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浅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铁路运输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企业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铁路运输企业要想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必须不断地进行调整改革,以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现代企业内控管理的一种重要方法,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改善企业内部组织的沟通与协调,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铁路运输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希望对提升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战略;绩效考核
1引言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交通设施,加快铁路运输企业的发展已成为全社会共识,而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的重要工具手段,在推进铁路运输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加强成本控制,实现节支降耗目标,提升铁路运输企业经营质量效益等方面发挥着强大的作用。我国铁路运输企业从2002年起开始全面预算管理的试点工作,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与改进,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工作体系和流程,但由于机构复杂性、公益性、历史计划管理体制的问题等原因,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企业全面提高认识,采取积极的态度加以改善。
2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概述
2.1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概念
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是指将铁路运输企业全部经济活动纳入预算管理范畴,包括企业的人、财、物各个方面,以及供、产、销各个环节,通过对企业全部资源的合理配置,统筹安排各项经营活动,以实现对企业生产活动的有效控制,从而顺利实现企业的价值与目标。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全体职工参与的过程,企业所有部门、所有职工均树立有预算管理理念,建立节支降耗的意识。全面预算管理也是一个业务范围全面覆盖的过程,它涵盖企业所有经济活动,是“全方位”的。全面预算管理更是一个管理流程全程跟踪的过程,体现在运输企业组织各项生产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
2.2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
2.2.1全面统筹相互协调。铁路运输企业将全部资源和经济活动纳入预算管理,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统筹配置各项资源,保证各部门与层级间相互协调配合,使得安全生产、提高服务质量与实现企业自身规划目标有机统一。2.2.2大力提升绩效产出。铁路运输企业将效益导向与市场意识贯穿于预算管理的始终,努力增运增收,大力节支降耗,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2.2.3实现分级归口管理。铁路运输企业实行站段、车间、班组三级管理体系,根据集团公司下达的预算任务指标,把预算任务逐级逐项分解,横向到各专业部门、科室,纵向到车间班组具体责任人,以此实行归口管理。2.2.4实现动态精准控制。铁路运输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出了“两算融合”预算管理模块,通过将预算管理与财务核算的有机结合,准确把握预算完成进度,及时纠正偏差,精准预测预算执行结果,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2.3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2.3.1有利于加快企业公司制改革进程,提升市场占有率。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铁路运输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实行高度集中、垂直管理的计划管理模式,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管理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铁路运输企业的发展。在如今经济高速发展时期,铁路运输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从市场需求入手,通过一系列预算活动,加强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控制,从而提升铁路运输企业的服务及产品质量,进而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2.3.2有利于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提升企业整合力。铁路运输企业涉及的面比较广泛,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各个系统部门都有各自的任务计划指标,有时部门之间为了完成各自的任务指标,没有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反而影响了企业价值的实现。通过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铁路运输企业各个系统、各部门之间可以相互沟通各自的计划指标与需求,也能及时、准确地评估其他部门的计划指标与需求对本部门指标的影响程度,从而使得企业整体目标与各部门子目标、各部门之间子目标的协调统一。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使各系统、各部门清楚自身在企业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使命,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整合力。2.3.3有利于优化企业管理手段,实现企业战略目标。铁路运输企业要想顺利完成改革,就需要运用先进的企业管理手段,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以适应市场的优胜劣汰。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的一种重要工具,通过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等一系列活动可以把铁路运输企业的总体经营目标进行分解,划分为各个系统、部门的客运收入计划指标、客运发送量计划指标、物资采购计划指标、大修计划指标等系统、部门子目标,从而进一步促进业财融合,确保铁路企业战略规划的实现。2.3.4有利于节约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益。铁路运输企业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管理模式的影响,成本管理意识比较薄弱,“轻经营,重安全”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公司制改革,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行,对企业全方位的经济活动实行全过程的跟踪,进行精细化管理,可以使企业实时掌控成本预算的发展趋势,了解企业资源的配置合理性,有利益铁路运输企业节支降耗,提高企业效益。
3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3.1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全员参与,但现实操作中,铁路运输企业职工参与度不高,部分企业主要负责人、中层管理人员意识模糊,甚至都认为预算管理是财务一家的事情,运输安全、旅客服务质量的提高才是企业效益的关键,因此存在预算编制、执行中,全员参与意识薄弱,关注度不高的现象。
3.2全面预算编制的方法过于简单,信息化程度不高
目前,铁路运输企业预算编制基本都是通过Excel表格的形式上报,预算编制的形式比较繁杂、琐碎,工作量也比较大,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常常不能共享,部门与部门沟通交流过程中常常是以邮件的形式转发,十分不便,没有一个完整的预算管理体系,能够实现企业预算从编制到考核的一系列工作要求,信息化程度不高。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编制的方法主要有增量预算法、定期预算法等,在编制下年度预算时,通常是在前几年实际发生数的基础上加加减减,有些项目设定一个固定的增长值,按增长值填报,缺乏实地考察的环节,从而造成预算与实际脱离的现象。因历史原因,在垂直管理模式下,铁路运输企业为了保证年底运输盈亏目标等指标的实现,在预算编制时常常多估成本费用,少算收入,没有从企业实际和市场角度出发,造成企业短期行为。
