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下高校国际金融学课堂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国际金融学作为应用经济学中的一个分支,是近几年的热门专业之一,而这种现象是世界上经济与金融领域目前所面临的一系列热点问题所引起的,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等等问题日渐突出,这些都需要专业人才来处理。而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更多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国际金融学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学以致用的能力。本文试图探究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国际金融学课堂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课改;国际金融学;高等学校
学校作为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地方,需要把人才培养成社会需要的资源,当前严峻的国际金融环境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不仅要求高等院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具备完备的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知识,具备优良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高等学校根据自身实际顺应课改,将传统的国际金融学课堂打破并重组,获得一个全新的教学课堂,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本文试图探讨上述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课程特点
(一)课程理论性强
国际金融学作为一门与理科和工科区分较大的课堂,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尤其是这门课程下所包含的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有关国际收支与汇率的理论,相对而言是比较抽象、不好理解的,对于刚刚接受国际金融学教学的学生来说,更是有一定难度。另外,国际金融学课程中还包含一些西方学者提出的模型,这些模型大都是通过使用数学学科中的原理来对经济金融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学生很容易产生国际金融学高深莫测的感觉,容易对课程产生畏惧心理,而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这方面的知识也比较不容易讲明白。
(二)内容与实际联系紧密,知识更新快
国际金融学作为应用经济学中的一个分支,包含了很多与现实中发生的大事联系紧密的理论内容,在世界经济金融局势千变万化的当下,相关理论内容很容易就会受现实影响而变化,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只注重埋头给学生讲解教材,让学生学习课本上的理论,而不在意世界局势的发展,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理论与实际撕裂的感觉。
(三)课程实操性强
国际金融学不仅需要学生能够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学生能够对相关知识进行实践。例如在学习外汇时,学生需要在货币汇率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模拟尝试与其他学生进行外汇交易,在交易过程中,教师需要教会学生交易的方法与技术。这些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会课本上的基础理论的同时,对实际市场上一些运行规律与动态也需要有较好的掌握。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还需要结合相关实践。
二、教学现状
(一)单通道讲授,填鸭式教学
目前国内的大部分课堂仍然秉持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对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进行讲授,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就陷入“填鸭式”教学的套路,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准备考试,无法真正掌握国际金融学的知识。
(二)实操能力培养不足
国际金融学的教学目标是要通过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从而不断培养学生实操能力与创新能力,然而实践中发现,当前的教育并不能完全实现教学目标,大部分学生都缺乏实际操作的能力。另外,受当前评奖评优制度的影响,学生必须有良好的考试成绩才能拿到评奖评优的资格,这就使得以理论考试为主体的期末考试受到了学生的重视,反倒忽略了对知识进行应用的能力,长此以往,学校培养出的学生便会逐渐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分离,最终导致学生在踏上社会后,很难适应实际情况。
(三)终身学习能力与自学能力培养缺乏
国际金融学这个专业下,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十分广泛,而由于学时要求,教师没有办法在课堂上将所有学生该掌握的知识都传授给大家。而学生在学习时,也只会根据课本进行学习,知识面比较狭隘,对金融界的新情况关注度较少。为了让学生跟上培养节奏,教师首先需要随时关注学术前沿,掌握学术研究中的实时动态,关注世界局势的变化,了解实际情况,从而不断对已有知识体系与现有知识体系进行整合,及时将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接,让学生可以及时接触到最新的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与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而对国际金融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掌握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教学改革措施
(一)做好课前准备,引导学生预习
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的时候,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课堂环节的设计,还需要安排学生在课前完成预习。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形式,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掌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通过让学生对相关材料进行观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便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进行微课短视频的准备时,教师可以根据本节课要给学生讲授的内容,安排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学生在拿到微课短视频后,便可以根据视频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网络将问题反馈给教师,而教师通过平台看到学生的问题后,可以进一步对自己的教学方案进行完善,从而更好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1]。
(二)利用多种方式,完成理论教学
理论作为一门课程的基础,是无数前辈通过对客观实践进行分析与总结得到的,要想学好一门课程,首先需要掌握好这门课程的基础理论。同时,理论是人们用来对现实进行有效分析的武器,教师必须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理论进行深入讲解,让学生清楚明白,特别是对于那些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理论,教师更要利用多种教学方式,把理论给学生讲授明白,让学生掌握理论的每一个细节,并且能够明确在什么时候使用该理论,如何使用该理论来分析并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其次,教师可以充分使用学校中现有的条件,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国际金融学的兴趣,进而深入学习国际金融学的专业知识。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带领学生登录外汇交易平台,对实时汇率水平进行观测,让学生了解外汇交易中的实际情况,另外,教师也可以就真实的货币汇率变化图给学生分析,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进行充分结合,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了解金融界实际情况,广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都只有二十岁左右,喜欢接触一些新事物,教师通过多媒体,利用一些动画或视频给学生展示相关知识,或带领学生观看一些专家分析视频,可以让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更好掌握知识。
(三)改变“单口”局面,让学生参与进课堂
当前许多高校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并无太大差别,依然是教师在讲台上给学生讲授课本上的真实,而学生坐在下面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方式教师很难去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很容易让原本就让对课堂有畏难情绪的学生更加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很容易就走神,长此以往,学生更加难以跟上课堂的讲授,厌学情绪更高。因此,教师应当改变现有的“单口相声”局面,将学生有效拉入课堂。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与每节课需要讲授的内容的特点,对教案进行充分设计,以合理安排课堂时间,改善教学方式,要注意,教师必须对每节课的教学重心加以明确,才能开始对教案进行有计划的写作。综上,国际金融学的教学必须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在一起,不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自我提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创造更大价值的人。
参考文献:
[1]吴新华.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国际金融学》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2):299-300.
[2]杨亭亭.《国际金融学》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改革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36):128-129.
[3]孙光慧,李月良帆.《国际金融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启示[J].中国市场,2015(44):173-174.
余利民 嘉应学院金融学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