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民营企业论文 > 新经济下金融科技对高校人才培养影响

新经济下金融科技对高校人才培养影响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9-15 10:26:00人气:573

摘要:新经济时代,金融行业已经普遍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科学技术,科技对于金融的影响不断加深,金融科技也逐渐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下,对人才市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人才培养方式,以此应对金融科技带来的影响。本文通过阐述和分析新经济时代金融科技对人才市场产生的影响,以及为高校人才培养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并针对高校应对金融科技影响的人才培养策略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新经济时代;金融科技;高校;人才培养

引言

在新经济时代,由技术产生的金融创新称之为金融科技。金融科技可以创造新的产品、新的业务、新的模式,不仅包括前端产业,同时还包括后端技术。在金融科技的带动下,将形成一种全新的金融业,而在此影响之下也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使高校人才培养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比较积极探索出一条有效的路径来培养更多符合新经济时代金融科技所需的复合型、专业型人才。

1新经济时代金融科技对人才市场产生的影响

在新经济时代,金融科技迅猛发展,对人才市场产生的巨大的影响,使人才需求和人才供给逐渐呈现出失衡现状,同时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1市场急需复合型金融人才金融行业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金融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较高,尤其是在金融科技的影响下,金融机构更具急需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从目前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来看,金融人才虽然很多,但是大部分人才都是在技术方面表现优异或者是在业务方面表现突出,而又懂技术又懂业务的人才却不多。金融科技对人才提出的要求是必须要精通金融资本运作流程、模式、业务等,同时还要具有创新能力和战略发展眼光,能够利用数学思维以及计算机技术开展工作。例如可以熟练应用Python、Eviews等软件。

1.2需要大量高质量的国际化人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金融科技加快了国际化发展步伐,同时也急需大量的国际化人才。金融机构之所以急需大量国际化人才主要是因为开展的国家化业务较多,而只有具备了既精通国内金融市场运作模式,又熟悉国外金融市场发展规律的人才,才能使金融机构的业务得到更精细化、本土化的发展,更好地与当地市场融合到一起,不会产生排斥和冲突状况。当前我国实施的改革开放,是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同时也积极欢迎国外企业“走进来”,这样才能增强国国际化交流。因此,金融市场对于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量正在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国外市场从业经验丰富的人才需求量非常大[1]。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各种国外的金融产品乡级涌入国内,使得国内金融产品遇到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如果国内的金融产品不能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将会失去竞争力。

1.3市场急需销售型金融人才

之前银行不具备强烈的营销意识,也不重视营销方式和营销策略,但是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给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销售岗位和营销岗位迅速崛起,这些岗位需要具有金融行业经验和技术能力的人才才能胜任。如果求职人员具有金融行业从业经验,且懂一定的技术,就会被金融企业优先录用,因为他们对金融行业的技术和业务都比较了解,可以很快进入工作状态。但是由于市场是不断变化的,科学技术也在持续进步,求职者必须要不断学习并掌握很多的市场信息,了解更多产品需要和产品服务,这样才能具有针对性的去推送自己的产品,扩大产品受众人群。以前金融科技在发展的过程中,采用的最主要的拓宽方式就是线下宣传,主要通过墙体广告、灯箱广告、车体广告等方式来对产品进行宣传。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开始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通过在电视中和娱乐节目中穿插广告的方式来进行宣传,从此创新了金融行业的营销模式。随着金融监督力度不断加强,线下宣传整顿力度加深,管理强大加大,金融企业开始缩小对墙体广告、灯箱广告等线下广告的投放力度,以此满足监管要求,避免出现政策风险。与此同时,冠名赞助以及创意穿插广告的形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吸引了人们的注意,更多的金融企业开始对这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同时信息流广告也在媒体网络的迅速发展之下,受到了广大金融企业的青睐。

1.4低端员工将逐渐被淘汰

金融与科技的有效融合不仅会带来很多发展机遇,同时也会带来较大的挑战,如低端人才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自我提升将会逐渐被淘汰。最显著的表现就是目前各大银行都开始应用自助业务服务器来办理一些业务,这样就逐渐减少了大堂工作人员的数量。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四大行已经在2016年的时候就减少了10%以上柜员人员数量。其他中小银行的减员率更高,类似广大银行、浙商银行、招生银行、广发银行等银行的离柜业务率都不断提升,尤其是民生银行的离柜业务率最高。主要向客户推荐保险业务的保险业务员也面临着被淘汰的压力,银行更加青睐于用能够通过大数据对用户的需求进行精准分析,并能与用户随时进行沟通的机器人来推销保险。

2新经济时代金融科技为高校人才培养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2.1金融科技为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带来了挑战

在新经济时代,金融科技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相继出现的大数据分析技术、数字货币、区块链等等都给高校人才培养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同时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新要求。但是从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状况来看,金融行业依然是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这种单一化的学科教育模式很难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进行优化,无法有效培养出可以满足金融科技和金融行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金融专业与交叉学科之间应该如何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如何将金融技术和金融素养以及行业科技素养融合到一起,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

