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究
近年来,乡村农业旅游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大有赶超传统旅游业的态势。一方面原因是传统旅游业产品同质化严重,吸引力下降;与此同时,乡村农业旅游建设愈发完善,景观设计和趣味性都优于传统旅游产品,且更加低碳、环保、绿色。现阶段,全国各地都依据自身农业景观特色推出了自己的农业旅游产品。秉持绿色、生态、趣味、科普、舒适的建设理念,乡村农业旅游的景观设计和人居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农业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优势也日益凸显。但是,想要获得持久生命力,乡村农业旅游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自身结构,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持续打造具有强大吸引力的生态农业旅游品牌,使生态农业、农业旅游都能够长久经营下去。在乡村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领域,《双创环境下京津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一书作了一次深入探索调研,该书以京津冀休闲农业旅游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在创新创业大环境下寻求可持续性发展前景作了系统性分析,详细阐释了休闲农业旅游的基本涵义和发展现状,并以女性创业话题为切入口,探讨数字化发展、品牌建设等措施对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该书对有志于农业旅游创业者来说具有一定实践参考价值,具体表现如下:
一、明晰市场定位,梳理农业旅游的产品特征与优势
与传统的自然景观旅游或人文古迹旅游相比,乡村农业旅游的趣味性显得更强,走的路径也不一样。休闲乡村农业旅游能够让游客深度参与到农村生活中来,抛却都市生活的压力,充分获得内心的宁静与从容。与传统旅游产品相比,乡村农业旅游能够提供的服务更加丰富,传统自然景观或人文旅游提供给游客的是静态的景观,游客只能在规定路线看到一成不变的景观,游客的参与感不强。而乡村农业旅游以生态农业景观、特色农业生产活动、乡村日常生活方式为主要产品,强调游客的全面参与和广泛互动。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富有地域特色的别致乡村农业景观,还被允许参与到农事劳动中来,更富有趣味性和体验性,且能够拓宽都市游客的乡村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科普价值。可以说,乡村农业旅游既提供了传统自然景观旅游能够提供的产品,还提供了更加富有特色的乡村农业活动,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本书作者认为,在双创环境下,乡村农业旅游要获得持久生命力,创业者必须明晰农业旅游市场定位,对农业旅游的产品特征和优势了然于胸,如此才能找到推动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动力。
二、提升资源整合能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农业旅游产品
乡村农业旅游的细分市场丰富多样,有主打“生态环保”的旅游产品,有主打“趣味农家”的休闲旅游产品,有主打“科技农业”的体验式旅游产品,还有强调“参与感、实践性”的具有科普价值的产品。各式各样的农业旅游产品要形成自己的产品竞争力,在旅游市场获得一定份额,团队必须拥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能够以主推产品的服务理念和价值属性为中心,将自然景观、农业生态景观、乡村生活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等自由进行高效整合,有序融合,设计出主题特色鲜明、景观视觉审美舒适、富有吸引力的农业旅游景观产品。各个地区乡村农业旅游的特点不一样,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政策扶持力度也不一致,创业者还要关注到区域农业旅游发展的市场环境,积极寻求政策扶持,协调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业旅游发展的平衡关系,让农业旅游成为助力生态农业发展的及时雨。
三、注重品牌建设,提高旅游产品的影响力与附加值
农业旅游说到底提供的是一种产品服务,其价值大小不仅由其服务质量所决定,也与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消费者的认可度有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品牌效应。乡村农业旅游要获得持久生命力,就必须重视自身品牌建设,将品牌建设放到企业经营发展的中心位置,提升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品牌力的提升来源,首先是优质的服务,这体现在优秀的农业旅游产品设计、周到贴心的服务和完善的设施建设等,在交通、住宿、生活、购物、休闲等方面做到优中选优,为游客提供舒适周到的服务。其次是宣传营销工作的推进,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竞争日趋激烈和市场饱和度较高的时期,这句话就不适用了。想要扩大旅游产品的影响力、知名度,就必须深入、全面、细致地做好营销推广工作,做好详细的营销推广计划,关于产品特色优势、消费优惠等,面对全国不同地区推出合适的消费套餐,吸引不同地区的旅游爱好者前来,持续提升旅游产品知名度,占领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这是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刘颖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