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信用风险论文 >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作用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作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8-08 05:14:00人气:462
摘要: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受到了P2P、众筹、电商平台等线上信贷平台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传统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影响提出了相关措施。关键词:互联网进入;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一、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大数据、云金融、移动支付等的新兴发展的金融创新业务正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在中国的信贷业务中迅速占有一席之地,然而互联网的众多金融业务中,P2P、众筹、电商平台等一系列网上信贷业务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国家最新研究数据显示:P2P的网贷平台已经突破了2750家,P2P在互联网金融业中发展最为迅猛,新的平台日益增多,交易额耶迅速增长,2015年上半年的新增交易额与2014年全年的交易额相差无几,突破3000亿大关。9月-11月份更是每个月高达千亿的交易额,还在持续不断的增长中。据统计,网贷的总体成交额突破万亿,已经跻身为当前主流理财投资行列。互联网金融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的惊人增长速度,可以用“井喷式”来形容。然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尤其是融资平台的发展,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来说无疑是起到了“分流”作用。就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形势而言,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对此商业银行应加大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视,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应对互联金融崛起而带来的不利影响。以确保商业银行信贷主体地位以及商业银行的长期健康发展。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 1.弱化了传统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作用 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报告指出,2012年以前,传统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长期贷款规模高于短期贷款规模,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2013年互联网金融元年的到来,商业银行的短期贷款规模圆圆超过了长期贷款规模。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互联网金融的融资服务对象主体是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传统的融资渠道主要来源于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吸引了大量的中小企业进行网贷。而传统商业银行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风波,采取线上融资策略,降低了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作用,加速金融脱媒,进而导致传统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呈现出线上短期融资贷款金额飞速增长而线下贷款业务发展减速发展的态势。 2.基于信贷业务的收入利润减少 对于急需资金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在借贷过程中,容易被传统的银行忽视掉,难以找到更好的资金源。而互联网借贷方便、快捷的特点吸引了众多的个人和小微企业进行网贷。融资贷款的客户群体的转移,商业银行客户资源缩减,导致传统商业银行的放贷业务减少,导致商业银行的收入利润的减少。互联网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使用的是虚拟运作的方法,这有别于传统商业银行的融资方式,虚拟运作的方式大大减少了运行的总成本,使得互联网融资总成本小于传统工商业的融资总成本。据可靠数据得知,阿里巴巴的小型贷款业务成立3年之久,之间的微小企业贷款总额到达1000亿,平均每笔2.3元的成本堪比一些商业银行贷款费用的的1%,相对于传统商业银行而言,相对较低的交易成本无疑使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具有莫大的优势。 3.传统信贷业务流程弊端凸显 传统商业银行的审批程序复杂,融资速度慢,不仅需要严格遵循借贷审批程序,还需要对借款人各个方面实施全面的考量和评价,比如:借款人的成长能力、盈利能力、还款能力、风险承担能力等。商业银行无论其建设规模大小,都必须严格按照这一系列复杂的审批程序办理信贷业务,且对于一些小微企业所涉及的贷款事项,商业银行还必须对其进行实地考察,通常贷款审批时间都需要话几十天,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的开展审批程序负责,审批速度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进一步发展。而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其方便、快捷的特点正好迎合了小微企业以及个人对资金的需求特点,吸引了众多的小微企业及个人进行网贷。对传统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的发展造成了影响。 4.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信贷业务的监管 互联网金融由于起步较晚,发展并不成熟,整个管理制度尚不完善。据统计,2015年以来P2P网贷平台频繁发生公司跑路、提现困难的情况,数量高达677家。这些问题网贷平台多数成立时间较短、注册资金少。据宏观新闻报道:这些问题网贷平台中国,以山东居多,数量高达160家,占问题平台的23.6%;广东次之,共105家,占问题平台总数的15.5%.其次是浙江、上海、安徽、背景、四川、河北。主要是由于网贷平台想要获得发展,采取支付高额利息的方式吸引投资者,虽然达到了吸引投资者的目的,却让网贷平台难以支撑长时间的高额利息,最终导致问题平台跑路、提现困难的现象。究其根本,主要是因为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进程相对较慢,信贷业务监管体系尚不健全,进而导致金融风险聚集。然而,传统商业银行是采用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模式对信贷业务进行监管,却因互联网金融模式是与传统金融完全不同的模式,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模式难以对互联网金融展开分类监管;此外,金融监管都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难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多变、迅速的发展趋势。因此,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金融监管的主体、内容的变更。三、传统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1.加大创新力度,紧跟时代步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加大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重视力度,积极培养并掌握一批优秀的专业信息技术人员。传统商业银行对信息部门不予重视,以至于投入过少,进而导致信息部门缺乏专业技术人才,难以跟上信息技术的更新发展的步伐,无法及时准确的掌握客户对金融产品的真实需求,进一步增加了传统商业银行面临的推出产品被迅速淘汰机率,增加了运行资本同时也增加了运行风险。因此,传统商业银行要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首先建立一支优秀的信息技术团队,对信息技术人员给予足够的重视,给予其施展的空间,让信息技术人员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其二,加快网贷平台的建设力度,创建属于商业银行的特色网贷平台,找准客户的需求特点,积极创新金融产品,以客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特点对客户进行分类,并积极推出迎合融资者需求的金融产品。其三,企业在不断创新,紧跟时代步伐的同时,还需要加大与传统电商企业的合作,与传统电商企业形成“强强连手”,借助信息化发展步伐,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结合光大银行淘宝平台的网上营业厅等成功经验,积极创新,以促进传统商业银行实现信贷业务发展的进一步突破。 2.建立健全征信体系,加大对金融风险的监管力度互联网金融平台进入门栏低,仅需一个手机号码以及一个身份证号码便可以成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用户,而互联网金融平台并没有对用户的真实情况进行了解,用户信息都缺乏真实性、完整性。让平台的运营存在这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加大了平台运营成本以及其面临的风险;加上相关地区频繁出现问题平台跑路、提现苦难的现象,进而让人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真实性、可靠性存在质疑,这也成为互联网金融进一步发展进程中的一大障碍。因此,商业银行在建立健全线上网贷平台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征信体系,重视对用户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的核查;加大对金融等闲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优势,减少商业银行线上网贷平台运营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进而达到降低运营风险的目的。 3.提升客户服务,发挥传统优势传统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相比,商业银行无论是实力、规模、知名度以及客户的信任度都明显强过互联网金融企业。互联网金融企业,其抗风险能力往往得不到保障近年来倒闭跑路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就是很好的例证。传统商业银行的优势是互联网金融平台无法比拟的。在面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竞争时传统商业银行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做好服务学习互联网金融的优点给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四、结语 虽然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对传统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照成了一定的冲击,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传统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既是一种竞争关系,也是双方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参照对象,因此也是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使的传统信贷业务的发展得以突破,为个人、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参考文献: [1]殷戎.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的影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2). [2]陈海强.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01). [3]王筠权,王国成,金强.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研究[J].西南金融,2013(12). [4]王超.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24). 计燕红 宁波大学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