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艺术中声乐表演二度创作探究
【摘要】声乐艺术作为艺术的重要分支,与大多数艺术形式一样,需要运用正确的理论来探求其背后的真理。声乐表演是声乐艺术的灵魂,演唱者需要通过自身的理解对音乐作品进行完美诠释,这也是通过表演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本文将从声乐表演的本质、声乐表演二度创作的特性、声乐表演中心理素质的培养三个方面,探讨表演者如何通过表演对乐曲进行二度创作,以使表演更加生动,使听众融入表演场景之中。
【关键词】声乐表演;二度创作;心理素质;情感表现
一、声乐表演的本质
声乐表演是一种需要借助相关媒介展示作品,并通过演唱来表达作品思想内容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声乐表演艺术中,我们可以将表演分为两个创作阶段:首先是一度创作,即原作者通过自己的思想对作品内容进行创作,这样的创作可能来自作者一时的灵感,也可能是作者通过主题进行音乐创作;其次是二度创作,表演者在学习演唱作品的过程中,通过对作品的作者、年代、创作目的与思路的了解,以及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进行演唱,将原有作品加入自身的情感表达进行再度创作。二度创作可以通过对作品内容的丰富与情感的充实,使作品引起更多人的情感共鸣。
(一)表演者的演绎
声乐表演是表演者将作曲家的乐谱通过自己的声音传达给欣赏者的艺术表现过程。但表演者绝不应只是乐谱的传声工具,而是要准确理解作品含义并加上自身的感悟,进行属于自己的二度创造。声乐表演者要运用自身的情感理解对歌曲纸面上的符号进行演绎,这种演绎要精确到每一个音的音准、每一个小节的节奏、每一个乐句的呼吸,才能为不具有生命的音符语言赋予生命,才能将原本仅有“躯壳”而没有灵魂的乐曲变得活灵活现,成为“有血有肉”的生命体。而如何将音乐的内容表现得让人感觉清晰可感,回味无穷,就看演唱者的表演水平了。演唱者在演唱时应融入自身的主观意识与创作热情,将每次表演都当作对作品的全新演绎,满怀热情对乐曲进行二度创作。演唱者应了解作品背景,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与美学倾向,并在不与原作理念相冲突的情况下,将自己的感悟融入其中,表现自己异于他人的想法。一首优秀的声乐作品可以推动声乐表演的进步发展,而联系它们的纽带便是表演者与欣赏者,表演者传达声乐的内涵魅力,提高欣赏者的审美感知能力;欣赏者接收表演者的歌唱,并提出反馈意见,帮助表演者调整表演状态。当欣赏者融入演唱者描述的作品意境中,认可了表演者的演唱时,表演者才算完成了一首完整的声乐作品的表演。
(二)演唱的基本过程
声乐表演作为声乐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要通过演唱把感情、声音融为一体,对作品进行综合性演绎。演唱者首先要解决发声技巧的问题,通过阅读书籍,与教师交流沟通,发出柔和、低沉、明亮的声音。演唱时的感情可以通过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进行表现,演唱者将面部肌肉线条和体态变化作为情感载体,将表演情感表现于音符之中,这是声乐艺术表现的基本过程,体现了声乐表演融创造和表现为一体的综合性。
二、声乐表演中二度创作的特性分析
(一)具有时代性
表演者在进行表演时,仅关注乐谱上的音符记号只能算作对作品的一度创作。要想完美地演绎曲目并进行二度创造,演唱者还要关注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与音乐风格,作者本人的审美倾向等要素。如果是歌剧创作,演唱者首先要了解的就是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作者想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如果是诗词谱曲,演唱者就要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以及作者的生活体验。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进步,声乐艺术的创作方法也日趋丰富,例如,西方的美声唱法与传统的民族声乐唱法相融合;流行歌曲运用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进行演唱;通俗歌曲运用戏曲中的某些演唱元素……声乐艺术创作突破原有的界限,融合了不同的音乐元素、音色表现、表演手法和风格,对此,演唱者更是要与时俱进地进行学习,掌握这些不同的演唱方法。
(二)具有创造性
