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学研究性教学模式探讨
引言: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产品和交易机制日益创新发展,市场需要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金融人才。高校作为人才输送的主要渠道如果保持着传统的接受性教学模式,将会导致了金融人才市场出现了供需结构性失衡。因此,我们提出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对金融投资类课程进行改革,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复合型专业技能的培养,并以证券投资学课程为例进行详细阐述,从而实现金融人才的培养和市场实际需求标准的有效对接。
一、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金融人才方面的独特优势
研究性教学模式是美国高等教育的主流教学模式,其起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克伯屈等人提出的“问题教学法”,倡导“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并于1989年,通过美国联邦政府制定的著名的“2061”计划,把研究作为教学方式直接引入教学。我国高校自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提出高校“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逐步引入研究性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本质在于,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独立运用其脑力劳动;追求“知识”发现、“方法”习得与“态度”形成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这一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素养和能力恰好是当前金融人才在处理快速发展、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问题时所必须的。
(一)研究性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金融人才的“问题意识”。
金融市场是一个复杂系统,不仅在于现有金融产品和金融体系复杂,还在于金融产品和金融体系处在不断地创新和变动中;因此金融从业人员所要面临的实际问题往往是复杂的、开放性的,且没有固定解决模式,需要金融从业人员创新性地加以解决。创新性地解决问题前提是具备“问题意识”,即能自主发现和产生新问题,并带动整个问题的探索和分析行为。金融工作经常需要从业人员具有发现问题的意识,对一些异常现象或者是新现象保持敏感性,同时所提问题的质量,也需有意识地培养。显然以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要形式的接受性教学模式,是缺乏这种“问题意识”训练的。而研究性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习得都是在“生疑”、“质疑”、“释疑”过程中进行,遵循了“问题意识”的训练途径,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以及对问题关键点的把握能力。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金融人才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教学模式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质是,学生知识的获得是在学生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知识点产生的背景、逻辑体系、适用条件等均有立体化的理解,再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更为复杂的实际问题时也更灵活,做到举一反三。同时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剖析问题、搜集信息、自主学习、归纳演绎等多种能力得到了锻炼,这些都构成了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系。金融问题的复杂多变,需要从业人员能对问题快速剖析,积极寻求可能的方案,并加以创新性地解决。长期的研究性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对金融知识的掌握更为深刻,同时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性解决金融问题的方法以及习惯得以正确培养,相比于传统接受性教学模式更适合具有创新能力的金融人才的培养。
(三)研究性教学模式突出了综合素质的培养。
研究性教学模式下教学环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理论课堂,更多地是以能提供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节加以开展,如研讨课、实践课、课题、项目、竞赛等。在这些环节中,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任务分解和实施能力、信息的收集和筛选能力、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优良的职业操守和人际关系都得到了培养。同时由于这些教学环节所涉及的问题往往是综合性的、开放性的,涉及的知识包括金融、数学、计算机、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因此学生对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交叉应用更为熟悉,便于今后在实际工作中综合运用跨学科的知识处理复杂的金融问题。显然研究性教学模式相比传统接受性教学模式更能突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
二、证券投资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方案设计
(一)“四类教学环节”重组课程知识点。
首先,按照投资者认知过程重组课程知识点。我们将学生视为刚接触证券投资领域的投资者,其认知证券市场和实施投资过程可以概括为四个步骤:了解证券市场,制定投资计划,实施投资过程,对业绩进行评估,以此循环。我们按照这一过程将证券投资学课程知识点分为四个模块:基础知识模块、收益风险量化模块、投资分析模块、业绩评估模块;沿着这条主线对各模块知识点进行精简、补充和梳理。通过对知识点的重组,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认知过程及投资过程紧密地联系起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为整体化。同时,根据不同知识点的特点及难易程度,创新性地采用理论课、讨论课、实践课以及微课四类教学环节与之匹配。在理论课中呈现重要的、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在讨论课中呈现开放性的知识点,在实践课中呈现操作性较强的知识点,在微课环节呈现补充性知识点。风险收益量化模块则主要采用两种教学环节,理论课侧重风险、收益等基本概念以及计算方法等知识点的讲解,讨论课则选择投资计划和资金管理等知识点进行开展。投资分析模块以四种环节相互配合,理论课注重介绍投资分析的要点、流派之间异同;实践课实施模拟交易演练,讨论课则是进行投资心得的交流,一些分析方法详细的讲解则借助于微课形式。业绩评估模块也设置了三种教学环节,理论课主要介绍组合投资的基本原理;实践课则是通过模拟交易实践不同组合投资方案;讨论课则是对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进行交流。
