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投资建设期间物资管理方法
摘要:文章以风电场投资建设为基本背景,综合考虑项目建设位置、现场作业环境、建设目标等基础条件,分析风电场投资建设阶段物资管理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探讨应对方法,以保证风电场投资建设期间的各项工作可高效落实到位。
关键词:风电场;投资建设;物资管理
国内风电场工程建设中,根据其建设需求,建设阶段对工程物资的品质、供应能力、数量等均提出较高的要求,具体包含水泥、钢材、风机等相关物资。此类物资自生产开始直至投入使用,期间经历装配、运输、质量检验、入库、使用的一系列流程,且涉及建设单位、供应商、施工单位等多类工程参与主体。总体来看,物资的流通渠道复杂,对物资管理水平提出较高要求,需要应用科学可行的物资管理方法,以提高物资的利用效率,推动工程的发展。
1风电场基建期的物资管理特点
项目建设于衡阳市祁东县,为祁东县的重点风电场建设项目。建设所需的风机、叶洞以及塔筒均从周边获取,经由连霍高速后运至建设现场;叶片、油漆、电缆等材料从外地(山东、湖北、浙江等地)采购并运输至现场,无丰富的可选运输途径,具有路径单一、运输距离远的特点。物资管理系统组成图如图1所示。根据陆上风电建设相关政策,2020年后投产发电的风电场无法享受电价补贴。为满足降低成本的要求,将工程建设时间统一规划在2020年,以期高效完成建设工作。建设期间专门创建物资库房的方式缺乏可行性,导致建设成本增多。对此,建设方将风机、塔筒等大型装置均放置机位周边。随工程项目的推进,大批量的物资运抵现场,对卸车及保管等相关工作都提出较高要求,存在占地面积大、自然环境损伤明显等问题。风电场建设规模较大,管理人员的综合水平良莠不齐,部分员工不具有风电厂物资管理的经验,所采取的物资管理制度存在滞后性。依然沿用以往火电企业的方法,导致物资管理制度与实际建设环境缺乏相适性,制度运行期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卸货、验收、入库、领用等环节的物资管理工作效率低、精细化水平不足。
2风电场基建期间物资管理的主要问题
2.1物资供应集中缺乏可行性
风机基础施工所使用的钢材型号丰富,同时对其质量提出较高要求。钢材生产企业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常采取批量化生产的模式,建设周期较长,而此过程中市场价格具有波动性,易影响物资的供应水平。风机基础浇筑施工环节对水泥类别与质量都提出特定的要求,使用期间不具备替换其他水泥材料的条件,而此类材料的运距通常可达到20km,因此容易产生供需矛盾。塔筒加工的工艺水平较高,原材料供应量有限,使得塔筒加工进程受阻。此外,风机主机的需求量较大,而供应商数量及产量均有限,难以满足集中供货的要求。
2.2运距远
受工艺水平的限制,连接法兰、传感器等高精密的部件普遍依赖进口,或是从我国东南部发达地区调运,但无论何种方法,其运输距离均相对较长。长距离的运输除了存在成本消耗量较大的问题外,还将受到沿途自然环境的影响,货损概率较大,难以满足现场施工的物资需求。
2.3运输途径单一
风电机组的规模较大,使用到丰富的大型组件,铁路转运的方式缺乏可行性,而公路运输则存在路线单一的情况,导致运输作业存在很强的局限性。此外,水泥、钢材、砂石料等多数材料均采取外运的方式,而道路通道数量较少,容易引发交通堵塞情况。从风电场自身建设条件来看,以沙石路面居多,通行平稳性不足,路面宽度有限,不利于运输车辆的频繁往来。
2.4物资存放难度大
风电场建设期间,部分物资均具有随到随用的特点,若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则涉及二次搬运作业,期间投入的人工成本将明显提高,也容易因搬运而造成物资受损。风电场的建设面积较大,设备安装作业较为烦琐,湖南地区的气候条件较差,对物资的存放提出较高的要求。对此,普遍采用零库存的方法,物资到场后及时检验,各项指标达标后转至施工单位,以便投入使用。
3风电场基建期间物资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3.1强化物资管理人员的意识
风电场的建设总成本中,材料和设备几乎占据70%以上,因此做好物资管理工作极具必要性,是实现保质增效的必行之举。在面对大规模物资需求的情况下,有关人员需要对物资管理工作形成准确的认识,明确其重要性,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物资管理方法,向施工现场提供充足的物资,减少因物资管理不当而引发的质量不达标、成本偏高问题[1]。
3.2加强对物资的跟踪与管理
