形体语言的重要性。主要说明了在现代声乐舞台上各种形体表达语言的运用方法,以期声乐表演相关人员能够深入了解这些形体语言并将其充分运用到现代歌曲的演唱中。
关键词:声乐表演;形体语言;运用
在现代声乐艺术表演中,演员需要具备扎实的声乐形体表达基本功,在表演时恰当而灵活地正确使用各种声乐肢体表达语言形式,从而准确地诠释声乐作品,表达剧中人物,使整部声乐作品富有艺术感染力。然而想要真正达到这样的表演效果,在平时的声乐形体表达语言的知识培养与艺术训练中,演员需要更为合理与更为全面的训练。
一、形体语言的含义
形体动作技术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演员能够利用各种形体内部动作技术来辅助其声乐表演。这些技能是演员塑造舞台角色时所必需的基本技能。为了有效提高舞台声乐艺术表演中演员形体语言的表现质量和艺术水平,有必要有效率地锻炼舞台演员的声音身体语言可塑性和演员的身体魅力表现。对于形体声音语言的健身训练项目有很多,例如,演员腿部肌肉推举,踢腿,肌肉力量锻炼等。这些都是在进行舞台艺术展示之前需要进行的身体训练。学习各种身体运动上的技能,例如,肢体接触、爬行、滚动、击打、拳击和集体跳舞,对于每个演员来说都既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但这并不是演员锻炼的最终目的。
二、声乐表演艺术的重要性
声乐表演是一门艺术,是表演者自身情感流露的表现。形体动作是表演者与观众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它可以辅助表演者与外界对话。演员在演出的过程中需要神形兼备,表现出自身良好的精神面貌,以便提高舞台表演舞台魅力,使整个表演更加具有张力和表现力。另外,表演者表演过程中也需要注重自己的面部表情以及形体动作的协调性,两者的良好配合可以让观众宛如身临其境,使观众深切地感知情感的碰撞,可以让表演的效果更加完美。因而形体语言一定要自然、得体且真实,内容和动作要统一,从而让外界感受到表演者所想表达的思想,让观众感知表演者的内心。因此,在声乐表演中,演唱技巧固然重要,但形体语言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两者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只有把两者进行合理的搭配,使之成为和谐统一的一体化表演,这样的表演才能在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盛宴。
三、声乐表演艺术中形体语言的特性
在声乐表演艺术中,形体语言具有交际性、可视性以及可塑性这三方面的特性,具体如下所述。(一)交际性在声乐表演艺术当中,形体语言具有一定的交际性。可以通过不同的肢体动作来表达不同的情感,比如,在声乐表演中的喜悦的情感和悲伤的情感。不难发现,和一些口头语言相比,通过形体语言的肢体表达会更加直观而且可靠。这和人们在实际交往当中的情形类似,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人与人的交际之中,通过不同的形体语言,也能够表达不同的人格魅力以及精神状态,由于每个人生活的背景不同,每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形体语言也会有所不同,而且形体语言在表达方面具有一定的传递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形体语言的表达方式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丰富。
(二)可视性
在声乐的表演艺术当中,形体语言还具有一定的可视性,相关研究表明,人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有20%的信息可以通过听觉感知,有10%的信息可以通过触觉、味觉或者嗅觉感知。剩下的7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来进行感知的。而在这剩余的相当大的部分之中,有些是可以通过人的身体姿态的不同进行感知的,人的形体语言,可以说是一种无声的信息传递方式,对于声乐表演艺术来说,更是如此,传情达意是声乐表演艺术当中形体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表演者通过自己的身体的姿势的不同来表现,通过旋转、跳跃或者抬手的姿势来表达出情感的变化,所以在声乐表演艺术当中,形体语言具有一定的可视性。
(三)可塑性
