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有效教学探究
1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方法
要想实现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以学生为中心制定教学计划,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采用科学正确的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对此,笔者总结了一些方法,供各位教师参考:
1.1转变教学观念,解放学生思想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是整个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而无法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对于存在的疑问也是被搁置,久而久之,成为攻不破的顽疾。而一些教师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正确的,并不理会学生的质疑,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的思想也被束缚住。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将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根据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和反应及时制定并调整教学计划。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质疑与困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出问题,让学生在平等主动的环境中开拓思维。举例来说,教师在讲授重力加速度“g”时,一些教师只是将定义通读一遍,再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就开始让学生记忆公式、做习题,学生在迷迷糊糊的基础上就开始了习题训练,而实际上,学生并没有彻底理解加速度的意义以及在生活中的表现是什么。对此,教师要及时调整,可以通过道具演示、动手实验、合作探究等方式来判断分析“g”的相关因素,求出与之相关的数值,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认识“g”,在以后的运用中才能得心应手。
1.2定期进行反思,提高专业素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应当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所以,教师应当定期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授课方式,不断进行改进。这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准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教师可以在脑海中回顾整节课堂,考虑自己是否完善的将教学内容表达了出来,教学内容是否完整,教学难点是否安排得当等等,并总结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为学生负责,也为以后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定期学习,提高专业素养。具体来说,教师要从以下几点入手:经常阅读物理专业的书籍报刊;经常观看网络物理教学视频;听取其他物理教师的授课;向比自己优秀的教师请教授课秘籍等。在准备讲课内容的时候,要将教材弄透彻,并编写出完善的教案,预估授课时出现的问题,做好准备工作。教师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主力军,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从而完成新课改的要求,提高学生的成绩以及综合素养。
1.3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对物理产生兴趣的前提下,才能主动参与到物理教学中去,过于沉闷的课堂氛围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学生不能体会到物理知识的乐趣,会逐渐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所以,教师要积极营造课堂氛围,活跃课堂气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摩擦力》的内容时,由于力的概念过于抽象,学生对其提不起兴趣,这时教师可以让两名学生在讲台上互相推,观察两人脚底移动的现象,再向学生解释其中的摩擦力原理。此外,课堂学习方式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成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霸占”了整节课堂,教师讲学生听成为主旋律,这大大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被大大打压。所以,课堂学习方式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时,一些学生容易钻牛角尖,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物体的原始运动状态等,等学生讨论完毕,教师再进行总结解释,这样,学生在热烈讨论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也更加深刻。
1.4采用针对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物理内容繁多复杂,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最恰当的方法,实现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教师采用统一的方法来进行授课,且不说无法保证最基本的教学效果,就是时间一长学生也会产生疲倦,对物理学习产生厌倦情绪。针对性教学,能大大提高教学的效率,利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果,而且学生在理解的时候也更为方便。比如,教师在讲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与位移的关系时,使用小车来做实验更能形象直观的向学生展示其中的原理,结合实验,再向学生讲解v=v0t+at,s=vt+12at2等公式概念,会加深学生对其的印象。再以下题为例,一电池外电路断开时的路端电压为3V,接上8Ω的负载电阻后路端电压降为2。4V,则可以判断电池的电动势E以及内阻r是A。E=2。4V,r=1ΩB。E=3V,r=2ΩC。E=2。4V,r=2ΩD。E=3V,r=1Ω对待这样的计算题,教师要仔细的将每一步进行剖析,并列在黑板上,让学生体会每一步的原理,该题可以这样讲解:因为电路断开时路端电压为3V,所以E=3V,当R=8Ω时,U=2。4V,所以I=0。3A,由E=U+Ir得,r=2Ω,答案为B。总体来说,高中物理涉及到基本概念、名词定义、公式、物理实验、计算等,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采用最适合的方法,能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果。
1.5加强师生交流,拓展学生思维
高中物理学习是师生交流的过程,只有拥有良好的交流,才能共同进步,实现有效教学。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没有打成一片,隔阂太大,出现教师“进门就讲,讲完就走”的现象,期间不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对这样的教师也心存忌惮,不敢主动与之交流,甚至有疑惑的问题时,也不敢向教师寻求帮助,这严重阻碍着学生成绩的提高。对此,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交流,主动询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那些不敢开口的学生,教师要不断鼓励他们,主动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不足之处。除了在学习上,教师也要在生活上关心学生,与学生做朋友,解决学生的困难,当一位和蔼可亲的朋友而不是凶巴巴的古板老师。学生也会喜欢上这样的教师,进而喜欢上物理课程。学生的思维散发要处在轻松的环境中,而良好的交流正奠定了这样的基础。新课改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独立思维能力,促进综合水平的提高。物理教学的开展不应该局限在教材上,物理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点,寻找超越教材的内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师生间的良好交流,二者相辅相成,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关心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情绪上的变化,分析学生的成绩变化,从而推进物理教学的动态开展,实现有效的教学结果。
1.6利用现代资源,实现有效教学
高中物理知识与初中物理知识不同,甚至在本质上属于两个层次。高中物理知识抽象、复杂,很多实验都无法在课堂上或者实验室中完成,这也造成了学生对知识难以理解的现象。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更多的教学设备出现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利用这些资源,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形象直观的理解知识内容。像多媒体设备、实验计算机等,都能成为良好的辅助道具。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来进行展示,让学生更加清楚的看到物理现象与规律,如物体的抛物线运动轨迹与初速度的关系或者将实验器材与实验计算机连接,可以获取更为精准的数据。又如在学习两个小球碰撞后的运动轨迹时,在现实的实验中无法有效的获得,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模拟进行,输入相关的数值,获得形象生动的轨迹图形。现代设备的有效利用,还可以大大缓解教师的备课压力,让教师有时间去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实现有效教学也起到了帮助作用。高中物理教师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将网络运用到教学中去,不断获取新的教学手段,拓展自己的专业视野,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新课改要求是建立在现代教育基础上的,教学手段也要与现代接轨,积极利用现代资源,实现高中物理的有效教学。
2总结2015年7月6日星期一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现,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态度,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创新思想,积极利用现代教育资源,完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物理方面以及思想发展上都有较大的进步,成为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全面型人才。
作者:邱松来 单位:孝感市综合高级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