(二)教学组织环节中的四类导向性设计
1、理论教学问题性导向。传统的理论教学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在教学环节设计上都偏向于教师的直接传授,学生学习主动性没有得到较好的调动;而研究性教学重在改变这一弊端,强调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知识自我获得过程中。基于这一理念,证券投资学研究性教学改革的理论课堂也要突出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培养,为此我们以问题性导向来设计理论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形成了“创设问题情境―――合作探究―――总结、反思、评价―――作业延伸”四环节的理论课教学组织形式。首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体意识;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合作讨论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总结、反思、评价环节提升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作业延伸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加深。
2、讨论教学合作性导向。为了对课堂理论学习进行深化和补充,我们选择一些与知识点联系紧密,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问题作为讨论课的内容。由于全班一起进行合作探究可能既难以管理又无效率,因此需要对班级进行分组,由每个小组的同学先进行合作探究,然后在整个班级上进行组与组的交流。因此合作探究可以分为两部分:组内合作探究(讨论)和组际交流(讨论)。组合合作探究安排在课下小组内进行讨论,组际交流安排在讨论课堂进行。讨论课堂组际交流主要包括:小组汇报、小组互评、共同探究、教师质疑。小组汇报指各组选出一名代表将本小组的探究结果进行汇报。小组互评是组与组之间对各自探究的结果进行评论。共同探究是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加以归纳,选择有代表性的、共同性的问题组织小组之间进行探究交流。教师质疑是把班内学生没有想到的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组织全班学生进行大讨论、大探究。
3、实践教学项目化导向。实践环节包括课堂实践、素质拓展课、学科竞赛、校外实训、聘请校外导师进行讲座或担任比赛评委等。其中课堂实践包括两块,模拟交易和课程论文。模拟交易是根据课堂教学进度,利用证券模拟交易软件,让学生体验证券交易的流程、交易方法和交易要领。课程论文环节是老师布置一些题目,让学生课后查阅文献,自主构思,独立思考,期中形成一篇课程小论文。素质拓展课主要是进行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和期货从业资格考试的培训辅导,让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业界的要求。学科竞赛主要是组织学生参加每年的宁波市大宗商品模拟交易大赛和世华财讯模拟交易大赛;此外,指导教师选择课程论文中比较优秀的作品,做进一步指导参与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和浙江省统计调查大赛,对于理论水平较高的作品进一步指导后进行公开发表。校外实训环节主要是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在与我校有合作的金融企业进行短期的实践或培训。
4、微课教学环节的专题化导向。对于课程中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我们设置了微课内容作为第二课堂进行专题化补充。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专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根据微课的特点,结合证券投资学课程中的一些重点、难点、以及趣味性和实用性较强,有案例支撑的知识点录制了8个微课,分别是股票基础知识、股票定价原理、股票发行、债券基础知识、债券定价原理、证券投资基金、金融衍生产品、CAPM模型―――投资分析与Excel实现。每个微课的设计都囊括了本微课特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总结等。在教学方法中以案例引入―――初步探讨―――知识介绍―――案例的总结和引申等环节进行开展。
(三)教学评价中的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设计。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评价主体不限于教师,学生组长及本人均可参与。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是指评价内容不再局限于知识,而是转化为以知识和能力并重的多元化的考评体系。这里的“能力”主要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文字或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具体而言考评体系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过程性评价,一部分是自主学习评价。过程性评价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自主学习评价包括模拟交易和讨论课成绩。讨论课成绩包括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个人成绩由组长评定,小组成绩由老师和其他小组评定。期末考试可以采用试卷考核,也可以采用大作业的形式考核。综上所述,经过五年时间的研究性改革探索,浙江万里学院证券投资学课程形成了一套适合本科金融类课程推广的“四四二”研究性教学方案。该研究性教学方案符合当前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金融人才的要求。今后,我们会将进一步完善“四四二”研究性教学模式,以推动浙江万里学院金融类其它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中,为金融市场输送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金融人才。
作者:顾锋娟 徐爱民 单位:浙江万里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