在声乐的表演艺术当中,形体语言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但在日常生活当中,人们可以通过表情配合自己的形体语言进行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情感,比如,通过点头表达“是”的意思,通过摇头表达不的意思,同一种形体语言,在不同国家其表现方式也会有所不同。由于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民族风俗习惯的不同,所以他们的形体语言代表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同样是竖起一个大拇指的动作,在英国代表着要搭顺风车的意思,在中国则代表着夸奖、赞扬的意思,这说明同样的形体语言代表的意思不同,形体语言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对于声乐表演艺术来说也是如此,同样一个声乐表演剧本,不同的演员来表演,由于不同的演员有着不同的表演形式和对作品不同的理解,形体语言的表现形式也会有所不同,演员通过自己细细的琢磨,在对作品理解的基础之上,细微地观察作品当中人物的内心世界,结合自己的感知,不一样的思想感情需要用不同的肢体语言去表达,在声乐表演过程之中,也是通过自己的经验总结,以及对作品更加深入的理解,慢慢地进行形体语言的塑造。
四、声乐表演艺术中形体语言的作用
在声乐表演艺术当中,形体语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运用形体语言不仅有助于表演者在舞台上进行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且有助于表演者在歌唱的过程当中,对歌曲的情感更加完美地呈现。除此之外,有些表演者在进行演唱的过程当中,其心理状态并不是很好,通过恰当的形体语言,可以帮助表演者形成良好的歌唱心理,所以在声乐表演艺术当中,形体语言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具体所述如下。
(一)形体语言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在声乐表演艺术当中,形体语言的表达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形体语言的表现,能够凸显所塑造人物的年龄,性格,还有其他特点。比如,年轻人的整体形象是青春无限,活泼开朗的,而老年人的人物形象则是步履蹒跚的,这一点对于歌剧来说更为明显。比如,歌曲作品《阿里山的姑娘》,这部作品所描述的是一群非常年轻的阿里山的姑娘,这群姑娘热情豪爽,性格泼辣。所以在演唱《阿里山的姑娘》这首歌曲的时候,演唱者要用非常活泼的肢体语言来表现阿里山姑娘的年轻和朝气。再比如歌剧《白毛女》,歌曲当中的典型人物杨白劳,由于杨白劳的年纪比较大,所以表演者在演绎这个角色的时候,就要通过卑躬屈膝,步履蹒跚的形体语言来表现杨白劳的人物形象。通过有效的形体语言的表达,能够让观众快速而又准确地抓住人物形象的特点。
(二)形体语言有助于歌曲情感的表达
在声乐表演艺术当中,通过形体语言的表现,能够有助于歌曲情感的表达。对于声乐表演艺术来说,掌握基本的技巧是每一位演员的基本功,但是优秀的作品除了要拥有熟练的技巧,还应该有丰富的情感表现。通过形体语言的表现,有助于歌曲情感的表达。在歌曲的形态语言当中,表演者的面部的语言也是最能直观地表现演员内心情感的,尤其是一些歌剧的声乐作品。表演者在进行演唱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歌曲的旋律、音色等,对歌曲进行基础的表达。要借助于形体方面的面部语言以及肢体语言来辅助演唱者音乐艺术美感的外在表现,突出音乐情感。形体语言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也是有所不同的,最简单的微笑则代表着开心的,但是不同程度以及不同类型的微笑表达出来的情感也是有一定的差别的,所以演唱者在进行声乐艺术表演的过程当中,要拿捏住形体语言的度,了解每一个形体语言所表达的深刻含义,然后选择最恰当的形体语言的方式来辅助歌曲情感的表达。
(三)形体语言有助于塑造良好的歌唱心理
心理学家曾经指出,兴奋和意志,这两种情绪都是神经活动当中的两个基本的过程,这两种基本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声乐艺术的表演过程当中,表演者通过适当的形体语言,可以进一步刺激自己在演唱方面的欲望,激发自己在演唱方面的激情。如果整体的形体语言是非常呆板的,会抑制自己在声音方面的情感释放,呆板的形体语言会减少演唱者在歌唱方面的欲望。适当的形体语言能使演唱者在舞台上进行声乐表演的过程当中,减少一些紧张的消极情绪,所以良好的形体语言,有助于演唱者在舞台表演的过程中良好歌唱心理的塑造,通过形体语言和演唱者声音之间的结合,可以使整体的演唱效果更好。
五、形体语言的训练
