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控制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目前我国市场环境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想要持续稳定的发展,成本控制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全面预算作为企业常用的会计管理工具,不仅能够提升企业对经济活动的管理质量,还能有效地控制企业的经营成本。本文则从全面预算管理及成本控制的概念出发,阐述二者之间的关系,总结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成本控制的作用,提出能够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为企业能够科学有效地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持续稳定的发展提供参考。企业在经营发展时想要达到既定的目标,实现利益最大化,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则是能够对成本进行有效地控制。有效的成本控制可以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全面预算则是控制企业成本的有效手段,主要作用机制是要求企业全员参与、全过程的控制。同时,全面预算管理不仅可以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还能使企业的资源利用更加合理,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益。企业只有正确的认识得到全面预算管理对成本控制的意义,才能够企业能够更加稳定长久的发展。
一、全面预算管理及成本控制
(一)概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主要指企业在经营前,对各种经营活动进行预算,以此来保证经营活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还可以对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预测,提前做好应对风险的策略,减少损失实现利益最大化。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是:全额、全员、全过程。全额性: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时,涉及的金额是企业经营时包含的所有预算。全员:企业的全体员工共同协调完成的。全过程: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预算管理都要参与进来。成本控制主要是控制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够影响成本的因素,用一系列的措施控制企业的经营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成本控制的主要特点有:全面性、连续性、系统性。
(二)关系一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二是企业的成本控制离不开全面预算管理。三是企业全面预算和成本控制都属于管理会计,其中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对企业的经营进行预测、计划,成本控制的核心是执行企业经营的过程及结果。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时需要结合其自身的条件及市场背景,将成本控制手段与发展目标进行结合,保证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同时不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只有依靠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的成本进行系统的控制,才能有效地提高经济利益。
二、全面预算对企业成本控制的作用
(一)明确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企业在对成本进行控制时往往没有明确的控制目标,在执行的过程中不能对成本控制活动进行有效的规划。例如:部分企业为了控制其原材料成本,在进行采购时对于质量的把控不严格,导致企业用劣质的材料生产。劣质材料不仅不能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还严重影响了企业产品的质量,产品滞销的同时还给企业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企业人员没有明确控制成本的目标,仅仅从单一的方面进行成本控制显然是不合理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则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使得成本控制的目标清晰明确,是企业有效实施成本控制的重要途径。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时,主要针对企业不同部门的目标进行综合管理,从而帮助企业制定成本战略目标。
(二)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全面预算管理能够对企业未来的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预测,对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前制定好解决方案。例如: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时能够及时发现其生产成本出现过低、过高等不正常现象,并及时对异常现象进行纠正,减少企业的损失。在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的同时保障了企业的经济利益。全面预算并不能规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所有风险,同时还要去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的风险管理相结合,识别其风险的类型,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措施,提高规避风险的效率。以此来保证企业发展过程的顺利、提升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三)提升企业业绩考核的科学性全面预算管理为企业的业绩考核提供重要依据。全面预算能够明确企业各项成本费用支出的标准,业绩考核公平性使得考评结果更具说服力。只有实现业绩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公平性、合理性才能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有效地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是实现企业成本控制的途径之一。
(四)提高企业各项资源的利用率合理的资源配置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能够对企业的内部信息数据进行清晰准确的反应,其中包括:财务、人力资源、原材料等,企业的专业管理人员则可以利用清晰透明的数据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制定合理的预算管理计划能够使得资源配置方式更加明确,从而保证了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提高其利用率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提高其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
(五)有助于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企业由不同的部门组成,每个部门的工作都影响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因此,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部门工作之间的协调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部分企业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因对部门自身利益过分的追求而导致不同部门之间存在较多的矛盾,从而致使企业各个部门之间不能有效的沟通交流,工作配合度不高从而影响企业的整体利益。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时能够使每个部门明确其部门目标和企业整体发展目标,当部门之间存在利益冲突时以企业整体发展为主要目标,实施有效的解决方案。在减少各部门之间矛盾的同时提高了其工作的协同性,对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有着重要作用,从而提高企业的成本控制效率。
三、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提高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企业应该加强管理层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通过给予全面预算管理人员一定权责自由,改变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人员的态度,发挥其在企业预算管理过程中的最大化作用,为全面预算管理人员进行预算管理体系改革提供保障,从思想上扭转对企业预算管理的固有印象。发挥企业内部的宣传优势,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人员做好宣传工作,通过不断加深全面预算管理人员的内部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人员对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调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管理体系的改革做好基础工作。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保障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人员工作顺利落实。通过定期的培训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人员业务水平,深化改革力度,通过挖掘企业内部现有的人才优势以及不断引进人才为企业发展添加活力,并且适当提高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人员的薪酬制度,通过奖惩落实以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帮助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人员建立起良好的保障制度。
(二)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体系构建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顺利实施预算管理的基础,是企业能够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的重要措施。所以,企业的需要设置科学的、全面的、有效的预算管理体系,在执行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进行,使预算管理在企业成本控制中起到有用的效果。除此之外,企业内部还需设置专门的预算组织体系和二级预算组织体系,充分发挥财务部门与预算管理部门的协同作用,保证企业预算管理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最后,企业还应该构建有效的反馈机制,对预算管理工作进行实时监管,降低人的主观因素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影响,保证预算管理工作能够高效顺利地开展,充分发挥对企业成本控制的作用。
(三)提高预算编制结果的科学性准确、合理的预算编制是能够使预算管理工作更有序地进行,充分发挥其作用。若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时不具备科学性,在展开预算管理工作时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最终无法实现企业成本控制的目标。因此,科学的、合理地进行预算编制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重要途径。企业需要安排专业的预算人员进行预算编制,提高企业预算管理的水平,保证预算管理结果的准确性及有效性为保障预算编制更具全面性、合理性、准确性,需要结合两种方式进行编制,即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的方式。只有预算编制的结果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才能达到企业成本控制的目标。
(四)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度充分重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及时有效的执行,才能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企业成本控制中发挥作用。基于此,企业的全体员工都应该参与到全面预算管理监督中来,当在执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积极的向企业管理者反映,使企业的管理人员、决策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减少企业的损失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若是遇到较大的问题需要对预算进行重新编制的情况时,因根据企业的实际条件和市场环境作出合理的改变,保证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有效地开展,实现企业成本控制的目标。
(五)完善全面预算管理考核机制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考核机制,保证业绩考核指标的公平、公开性。员工是企业运营的基础,企业只有将全面预算管理和业绩考核指标相融合,才能使员工的工作效率更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人工成本,促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企业还需将各个节点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和全面预算管理目标进行实时对比,对于在不同时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降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风险,提高企业成本控制的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加强企业预算管理体系的提升,才能够保障企业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人员保证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工作,提高工作庄重性以此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优化提供基础,最终促进企业的稳定运营以及发展。
作者:姚凤 单位:广州康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