风电场的建设工期较紧,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及时将相应的物资运抵现场[2]。对此,需要从源头上保证物资的供应水平,可选择具有资质的供货单位,与之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根据实际建设情况制定供货计划表,在其引导下有序采购材料并运至现场,使物资管理工作有序开展。需提高管理机制的效力性,在出现供货延迟的情况时作出相应的处罚,以达到约束的作用。风电场建设期间的各类物资具有紧密的关联,某类物资供应不足时均会对正常施工进度带来影响,因此需要提前与供货单位取得联系,就物资类别、数量及发货时间展开商讨,以保证在指定的时间内将物资运抵现场。
3.3制定物资管理制度和流程
根据现阶段物资管理的相关规范,创建一套可覆盖风电场建设全流程的物资管理制度,包括到货验收、日常保管、使用监督等环节,通过制度的运行来提高物资管理的规范化水平。物资管理工作可交由各施工单位负责,但各自的工作理念与工作方法均存在差异性,各施工单位之间易产生纠纷,从而阻碍物资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甚至会进一步出现物资供应不足、物资质量欠佳的问题。鉴于此,在制定物资管理制度时则需要兼顾各单位的需求,理清彼此之间的工作关系,强化自身的职责,使其按照特定的物资管理制度有序开展物资管理工作。
3.4落实物资保管责任制
风电场建设规模较大,设备的设置具有分散、保管难度大的特点,建设过程中易出现电缆、设备受损的情况。对此,需创建物资保管责任制并将相关工作落实到位,强化物资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以正确的方法做好物资管理工作。对于较为分散的大件成品物资,则需要采取多重防盗、防损坏措施;对于各类集中放置的物资,则需要安排专员看管。日常管理工作中应定期清点物资,记录各类物资的使用情况,采取动态管控措施,避免重复领用。
3.5为物资运输开辟绿色通道
物资的运输路线单一,高速公路收费站的堵车概率较大,加之物资运输车辆较多。因此在风电场建设期间极易出现高速公路拥堵的情况,导致物资难以被及时运送至现场,也容易由于中途滞留时间过长而出现物资损耗的现象。部分物资供应厂家并未创建完善的运输队伍,由此将进一步提高物资运输的难度。对此,可根据运输道路的实际情况合理开辟绿色通道,以便为物资运输车辆提供良好的通行条件,使各类物资在指定时间内被完整运输至现场。
3.6全面维护和利用废旧物资
风电场建设期间易产生废旧物资,若建筑企业存在“视而不理”的态度,则会导致资源浪费。而随着时间的延长,该部分废旧物资将大范围污染现场环境,其显然与集约化发展理念相矛盾[3]。而事实上,风电场建设期间的废旧物资具有较高的可利用价值,在做好管理工作后可有效避免前述所提的问题。工程实践中,首先需要做好信息登记工作,创建以废旧物资为核心的档案;其次,定期清点废旧物资,对其进行归类,从中筛选出具有重复利用价值的部分,对其作有效的项目结转,而剩余不具备使用价值的物资,则与供应商协商,通过变卖等方式获得一定的收入。此外,若存在亟须维修的设备,则需要组织专员分析其故障原因,做好维修工作。
4结语
综上所述,风电场投资建设具有复杂化、规模化的特点,建设场地、自然环境、物资需求等方面均存在特殊性,为顺利完成风电场的各项建设工作,则需要采取与项目实际情况相符的物资管理措施。物资管理工作中,有关人员需以实际建设条件为立足点,制定物资管理制度,明确具体的操作流程,统筹安排、合理调度与优质的供应商合作,协调好运输关系,及时将施工所需的物资运抵现场,从而满足现场建设的物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建辉,武锐.风电场投资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价研究[J].价值工程,2011(5):33-34.
[2]陈扬.风电场投资建设期间的物资管理特性与对策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11(5):130-131.
[3]陈扬.风电场基建期间的物资管理特性与对策研究[C]//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全国风力发电技术协作网第七届年会论文集.赤峰: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全国风力发电技术协作网第七届年会,2013.
作者:赵伟强 单位: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