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战略特点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摘要: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应运而生,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尘埃落定,将对东亚经济结构,乃至世界经济秩序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针对RCEP战略特点和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进行了探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RCEP建立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分析了RCEP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第三部分结合我国对外贸易区域合作战略考量分析中国加入RCEP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RCEP;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Compre-hensiveEconomicPartnership,以下简称RCEP),经过八年的艰苦谈判,于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订。协议签订之后,各成员国间的内部关税将降到历史最低水平,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浪潮的跨国生产和国际贸易,会进一步增强RCEP成员国与协定外国家的贸易比较优势。
1RCEP建立的背景和战略特点
RCEP共有15个成员国,包括东盟(ASEAN)十国,加之东亚三巨头韩日中,以及“二人行”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它的总人口约达22.7亿,生产总值约达26万亿美元,出口贸易总额约达5.2万亿美元,均占全球总量约30%。RCEP自贸区的组建,意味着全球约百分之三十的经济体量将形成一体化大市场。RCEP缘何创建?我们先来了解下RCEP的组建历程。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以及美国奥巴马执政时期谋划主导的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对亚太地区经济的制衡与冲击,东盟十国渐渐认识到通过扩大区域经济合作降低经济危机风险、提高东盟经济关系凝聚力的重要性,由此中国与东盟十国的区域经济合作迎来了新的契机。中韩关系亦进入暖春,我国也连续多年荣登韩国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最大贸易顺差国宝座。随之而来的是2012年中韩自贸区洽谈的正式启动,以及三年之后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框架的搭建。RCEP是由东盟国家第一次提出,它主张成员国之间相互开放市场、实现东亚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围绕市场准入、国际货物贸易关税减让、经济技术合作、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其成员国除东盟十国外,还包括六个已与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的国家,也就是日、韩、新、澳、中、印。其创建目的是清除各成员国间内部贸易壁垒、创建宽松稳定有序的国际投资环境。RCEP设想的路线是:以东盟为中心,在东亚地区逐步组建涵盖东亚各主要经济体的自贸区,继而吸引环太平洋更多成员加入,最终组建亚太自由贸易区。整体来看,RCEP波及的人口量约占全世界总人数的50%,生产总值约占全球贸易总额的30%。2011年11月,东盟在印尼第东盟峰会上,首次提出通过建立RCEP概念与受邀的中日韩形成10+3的贸易合作。从2012年11月RCEP联合声明的正式启动至2020年11月越南第四次领导人会议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历经八年“爱情长跑”的亚洲最大自由贸易协定终于尘埃落定。从RCEP战略特点维度来看,首先,它基于“10+1”自贸协定,但其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体系以及金融开放水平又高于“10+1”自贸协定,对东亚区域内经贸规则具有整合作用。其次,它的贸易创造效应优势更为明显,贸易创造效应指的是:贸易会促使各经济体分工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整个贸易量也会因此增长。RCEP是全球第四次产业链转移的主要承接地,其国际直接投资净流入在全球份额中占比达38.3%,在2017年超过北美自贸区成为全球第二大净流入区。再次,RCEP是一个以各成员国政治互信为基石、以产业合作为重点、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伙伴关系自贸协定。各成员国之间自贸协定的达成离不开彼此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合作关系。政治关系的恶化必将成为相互间开放市场道路上的绊脚石,例如藏边问题、南海主权之争,中日钓鱼岛问题,若非政治关系缓和而是进一步恶化,RCEP将无法达成。加强产业合作有助于推动各国开放市场条件下合作共赢,缩小成员国内部经济差距,大力提升RCEP内产业链价值。
