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时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需要进行深化改革来适应市场经济,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效率,创造社会效益。本文简要介绍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并阐述了新形势下管理创新的一些措施,希望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核心竞争力。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事业单位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是在新经济时代的条件下也要改变原有的状态来寻求更多的发展空间。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模式僵化,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因此事业单位要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1.新经济时代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新经济时代下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事业单位要想实现高效的人才配置,有效整合单位人力资源,就必须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有助于进一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升工作人员在单位的价值,有助于充分发挥单位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从而创造出更好的工作业绩。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可以有效提高单位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事业单位的高质量发展。
2.目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效率低下
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没有及时更新,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不能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实际工作中,很多事业单位的人事决策需要整个系统内的所有领导同意才能实现,人事管理程序繁琐,不能满足单位快速发展的需求。而且事业单位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常常会受到领导的影响,只能听从上级的命令执行任务,使得领导与工作人员不能实现有效的沟通,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十分低下。
2.2岗位编制不合理
事业单位是根据实际工作内容来安排工作人员并编制相应的工作岗位。由于时代的发展,一些工作没有存在的价值,而另一些工作却增加了很多内容,但是事业单位却没有及时地进行岗位编制的调整。这使得有些事业单位的岗位人员工作量小,而有些岗位出现空缺状态,增加了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分工上出现不均匀现象,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3单位绩效考核机制不完善
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当中的关键环节。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机制没有明确的目标,考核方式较为单一,一些单位在考核的过程中存在走过场的现象,考核流于形式、内容敷衍,不能公正地对工作人员进行全面评价;考核结果应用不充分,同时没有相对应的奖惩机制。
2.4激励机制存在不足
目前一些事业单位缺乏行之有效的激励对策,没有形成并实施与工作人员绩效相对应的激励制度,在工作人员奖励机制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工作人员的薪酬等级并没有存在差异,没有根据单位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出现工作人员薪酬出现一刀切的现象。激励机制方面对于不同部门和不同层次的人员没有形成差异性的考核评价体系,缺乏了实用性,从而降低了的工作人员积极性。
2.5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缺乏创新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模式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导致很多工作人员长时间重复单一事务性的工作,不能根据工作人员的优势来合理安排任务,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不但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使得事业单位的发展受到阻碍。事业单位仍然存在工作人员通过"关系"晋升职位的现象,在工作人员的选拔与晋升的过程中缺少公平性与公开性,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人才的选拔,不能有效提升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
3.加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措施
3.1改变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事业单位应该转变传统的管理思维模式,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事业单位重要性的认识。事业单位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制定“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不影响公司整体运营以及制度的前提下,给予工作人员更大的自主性,激发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并且帮助这些工作人员进行不断地自我提升,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事业单位还应当充分尊重工作人员,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提高工作人员对于单位的归属感,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3.2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当前事业单位存在着绩效考核管理机制不规范、事业单位激励机制不完善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因此事业单位应该完善绩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范单位工作人员管理。对于工作人员按照其工作任务分类考核,采取竞争上岗制度,优化事业单位的内部组合管理,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还要逐渐完善工作人员的考核制度以及激励机制等,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工作人员考核标准,提高考核制度的透明度,激发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
3.3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
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采取正确的激励措施确保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充分激发干部职工队伍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首先事业单位必须对工作任务信息进行分析,通过科学的手段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然后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激励机制必须体现一定的公平性和科学性,与工作人员的考核机制有效结合起来,并形成长期有效的制度来实施,以便不断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潜力,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在制定工作人员薪酬的时候,事业单位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增加职工的福利待遇,健全工作人员的补助体系。只有保证工作人员利益的公平公正,工作人员做出贡献后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那么工作人员一定会增加对于单位的归属感,为单位做出更大的贡献。
3.4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应该合理的分配和设定事业单位的相关岗位、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人数和工作内容,明确岗位职责,根据事业单位不同岗位级别分配相应的岗位工作内容。在进行人力资源考核时应该做到严谨认真,应制定科学详细的考核标准,提高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并由工作人员选举出来的值得信任的工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组成考核小组,对工作人员的日常表现进行公平公正的考核,提高工作人员的生产积极性。还应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尝试一岗多级制度,明确所在岗位的晋升条件,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对外公开招聘有能力的年轻人,放宽学历条件和职称资格条件,提高事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3.5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事业单位应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业务上的培训,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综合能力。事业单位在招聘、招考工作人员的过程中,需要增加对新进工作人员的考察,筛选出符合单位价值理念的人才,并且在新工作人员入职之后,其进行岗前培训,让每位工作人员都详细了解各项管理制度,加深对单位文化的理解,为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提供保障。事业单位还应转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工作人员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对于单位的老工作人员来说,事业单位应该定期组织与其他优秀事业单位的交流学习,积极吸取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可以有效的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效率。
3.6健全工作人员信息化资料
事业单位应该加强人力资源信息化程度的管理。人才是事业单位最大的财富,事业单位要优化人才管理,制定出科学的人才培训计划。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事业单位也要做好工作人员信息工作,利用互联网对工作人员的资料信息加强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渗入信息化因素,建立高质量事业单位网络管理体系及人员技能数据库,这样才能对工作人员信息进行更好地掌握,对岗位和工作内容进行合理安排,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
4.结论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作为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质量与事业单位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事业单位应当抓住新经济时代的基本特点,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思路,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事业单位应该引入创新管理机制,合理进行相应的岗位规划,积极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高效管理,推动我国事业单位不断的稳步发展。
作者:李金水 单位:莆田市涵江区纪委干部廉政档案室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