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学课程启发式教学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7-29 21:00:00人气:600
摘要:作为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证券投资学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传统教学方法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引入启发式教学法是十分必要的。启发式教学中三种常见的教学模式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都有具体应用。关键词:启发式教学;证券投资学;课程
证券投资学是高校财务学、金融学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该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应用性,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中。由于高校学生缺乏相关的工作经历,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能满足社会的现实需求,因此,在利用传统教学方法讲授基础理论的同时,应该引入启发式教学模式。1启发式教学的内涵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类教学方法[1-2]。启发式教学法并不局限于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其实质为一种适用于众多学科的普适教学指导思想[3]。由于该种指导思想具有其他教育方法不可替代的优势,因而受到众多教育理论学家和教学实践工作者的推崇。首先,启发式教学提倡问题式教学,教师不但要根据课程进展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而且要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有助于锻炼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勇于探索的能力。其次,启发式教学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储备基础上拓展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探究事物发展的本质,这种教育理念否定了传统教育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独挡一面的能力[4]。最后,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育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事物本质的能力等综合素养,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综合型人才更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更能体现教育的本质特征。2启发式教学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必要性。从学习主体看,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务、会计或金融学基础知识,因此开设对象主要是大三或大四学生,针对这类学生,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启发式教学改变传统的“教授与接受”的单向模式,采取与学生交流的双向互动模式,运用恰当的激励机制,去关注和启发学生,让学生养成自我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将自身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创造力,也就是说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可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5]。从课程特点来看,证券投资学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高校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的工作经验,对课程中专业术语的理解难度较大,加之证券投资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不是很紧密,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强等问题。启发式教学就可以通过引入案例并设计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师生之间的互动中教师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证券投资的概念和原理,加深他们对于实践操作的理解,进而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无论基于学习主体还是课程特点的角度,启发式教学方式对于证券投资学课程都是非常必要的,这也是培养创新型投资人才的现实需要。可行性。由于启发式教学主要采用教思路、教方法、启思维的模式,因此启发式教学的实施对象应该是具有一定思考能力并对专业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的成年人。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学习主体是高年级的大学生,这类学生具备接受启发式教育的必备条件,他们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储备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启发式教学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而言,启发式教学可分以下几个步骤展开:首先,在课前,教师需精心备课,抓住难以理解并适于拓展的知识点,比如期权、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针对这些内容提出难易适度且具启发性的问题、编写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案例、设计情景模拟衍生品市场上产品交易等,为实施启发式教学做好充足准备;其次,在课堂上通过案例引出准备讲解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该知识点在实践中的运用,激起他们学习知识的欲望,接着可以抛出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通过逐步引导、层层解析的方式启迪学生的思维,不仅让学生了解了知识点的表面含义,还启发他们探索知识点背后蕴含的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最后,在课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纵向的深度和横向的广度两方面引导学生的学习,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促使其今后不断成长,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3启发式教学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包括问题导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情景模拟法、实验教学法和课程实习法等,在实践中被证券投资学教师运用最多的方法有三种:问题导向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课堂讨论法。
3.1问题导向教学法
问题导向教学法是教师针对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6]。对该种教学方法而言,课程知识内隐于问题中,问题的提出是教学过程的开始,问题的解决即是教学的终结,整个课堂教学围绕问题展开。例如在金融衍生品这一章讲过期货以后,需要讲解期权时,可以由浅入深设置如下几个问题:1)企业为了控制未来商品价格变动的风险,可以选择哪些金融衍生工具?2)期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对于期权的买方和卖方分别有怎样的风险特征?4)期权到期时的结算方式有哪些?5)怎样区分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6)期权与期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这些问题循序渐进、层层深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锻炼他们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掌握知识和提升能力的双重教学目标。问题导向教学法的关键是设置问题,问题的设置应该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适度性原则。问题应该难易适中,设置一些学生尚不能理解但通过分析和思考之后有可能得到解决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循序渐进的原则。问题的提出应根据人类认知的规律遵循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逐层深入地提出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理论。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感知所学理论知识与现实情境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讲到期货合约的风险对冲、投机和套利三大功能时,我们可以设置如下几个案例帮助学生辨析三者的区别:(1)A企业1年之后需要购买大豆作为生产食用油的原材料,其担心未来市场上大豆的价格会上涨,为了控制大豆价格上涨的风险,A企业在期货市场上与D签订了一份期货合约,该合约规定,A企业按照事先商定的价格从D处购买大豆,交货时间为1年之后。(2)B投资者预计1年后大豆价格会上涨,为了利用大豆未来真实价格与现在远期价格之间的差额获利,B在期货市场上与E签订了一份期货合约,该合约规定,B按照事先商定的价格从E处购买大豆,交货时间为1年之后。(3)期货市场上不同时期的大豆远期价格存在较大差异,6月份的大豆远期价格远低于12月份的大豆远期价格,C投资者为了利用大豆不同交割期之间的远期价格差距进行套利,在期货市场上同时签订购买6月份大豆的期货合约和卖出12月份大豆的期货合约。提出问题:这三个案例分别属于期货合约的哪一种功能?风险对冲、投机和套利三类投资者在期货合约签订前后的风险特征分别是什么?根据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原则,哪一类投资者获得的收益可能是最高的?通过案例的呈现,展示了三类投资者在期货市场上的不同交易行为,让学生对真实的期货市场有了更感性的认识,增添了学习枯燥理论知识的乐趣,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编写案例时,教师应对真实场景加以改编和调整,让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3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就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分小组共同讨论并最终形成小组报告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讨论法不仅能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加强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例如,在讲到债券和股票两种投资工具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设置如下几个主题供学生讨论:债券和股票的区别、债券和股票的发行和上市条件、投资者在债券和股票之间进行决策时可能考虑的因素。通过这几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对债券和股票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身边的每一位同学都有可能成为自己的老师,培养多想、多问、多学的好习惯。课堂讨论法应用时需注意讨论的议题应具有一定的弹性,议题的设置应尽可能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才会起到拓展学生思维的作用。4结语
在证券投资学课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提问、案例或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思维,锻炼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课时的限制,传统教学方法具有时间利用高效等优点,仍然是基础理论的基本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章节的难易程度,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此才能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
[1]刘江军.启发式教学在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5(7)中:373-374.
[2]孙晶,王丹.试析中国启发式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6-119.
[3]张智霞.启发式教学在高校“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52-53.
[4]杨爱华.启发式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潍坊学院学报,2003(3):116-118.
[5]万萍.浅谈启发式教育的内涵与教学优势[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23):248-249.
[6]高振峰.基于问题的启发式教学在《组织行为学》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12):53.
胡刘芬 杨棉之 安徽大学商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