2RCEP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1)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标志性里程碑。RCEP的签署有助于推动中日韩经济协同发展,为中日韩自贸协定夯实了基础,同时也为亚太自贸区(FTAAP)的实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梯队中的地位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历史上饱经压迫、抱团取暖的东南亚国家,劳动成本相对较低,自然资源优势也很明显,地下资源例如煤、铁、油、气、锡、钾盐等,地上资源例如棕榈油、橡胶、木薯、木材等,各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营造健康稳定经济环境,吸引企业投资,促进区域资本、原材料、资源、人才等要素流动,推动经济发展。印尼无论是在领土面积、人口,还是经济总量方面,均居东盟翘楚,其矿产资源丰富,铜矿储量高达近3000万吨,居世界第8位,主要分布于东部及南部地区;镍的储量约390万吨,排名全球第6位,主要分布在其东面的马鲁古群岛以及苏拉威西岛。另外,位于环太平洋区域火山带上的菲律宾,其铜、镍、黄金、铬铁矿资源也非常丰富,重点是其很多自然资源仍等待人类发掘利用,具有很大的合作发展空间。(2)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对于RCEP的签署,国务院总理指出,这不仅是东亚区域合作极具标志性意义的成果,更是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的胜利。2020年疫情肆虐,黑天鹅频发,股市连续熔断,资本主义金融空转,此时饱受疫情重创的世界经济太需要一针强心剂了,RCEP的阶段性胜利给地球村村民,尤其东亚社区村民带来了希望。在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区域经济呈现集团化特征,同时它也是经济全球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据有关数据,以2030年为测算年份,RCEP有望该年带动成员国出口净增加5190亿美元,该年成员国国民收入净增加1860亿美元。
3中国对RCEP的战略考量和实践意义
(1)抓住时代机遇,“一带一路”,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扩大对外开放。RCEP的签署,是我国深化并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多维度减少贸易摩擦,消除贸易壁垒。在货物贸易方面,RCEP的优惠关税涵盖了我国与其他成员国每年超过1.4万亿美元的进出口贸易。在服务贸易方面,我国对120多个服务部门作出了开放承诺,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增加了22个部门,包括研发、专业设计、养老服务等。RCEP谈判的基本完成,将改变我国以往以双边FTA为主的自贸协定网络,推动形成内有地区发展战略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有双边FTA和区域自贸协定的全面开放新格局。(2)完善新型开放式经济体制,助力国内外双循环。这里所说的双循环,是指从夯实产业链基础角度,一方面要持续开发国内市场,另一方面要同时开拓国际市场,双重保障,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进一步增强中国经济抗风险能力。内循环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外循环即积极融入全球范围内产业链重构。RCEP则为辅助搭建“双循环”新发展框架至关重要的区域合作平台,有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速信息、资本、劳动和技术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经济健康高效有序可持续发展。(3)缓解中美贸易冲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为中国周边地缘利益加码。菲律宾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曾表示,贸易冲突“正在制造不确定性,这将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伤害,还可能阻碍目前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从5G技能角度来看,中、美、韩等国均在利用5G弯道超车,美国正是由于看到中国在5G赛道捷足先登,随即利用经济手段、外交手段,管制芯片出口,制裁我方华为、中兴等企业,给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设置路障,以寻求其在通讯设备制作范畴更大的发言权。RCEP的签署,从中美关系角度,将增加中国周边地缘利益和中美谈判桌上的筹码,并缓解部分中美贸易冲突负面影响。东南亚和东亚地区将为我国提供更多的投资和交易空间,美国的经济制裁和全方位打压将会愈加显得苍白无力。当然,RCEP背景下,中国也面临诸多挑战。第一,随着中国大规模降低进口关税,例如中国进口自日本的86%的商品将免税,国内制造业如汽车零部件等将受到巨大冲击。第二,东盟十国劳动力成本偏低,约为中国的30%-40%,劳动要素的爆发式流入和资本要素的持续流出,可能使得我们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锐减。另外,国际金融、国际司法、知识产权等领域抗击打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第三,日本为遏制中国影响力,必将联合美国重启TPP,通过美国主导的亚太经济联盟形成一个针对中国的包围网。当TPP正式生效运转之后,我们在美日澳新等国经济围剿下,会失去部分中高端出口市场。然而,中华民族,代代自强不息,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未来的步伐只会更加铿锵有力。古语有云,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一带一路”,合作共赢,创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王卓伦,于佳欣,郑明达.为区域和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解读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J].经济管理文摘,2020,(11).
[2]全毅.TPP和RCEP博弈背景下的亚太自贸区前景[J].和平与发展,2014,(10).
[3]国常会上再次专题部署这项工作[OL].中国政府网.2020-12-3.
[4]钟山.开创全球开放合作新局面[N].人民日报,2020-11-24.
[5]姜跃春.强心剂、稳定器、新动力:RCEP的三大积极意义[N].澎湃新闻,2020-11-24.
作者:刘珊 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