声乐演唱随着时代变迁而发展,演唱者对歌曲的演绎不能墨守成规,而要在乐曲基础上加入新的想法,但也不可过于表现自己的想法而忽略原作者的想法,要在二者之中寻求一种平衡。作为独立的个体,每个人拥有不同的思想观念,很多作品的内容与其想表达的情感存在一定的距离,所以,展现作品的原型并不是演唱的最终目的,演唱者应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构思意境,把每首歌曲都想象为一个故事,像创造故事般用自己的演唱对作品进行演绎。演唱是通过声音宣泄自己的情感,而对情绪色彩变化产生决定作用的则是音色嗓音的变化。以歌曲《越人歌》为例,它本是春秋时期的一首民歌,在近年里被人们进行了新的创造,改为一首声乐作品。著名歌唱家王丽达运用极其温柔、细腻、亲切的音色,像诉说故事一般为我们表现出爱情中“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的那种喜欢而说不出的娇羞情感。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石倚洁在演唱此首歌曲时,运用其高亢明朗而富于诗意的音色,将故事人物隐忍不明说的强烈爱意热情地表现了出来。这也就是二度创作要求的,通过演唱者自身的音色和高超的发声技巧,在原作者的创作想法上加上自己的独特见解,使同样的歌曲带给欣赏者不一样的观赏体验。再以歌曲《青玉案・元夕》为例,这首歌曲由李砚作曲,曲丹演唱。不同的演唱者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对这首歌曲进行不同风格的演唱,包括民族女高音、美声女高音、美声男中音、民族男高音等。在这首歌曲的演唱中,民族歌者运用细腻婉转的音色唱出如泣如诉的情感,有种女儿家渴望爱情的感觉;而美声演唱者则用厚重沉稳的音色营造大气磅礴的音色,将诗人辛弃疾心中郁郁不得志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虽然是同一首歌曲,不同的声乐演唱者给歌曲赋予了不一样的情感。
三、声乐表演中心理素质的培养
要想把乐曲完美地呈现给观众,演唱者必须灵活、自由地运用自己的嗓音进行演唱。演唱者若出现紧张、拘束、怯场的情况,就可能浑身僵硬、挂不上胸腔、喉头上提,导致高音音准不足或者破音的情况出现,使演出的效果大打折扣。而包含着音高、音量、音色以及音质的声乐艺术是一种听觉艺术。演唱者可以通过自己发声以及外界环境传导回的声音,以及向有鉴赏能力的欣赏者寻求观赏意见,来界定自己声音的好坏。
(一)保持良好心理状态
正确的演唱需要通过良好运转的发声系统来完成,良好的演唱状态与演唱者的心理素质密不可分。心脏跳动频率可以最直观地反映人的心理情绪变化,人的思想受大脑支配,当出现紧张情绪时,大脑将处于兴奋状态,心脏的收缩力就会加强、心率就会加快,这时候,大多数人的心脏频率会达到每分钟一百次以上,出现发抖、冒虚汗、恶心、晕倒等情况。由于人的个体差异,性格决定的情绪变化是舞台上的演唱者最不可控的因素之一,而要想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歌曲进行二度创造,演唱者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演唱者应该时刻为自己寻求表演途径,加强表演欲望的激发,在多个场合进行演唱试炼,积累实战经验。演唱者在演绎作品前一定要通过对作品的了解来增强自信,凭借自己的想象获得对作品的感悟。当出现紧张、怯场的情况时,演唱者应及时缓解此类消极情绪,通过深呼吸、集中注意力、潜意识提醒自己等方法,使自己进入积极又放松的状态。
(二)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
我国拥有大量音乐人才,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优秀的专业素质,然而,这些音乐人才的发展往往并未达到他们的理想状态,其中有外界的因素,也与音乐人才自身认知不到位有关。对于怯场、紧张的音乐表演者而言,他们需要认清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改善不良的心态,消除自卑的毛病。每个专业都有表现突出的人才,音乐表演者日常要多与专业人士交流探讨、勤于学习。同时,声乐表演人才应全身心地投入每一场演出,使同一首作品在每一次的演唱中都使自己和观众获得新的体悟。针对同一首作品,表演者断不可因为熟悉而减少练习次数,不可出现过于放松而忘词、忘动作等错误。嗓音作为声乐演唱者的乐器,演唱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对它进行保护,尽量避免大声用嗓子讲话,声乐演唱者要克制自己对具有诱惑力的事物的渴望,抽烟、饮酒要把握有度,减少对嗓子的伤害。
四、声乐表演中二度创作的要点探究
(一)对于声乐作品要进行深入的理解