声乐表演艺术中增加表演者形体语言表达的训练,可以有效地让人们对音乐艺术作品产生一种视觉上的联想,将人们的视觉感受置于内在和外在两个新的境界,可使现场音乐表演歌手采用生动、具体化的方式参与音乐表演,通过艺术内容上的整合,让现场音乐观众更容易深刻地感受到音乐表演艺术作品中深刻的音乐艺术情感及其人生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增进形体音乐语言表达艺术训练的主要任务内容,即通过形体声乐独奏演唱和乐器演奏艺术表达各种各类声乐,使形体声音艺术演员不仅能够熟练掌握各种音乐的节奏旋律,而且能够通过音乐表演增进声音形体语言的表达能力,从而大大提高现场音乐听众的形体语言视听感受力和效果。鉴于这些形体表达语言在增进声音音乐表演艺术形体表现过程中的特殊重要性,从形体语言表达训练的主要任务角度以及出发观点来看,以下几种语言训练类型对于增进声音表演者形体语言表达能力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面部表情训练
表演过程中表演者的面部表情及其变化能够第一时间向观众传达出表演者的情感,从而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表演效果。因此在演出前,表演者应提前根据表演过程中情感的变化练习好自身的表情过程,在演出中表演者应随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为个人原因影响到演出的效果。此种艺术表演训练比较常见,方式也很简单,主要是通过围绕着一个人的面部张力进行训练,例如,微笑面部张力强度训练、苹果肌的面部张力强度调整、降眉肌面部张力的起伏、改善人们面部笑声等。其实本质上表演者在演出过程中对面部表情的控制是一个整体性的过程,演员需要及时根据作品的情感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自身情绪控制应有张有弛、收放自如,然后结合自身的演技和声乐表演能力对作品作出自己的诠释。
(二)眼神的运用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句话在表演过程中同样适用。表演者的眼睛是基于面部表情来说的,是面部表情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眼睛所透露出的情感变化更加细腻真实,眼波流转的效果也更容易与观众进行心灵的共振。观众时常能在演员的眼神中对表演获得一种更深层次的情感体悟。而一些细微的靠身形变幻不能表现出来的细节,往往一个眼神就可以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身体语言的表达
声乐表演中演员无法与观众进行言语上的交流,而身势语言在这时就成为一种很好的媒介。声乐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应通过合适的身势语言与自身表演相配合。举例来说,如果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身姿干练挺拔,则易表现出一种能干、积极的人物效果;反之如果表演者在演出过程中垂头丧气,则会给人一种低迷、消极的感觉。除此之外,身势的变化还可以给表演者的表演效果带来加成作用。例如,唱到高音部分,张开双手可以让表演者的丹田更容易发力,唱起高音来也就更加容易。倘若表演者在舞台上过于僵硬,则会影响到整体表演的观感。不过表演前的身势训练可以有效地预防此类情况的出现,以确保最终演出的效果。
(四)演唱走位的变更
演唱舞台演奏创作过程中的快步舞和走位演唱泛指个人演唱歌手在现场上台唱歌或者演奏创作过程中,由小到大两个范围姿态定位上的活动,演奏者最广为接受并使用的两种演唱姿态定位方式就是站和立,在整个演唱舞台上的音乐气氛都被舞台烘托到一个新的极致时,欣赏者的热情很有可能会随之发生改变。在演唱时歌手们可能需要适当地改变自己演唱舞台的活动位置,以便与现场的听众进行信息交流。歌手们还应仔细考虑确定自己舞台演唱起始和终止的具体位置,并且重心移动的幅度和范围一般也不应太大。同时,歌手对于整个舞台应仔细考虑该采取多少步长来准确地完成舞台的走位动作,这些身体动作上的细节也都应事先进行精心设计。由于快步走位演唱,歌手们在舞台演唱时,整个动作、身体重心移动、运行方向和速度应始终保持稳定,因此他们应能准确把握自己整个动作的重心移动方向和手势偏移移动幅度。而在通过站立和快步定位行走演唱时还应特别注意整个身体动作重心的移动方向性和稳定性,并且整个身体动作重心的移动方向性和偏移移动幅度一般应与整个脚的身体手势偏移幅度保持协调。
马天 郑月圆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文化艺术论文 声乐艺术论文 美术论文 工艺美术论文 音乐论文 油画艺术论文 传统戏曲论文 包装艺术论文 艺术形式论文 艺术创作论文 传统艺术论文 现代艺术论文 动画艺术论文 绘画艺术论文 服饰艺术论文 京派绘画论文 艺术设计论文 戏剧艺术论文 电影艺术论文 园林艺术论文 电影音乐论文 语言艺术论文 制作艺术论文 民间艺术论文 设计色彩 艺术市场论文 表演艺术论文 服装搭配论文 民族服装论文 古代服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