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信用风险论文 > 茶企信用风险评价探讨

茶企信用风险评价探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8-16 11:25:00人气:377

摘要:信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经济社会运行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维持和发展信用关系,是保护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前提,也是保证企业经营效果的有效手段。本文从信用风险评价的含义出发,对茶企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预警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茶企业;信用风险;评价体系;预警措施

引言:

我国既是茶叶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的产茶大国,每年茶叶的销售利润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但即使如此,我国却不是茶叶强国,其中茶叶整体质量较差,企业缺乏竞争力,品牌意识薄弱等已经成为阻碍茶叶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从市场信用管理的角度对其经营风险进行评价,是保证经营有效性的重要内容。

1信用风险评价

所谓信用风险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一方做出对另一方不利或者有悖于合同签订时双方意愿的举动,从而给另一方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从经济学角度讲,信用风险的存在是合约的不完全性或者合约的机会主义产生的结果,但是,在现实经济发展中,签订完全合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由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任何合同都存在着一定的违约或信用风险,而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则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进行信用风险评价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有利于提高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下,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必将会自主承担经营风险,企业在生产、经营、销售中会与其他的市场主体建立联系,信息的不对称则成了企业信用风险的主要来源,而通过对信用风险的评估,可以让管理者明确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并通过相应的信用政策,规避风险,进而实现效益最大化;其次,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于投资者来说,通过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可以调整投资策略,保证资本运行的安全性,同时,相关部门也可以通过信用监督,限制对不同信用等级企业的债券发行,以完善市场信用秩序;最后,促进市场金融体系的完善,将银行信贷与企业的信用等级相联系,以保证金融市场的安全。

2影响茶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的因素

2.1茶企的信用等级不高

我国许多茶企业属于中小微企业,在管理中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出现了信用等级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并增加了银行贷款的顾虑,在信贷中,一些银行为保证贷款的安全性,会设立严格的信贷“门槛”,一些中小微企业由于不符合要求,难以获得足够的运行资金,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其信用等级。

2.2茶企的信用环境较差

银行在完成贷款后,对于茶企业的经营管理缺乏必要的监督,企业如果改变资金使用方向,也难以追究,但是对于出现的信用风险,银行通常会采取终身追究制,使得存在不良信用的企业难以获得有效融资。茶企业在经营中,会通过民间借贷、信用担保等方式进行融资,这些方式在实践中存在的巨大的借贷风险,进而使茶企的信用环境不断恶化。

2.3茶企内部信用管理观念淡薄

缺乏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观念,企业就难以实现长远、健康的发展。在实际管理中,一些茶企的管理者缺乏信用管理观念,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盲目利用赊销的方式扩大市场份额,从而增加了应收账款的比重,提高了资金流动中出现呆账、坏账的风险。此外,一些茶企的管理者缺乏履约的主动性,破坏了企业信用环境。

2.4茶企内部信用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茶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将信用风险的评估限制在财务管理部门,即利用资金结算和应收账款的记录和管理来进行粗略的信用风险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不仅缺乏独立性,更会由于信息的不完善造成评估结果的失真,此外,在销售过程中,工作人员缺乏对消费者信息的收集与整合,使得销售信息的不完善,为信用管理埋下了风险。

3提高茶企业信用风险防范预警的相关措施

3.1政府应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3.1.1建立茶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标准

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是控制市场自发性的有效手段,在茶企的信用风险评价管理中,政府一方面要根据利率市场化、财务欺诈、数据收集不足等问题制定新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以及参数体系,以规范茶企信用管理;另一方面要根据茶企的财务报告,参考各种财务因素,对其目前的经营以及未来发展进行评估,以保证风险评价标准的系统性。

3.1.2构建茶企业信用数据收集平台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条件下,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已经成为影响其经营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在信用风险评价中,政府不仅要鼓励企业之间加强信息沟通,还应该推动信息平台的建设,确保茶企能够实现信息共享,并建立相应数据库,以抵御信息不完全造成的信用风险,为茶企的信用风险评价奠定基础。

3.2茶叶协会应发挥其协调作用

3.2.1推动行业信用风险管理措施

作为推动行业管理健康发展的社会性组织,茶叶协会在推动信用风险管理措施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对茶企的品牌建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与信用相挂钩,而利用品牌效益降低信用风险也是实现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次,要引导企业实现财务管理改革,提高财务部门对信用风险的评估,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3.2.2建立茶企信用风险预警机制

茶叶协会要从提高我国茶企市场竞争力的角度,不断完善信息体系、预警体系、质量体系等,一方面对根据国内外市场的要求对茶企的产品质量提出标准化要求,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积极构建信息服务平台,为茶企的信息管理和信用风险评价提供依据,保证预警机制的有效性,提高风险防范效率。

3.3茶企要加强自身的信用建设

3.3.1提高企业家素质

企业家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主要决策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经营效益的好坏。在茶企的信用风险评价中,企业家的个人信用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在管理中,政府、银行不仅要支持企业家的创业、改革行为,还应该对其信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以保证茶企的经营管理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有效运行。

3.3.2重视对信用风险评价人才的培养

在现代市场竞争中,人才成为影响竞争成败的主要因素。茶企在进行信用风险评价中,应该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推动企业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信用风险评估人才在工作中一方面可以在市场竞争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执行国家的相关信用政策;另一方面帮助企业建立独立的评估机构,及时检查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为决策者提供政策调整依据,降低企业的信用风险。

3.3.3建立现代化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茶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包含了政策管理、应收账款控制、客户信息调查等方面,而管理者只有加强对这几个方面的协调与评估,才能够有效推动制度建设,例如在客户信用管理中,企业应该通过客户自身、信贷机构、行业协会等多个渠道进行信用数据的收集,并在分析数据、划分评价等级的基础上,建立信息档案,进而制定差异化的信用管理策略。

3.3.4加强融资过程的风险管理

企业的融资是一个动态化过程,在信用风险评价中,茶企应该转变传统静态管理理念,利用全过程管理手段,实现对信用风险的评估。在融资过程中,茶企应该设定相应的融资评价标准,不仅对自身的经营状况、融资条件进行评价,还应该制定融资的风险的预警指令,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保证对融资过程的有效监督。

3.3.5加强企业信用文化建设

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对于茶企而言,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也是优化其内部管理的重要措施。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茶企应该将信用风险评估理念纳入其中,以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

4结束语

总之,信用风险评价是市场条件下企业降低自身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益、优化竞争环境的有效措施。对于茶企而言,管理者应该正视其经营中存在的信用评价等级低,信用环境差等问题,利用宏观调控措施,加强对信用风险的管控,以调整资金结构,提高事前管理能力,进而引导茶企业推动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伟,张目,张红梅.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风险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5,11:59-62.

[2]孙焱林,叶俊显,吴裕晴.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模型估计的有偏性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5,21:175-178.

[3]董振雄,刘伟平.茶叶企业信用风险评价[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7:37-39.

[4]马海文.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基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J].现代商贸工业,2016,15:65-67.

王岩峰 周莉 裴桂芬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质量管理分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