3.3缺乏与战略相匹配的全面预算管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铁路运输企业要想求得生存和长远发展,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去把握未来,这就需要企业有先进的战略方针。战略是一家企业的指路灯,企业所有的管理手段都要服务于战略的实现,但实际工作中,铁路运输企业的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的融合度并不高,常常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缺乏一定的社会责任感,预算的编制很多体现的都是短期行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短视性,长此以往损害了企业自身利益。
3.4预算执行力度不强,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控制手段
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的执行、监督控制是重要的一方面。当前铁路运输企业在年初完成年度预算的分解下达后,往往忽视了预算的执行。因预算管理主要靠手工数据的汇总分析,缺乏有力的信息系统支持,因而预算执行的程度往往都是依靠财务人员手工的数据汇总,预算的监督控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常常是事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因而导致部分专项的预算实施进度缓慢,预算编制与执行形成“两张皮”,从而影响企业效益。
3.5预算管理以财务为主,没有很好实现业财融合
因铁路运输企业的特殊性,各系统部门之间的业务指标都是独立的,不能实现数据的共享。财务人员缺乏必要的业务知识,而业务人员也缺乏必要的财务理念,业务与财务没有实现真正的融合。由于缺乏必要的宣传与引导,除财务部门外,企业职工基本都认为预算管理是财务的事,缺乏积极主动参与意识,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也存在沟通困难问题。
3.6预算考核没有与绩效考核
有效连接全面预算管理要真正普遍运用于铁路运输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实行有效的绩效管理是关键。近年来,集团公司虽然把各运输站段客运收入指标完成情况、货运收入完成情况、成本预算完成情况、财务利润预算目标完成情况与企业工资绩效总额挂钩,但对于个人而言,预算考核没有与绩效考核有效连接,业绩考核指标的幅度大于预算指标考核幅度,年度末对于超预算或者拖欠预算进度的情况只是象征性的考核一下,处于表面状态。
4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的改善对策
4.1提高职工参与意识,提升预算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铁路运输企业全体干部职工均应树立预算管理理念,企业可以通过周交班会、党政联席会、经济活动分析会,单位办公网,财务业务培训班等各种形式加大预算管理的宣传力度,使全体职工都有“预算管理,人人有责”的理念。同时,对于预算精细化管理,也需要预算参与者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与时俱进。
4.2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加快信息系统化建设
铁路运输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预算编制工作流程及管理制度,明确预算编制的依据及方法,针对企业自身经济业务的特点和市场状况灵活选择预算编制方法,不能墨守成规。例如,企业内外部环境比较稳定、变化不大时,可以选择定期预算法;如果运营环境变化比较大,管理者希望从更长远视角来进行决策,可以选择滚动预算法等,预算编制的各种方法不是单一固定的,可以多种结合使用。当今是一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升,大数据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铁路运输企业中。2021年,铁路运输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出了“两算融合”预算管理模块,通过将预算管理与财务核算的有机结合,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实行精准、精细化管理,但是“两算融合”预算管理模块还是没有打破企业部门之间信息的壁垒,专业化的数据还是没有实现实时共享。铁路运输企业应该加快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把市场数据、各项业务指标工作量数据、财务数据等全部纳入企业预算管理模块,运用先进的数字化理念提升企业管理的效率。
4.3建立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的预算管理目标
铁路运输企业预算目标的设定应具有导向性原则,要与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与经营目标相一致,避免单一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短期行为,同时预算目标的设定也因考虑铁路运输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公益责任。
4.4提高预算执行力度
预算执行是把预算目标变成行动的一种方式,铁路运输企业设定预算目标、预算编制完成后,要想顺利完成经营目标,预算执行是关键。铁路运输企业在找到适合自身的预算编制方法后,要加强预算执行力度,建立预算执行监督分析制度,加强过程控制,使企业一切经营活动不脱离预算,确保预算的刚性约束。
4.5加强业财融合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全部门参与的过程,不能认为仅是财务一个部门的工作,与业务部门没有关系。预算管理的一系列活动中业务管理部门都要参与,只有这样,通过各部门反复的沟通、协调,才能够帮助全面预算管理顺利实施。及时的沟通与协调还能发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预算的调整。业财融合能促进铁路运输企业部门之间目标明确,相互理解,从而行动一致。
4.6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机制
全面预算考核是铁路企业预算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具有承上启下作用,而绩效考核是职工晋升、培训工作的依据,把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有机结合,既能保证全面预算管理顺利实施,也能促进企业绩效管理的改革。铁路运输企业应建立与全面预算管理相适应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应将预算执行结果与部门、职工的工资奖金和经营业绩相挂钩,横向考核到部门,纵向考核到职工个人。对于违反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铁路运输企业应根据情节轻重及影响程度追究责任。
5总结
伴随着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实现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已是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的一个先进管理工具,在铁路运输企业推行是顺应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当前铁路运输企业的生产现状,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树立职工预算管理意识,把铁路运输企业的预算管理与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战略、国家战略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交通强国,铁路先行”。
参考文献
[1]边鸽.基于公司制改革形势下加强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9(16):75-77.
[2]崔永梅,崔宁,姚文,赵健梅,闫力斌,何钊.基于业财融合的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研究[J].铁道经济研究,2020(2):11-15.
[3]王化成,陈好琨,陈占燎.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研究――以铁路运输企业G集团为例[J].会计之友,2020(11):10-18.
[4]胡桂红.浅谈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纳税,2019(18):194-198.
[5]刘静.全面预算管理在铁路运输企业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市场,2021(21):121-122.
[6]宋艳.铁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富管理,2021(8):47-48.
邓烨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常州站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