表演者如果想保证声乐表演二度创作的质量,就要在表演开始前对原声乐作品进行深刻的分析与研究。首先,表演者要分析原著创作的时代背景,对作品创作背后的历史因素以及时代发展因素进行精准把控与了解,并在二度创作过程中对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一定程度的还原,保证表演质量;其次,表演者要对原声乐的词曲与乐谱进行有机结合,并进行基础分析,把握原创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及创作者的意图;再次,表演者要对原声乐的表现手法进行充分研究,体会原声乐作品的表达效果以及表现手法,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表现手法的多元化融合,充分展现原作品的美感与魅力。
(二)在进行二度创作时要把握好基本的原则
一方面,要尊重原声乐作品的历史性和时代性。在进行二度创作时,表演者要深入体会作品理念,对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赋予表演作品新的生命力。声乐艺术作品是时代产物,在创作之初是极具时代色彩、个人色彩以及历史色彩的,声乐表演者在对古典音乐作品进行二度创作时,一定要充分结合原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将时代发展所带来的审美上的变化与作品合理化的二度创作相结合,让二度创作遵循作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原则。另一方面,要以原创为基础进行二度创作。“二度创作”与“一度创作”有根本不同,“一度创作”是作词者和作曲家在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客观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我们将其称之为原创。而“二度创作”则是声乐表演者在尊重原创作品的基础上,加入个人理解和想法进行表演的过程,在进行二度创作时,表演者必须尊重原创。只有这样,声乐表演者在进行二度创作作品的表演时,才能既展现出自身的真情实感,又展现出原作品的内容与精髓,这有利于作品深层含义的进一步挖掘。
(三)在表演作品时要展现个人特色
声乐表演者除了要在尊重原创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作以外,在进行表演时,表演者还要及时展现自身个人特色,这就需要声乐表演者做足前期准备工作,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出色的个人创造力,将自身的想象力与作品相结合。在实际进行二度创作的过程中,声乐表演者要将个人对作品的体验及创作灵感进行有机结合,让二者充分作用于二度创作过程,不断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新元素,这样一来,演唱者在表演时就能如鱼得水,在保证二度创作质量的同时,保证创作的艺术品质,为现场观众带来美好的听觉体验和壮丽的视觉冲击。
五、结语
声乐表演是一种歌唱与表演相结合的艺术,演唱者要充分认识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并通过对作品的透彻研究和自身的理解感悟,出色完成音乐作品的表演,为欣赏者带来良好的视听体验。
参考文献:
[1]李鹏.简论声乐艺术歌曲演唱中的想象思维与创造[J].戏剧之家,2014,(03):130.
[2]尚欣华.浅谈声乐表演中的二次创作[J].黄河之声,2019,(13):55.
[3]朱宇婧,王诗晨.浅谈声乐表演艺术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J].北方音乐,2020,(15):232-233.
[4]李安隆.声乐演唱的二度创作及情感表现[J].艺术品鉴,2020,(23):170-171.
[5]俞菁.声乐表演艺术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研究[J].北方音乐,2020,(18):53-54.
[6]邹长海著.声乐艺术心理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8.
姚佳艺 吉林大学艺术学院
文化艺术论文 声乐艺术论文 美术论文 工艺美术论文 音乐论文 油画艺术论文 传统戏曲论文 包装艺术论文 艺术形式论文 艺术创作论文 传统艺术论文 现代艺术论文 动画艺术论文 绘画艺术论文 服饰艺术论文 京派绘画论文 艺术设计论文 戏剧艺术论文 电影艺术论文 园林艺术论文 电影音乐论文 语言艺术论文 制作艺术论文 民间艺术论文 设计色彩 艺术市场论文 表演艺术论文 服装搭配论文 民族服装论文 古代服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