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助力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
摘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随着信用体系建设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作用日益显著。为了使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发挥更大作用,需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完善系统功能,提高使用效益,促进管理水平提升。本文着重分析阐述大数据升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的重点任务和应用实践,期望为相关的从业人员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大数据;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大数据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极大的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作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对城市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均有重要的意义。将大数据信息技术应用于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建设中,可以有效的为公共信用信息监控和记录提供技术支持,在提升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为其增添了新的生机活力。因此积极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进一步发挥大数据信息技术的优势,必将为我国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开创更多的发展途径。
一、运用大数据助力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的意义
总的来说,将大数据信息技术应用于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升级建设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一)可以有效提升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数据收集是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一项复杂且长期的工作内容,需要工作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导致平台工作效率低,并且难以确保收集数据的准确性。而将大数据信息技术应用于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中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工作人员只需要将网页发送给用户,用户可以在移动端直接录入信息,既优化了工作方式,也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除此之外,大数据信息技术还可以将多种信息贯通和共享起来,政府和人民可以对数据信息进行监督,防止错误信息数据的出现;
(二)可以有效的节省人力物力传统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数据信息收集方式费时费力,增加了经济支出,而大数据信息技术应用后,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数据信息收集几乎都是自动化完成的,工作人员只需要做好基础的手动操作和记录即可,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物力,节约了资源,提升了工作效率;
(三)增强了互动性和服务性在大数据信息技术支持下,工作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客户的反馈意见,并及时给出解决措施。另外大数据信息技术可以将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其他信息平台串联起来,开发出多种服务项目,为公众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让政府工作更加的人性化,提升服务质量[1]。
二、运用大数据助力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的重点任务
(一)编制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公共信用信息目录直接关系到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数据信息收集的效率和质量。因此需要给予公共信用信息目录编制足够的重视,借助大数据信息技术,对多种数据信息进行准确的收集,然后和相关的部门和单位积极交流沟通、梳理汇总,形成最终的《公共信用信息目录》,确认无误后印发使用。
(二)做好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前期升级工作为了确保利用大数据技术升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顺利开展,在前期工作中要对平台建设进行可行性研究,模拟大数据工作模式,进而根据测试结果确定升级风险并制定风险管控方案。作为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储存着诸多的信息资源、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所以采用大数据升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时,务必注意数据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并以公开招标的形式引进第三方监督机构全程进行监控,确保大数据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不会出现信息资源的泄露,进而形成运行安全、功能完备及应用广泛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
(三)完善和优化官方网站随着科技的发展,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查询业务和信息公示方式越来越多样,操作越来越简单,用户只需要下载客户端APP就可以完成一系列的操作,极大的提升了客户体验,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和信任。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完善和优化官方网站,可以借助大数据信息技术对网站进行系统配置,优化栏目设置和网站功能,并对信用查询公示及相关信息显示做进一步的强化。可以和腾讯公司加强合作,在微信平台推出公众号服务,增强信用宣传的覆盖面,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提升客户的体验感。
三、运用大数据助力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的应用实践
(一)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监管系统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对信用信息进行开发利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价值所在,要明确认识到大数据的重要性。作为一种资源和预测工具,大数据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世界,掌握社会发展规律,从而寻求创业机会和投资机会。为了激活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可以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支撑,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新型的市场监管机制,实现企业信息信用查询和监督,甚至可以对企业法人和股东的个人信息进行关联,这是确保企业健康发展的有力抓手[2]。而随着大数据的深入应用,对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进行更新设计是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当务之急是以数据信息资源深度共享、深度开发及深度应用为导向,迅速建立满足社会信用信息需求的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并将企业信用信息记录、红黑名单制度纳入到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中,让信用监管变得更加透明,实现精准监管,进而提升政府治理水平。
(二)建立健全企业信用评级系统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诚信是企业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为了确保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必须重视企业信用评级系统的建设,依托于企业公共信用基础数据库进行信用评估,然后借助大数据技术和信用服务机构建立与之适应的评级系统,对企业信用进行分类监管,并与企业的形象和品牌含金量等挂钩,促使企业坚守信誉,通过加强自身信用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营造健康的市场经济秩序,推动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
(三)建设共享交换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数据信息的共享和交换是未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发展趋势,将大数据信息技术引入到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更新中,可以对已经形成的公共信用信息进行传输,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将未建立部门信用信息系统的,按照数据格式要求传输至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数据征集、数据管理、信用应用及数据监管这四大系统软件可以对数据信息进行格式转换、对比检验及加工分类,进而形成全面、有效的信用数据并储存至信用数据库,最后通过平台向社会及客户提供数据源信息,实现资源的共享。
(四)创建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众多的中小微企业面临着资金周转难的问题,而企业缺乏抵押物导致融资难,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威胁。因此为了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可以利用大数据构建全方位、链条式、富有针对性的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并依托于公共信用信息数据库和行业数据库对企业信用档案进一步完善和升级,建立权威、公正的信用融资服务平台,为更多的中小微企业提供帮助[3]。
(五)推动大数据应用服务建设基于大数据技术和公共信用信息,可以重点开发紧贴公众生活的大数据应用服务,进一步优化公众的生活方式。比如说可以基于互联共享区域公共信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以大数据为技术导向的生产、配送、仓储及营销等为一体的物流协同大平台,并建立监测评估数据体系,对物流价格、需求及交易情况等做具体的监管,引导农副产品的合理化生产,一方面确保生产者的经济收入稳定,另一方面确保市场稳定发展,提升服务质量。又比如说可以基于自然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利用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对人力资源、卫生、社会保障等业务系统进行关联,对流动人口信息和常住人口信息等进行社会管理,借助大数据分析人口总量和结构变化趋势图,进而为城市流动人口管理、计划生育及劳动力资源等走势提供数据参考和服务,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升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的意义重大,值得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在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升级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可行性研究及官方网站优化三方面的工作。最后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实践应用能力,为我国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开创更多的发展途径,满足社会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王玫,陈慧广,张苗.大数据在征信业的应用与思考――以陕西省宝鸡市为例[J].征信,2019,37(11):47-49.
[2]樊龙华.关于区块链技术在南京市信用应用平台的设计构想与分析[J].通讯世界,2019,26(12):72-73.
[3]吕杏平.“双牵头”体制下区域性信用信息共享的思考――以浙江省嵊州市为例[J].征信,2019,37(10):46-55.
作者:王展 单位: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