2.2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都有待改进和优化

目前高校基于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结构具有稳定性,但是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却较为单一、落后,基本上课程都是依据教材进行讲授,学生们学习到的知识都为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要求具有很大的差距,使得学生无法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2]。而且人才培养方式主要是以课堂教学方式为主,同时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以教师讲为主,学生主要负责听和记,并没有互动讨论环节,学生长期处于这种被动的学习环境中,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同时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难提升。随着金融科技为金融行业创造的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与企业实践相脱节。目前,高校制定的教学课程体系较为重视金融学理论知识以及在理论基础上建立的应用体系,而不加重视金融科技推动的交叉学科的融合度和反映度。

2.3金融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

在新经济时代,由于金融科技发展迅速,使得人才培养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再次背景下,金融学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影响人才质量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是师资结构存在问题。由于收传统课程体系的影响,在进行师资配备方面,能够适应交叉型学科建设的专业教师较少;另一方面师资培训力度不足。大部分高校都会对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让他们对新教育理念和新的技术进行学习和了解,但是在适应金融行业最新要求和金融科技发展最新需求方面的培训工作却没有及时跟上进度,高校积极参与行业和企业培训的教师较少,而且高校也没有对这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除此之外,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较弱。这主要是因为在对企业提供培训服务的时候主要是专业教师来提供服务的,但是他们在智库建设方面的政策研究、决策咨询等方面的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3新经济时代高校应对金融科技影响的人才培养策略

3.1高校要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在新经济时代,金融科技与金融学融合之后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区块链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方面的研发以及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所以,目前人才市场不仅需要大量具有底层核心技术的金融科技研发人才,同时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还需要大量能够对金融科技技术具有良好理解能力和应用技能,以及具有管理和业务操作能力的基层金融从业人员。高校要想满足这方面的人才需求,在人才培养方面就需要先确定人才目标定位,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以及金融科技的最新应用动态,特别是要加强对实际业务操作方面的实践教学力度,培养学生掌握先进的金融科技知识以及相应的应用技能。

3.2高校应优化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结构

第一,要对高校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进和优化,将金融科技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目前,从高校教学改革进展情况来看,金融科技教学还不够成熟,需要在设置课程教学方面,将金融科技理论引入到课程教学中,开设互联网金融导论和金融科技教育课程,在金融专业课程中开设智能投资、量化投资和大数据分析等课程,通过专修课程加选修课程的方式,让学生自由选择,同时还要增加金融科技软件方面的教学,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3]。除此之外,要加大教学资源的积累,主要路径有:一是,通过各个网络和数据库对与金融科技教学相关的文献进行搜集和整理。二是,对国内外有金融科技教学方面优秀经验的学校进行走访,借鉴有效经过。三是,积极参加有关金融科技研究的高端学术会议,掌握当前国内外最新的金融科技发展动态。第二,为了使人才可以更好适应市场需要,要加大校企合作力度,通过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方式来加强人才培养。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给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较少,学生们掌握的理论知识无法得以良好应用,以至于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通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岗位需求,熟悉企业环境,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因此,高校应该与金融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采用协同互动的方式培养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第三,培养国际化金融科技人才。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金融科技走向国际化是必然的发展结果,因此,金融科技人才也必须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各个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国际交流,积极引入有效的教学经验,通过开放式办学的方式,拓宽国际化知识视野,高校还要为金融专业的学生创造更多可以进行国际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国际化交流平台[4]。具体方法如下:一是通过中外联合办学的方式增加国际化交流;二是通过对国外学生留学生和国内学生进行共同教学的模式来培养国际化人才;三是构建具有中西方文化背景的教师团队。第四,为金融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人才具备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在新经济时代,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新时代的学生渴望有自主学习的权利,渴望在课堂中占有主体地位,希望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不希望被动接受教育。为此,高校要除了采取学分制评价标准,还要看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加强重视,让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以后,可以有效应用到实践活动中。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就目前实际状况来说,高校内部分教师还没有认识到金融科技的重要作用,对于与金融科技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也没有及时进行更新。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不断的培训、进修等方式来提升自身的金融科技素养,并在积极到金融企业进行学习交流,在实践过程中加强与业内专业人士的紧密交流。此外,高校要积极吸纳和引入业界的专家到学校任职,为当前高校金融专业的师资团队增加力量。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经济时代金融科技进入了迅猛发展的阶段,为金融行业创造了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同时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基于此种背景下,高校必要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确定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并通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式来培养更高掌握金融科技的复合型、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晖.金融科技发展与人才集约化管理问题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4):85-86.

[2]段洪媛,周围.当前金融人才的需求转变及培养[J].人力资源,2021(12):4-5.

[3]王小燕,阮坚,蔡敏容,范忠宝.金融科技人才能力结构与培养策略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21,23(01):34-39.

[4]赵华伟.金融科技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40):77-78.

赵迪 肖朝英 曹一梅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