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工程项目投资成本控制研究
1确定国有企业工程项目的计划成本值
确定工程项目的计划成本值,即施工企业在完成和实现工程质量要求的同时应确保的成本控制值。要确定国有企业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就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前提和要求:一是项目管理、技术设备、物资、安全规范、财务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二是制定一份具有完整性、可行性、经济性的施工方案,必须明确方案各阶段的进度、目标、利润、管理制度等;三是统一项目施工内部的花费标准、人员数目、机械设备利用率等;四是进行一定的市场调查,统一外购材料、机械、运输以及水电等费用的价格;五是建立和完善施工进程对应的监督评价、信息反馈以及责任追究等制度体系。
1.1计划成本值的预算编制
(1)确定工程数量(根据施工设计方案的施工步骤及施工细目);
(2)确定施工项目的预算额度(根据行业或中标工程的预算额度):降低6%~12%机械、人工方面的预算额度,降低国家规定节能、减排、降耗材料中钢材3%~6%、木材2%~4%、燃油3%~5%、水泥4%~6%;
(3)确定单价
①确定项目管理人员的单日薪资:单日薪资=项目部整体月薪÷人员数÷法定工作时间(天数);
②确定各材料的单价(以市场价为标准);③确定机械单台价格(以市场价为标准);
(4)确定运输费用标准根据施工所在地运输部门及相关部分公布的市场价格为标准。
(5)确定间接费用及转让费用因地制宜地按照相关规定为标准。
(6)实时调整施工项目的计划成本值针对计划变动、市场价格调幅、方案优化等因素引起的预算调整进行实时地、统一地预算调整。计划成本的预算值=协定合同价格-施工支出总额+变更总额-拆迁赔款费用-其它费用。计划成本预算计算公式为:C总=∑C项其中C项=ax1+bx2+cx3+dx4……+yxn式中:C项为横行分解的某分项计划成本;a、b、c、d为构成某分项目标成本中各要素单元价格;x为构成某分项目标的要素数量;
1.2制定完善的计划成本预算控制体系
根据上述确定工程项目施工的计划成本预算编制,制定完善而可行的成本预算控制体系,一方面可以利用制度将各项费用明确地指向各个施工单位,确保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责任到个体,贯彻落实施工中成本预算,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增强各施工部门在项目施工中协调、沟通和合作,不仅有利于实现整体项目成本预算工作的完成,更能促进和提高施工各单位的责任意识和协作意识,从而深入促进项目的管理工作和质量上的提高。
2制约国有企业工程项目投资成本实现合理化控制的主要因素
合理控制国有企业工程项目投资成本是建筑行业企业的共同期盼,同时更是我国建筑行业获取更大发展的一大主要途径。因此,分析和解决制约国有企业工程项目投资成本实现合理化控制的主要因素成为现阶段提升国有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制约国有企业项目投资成本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项目施工中材料价格的管理和监控力度较低对于现阶段利用先进技术设备施工的项目工程而言,在整体成本中材料费用的占比是最大的,一般会达到60%~80%,我国国有施工企业目前尚未制定和形成较为完善性的材料利用管理机制,致使项目施工中的材料在实际使用中造成施工不当而浪费现象的发生,进而提高了材料成本预算,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项目成本控制的难度。
(2)项目施工中预算把控的力度不强在我国目前的建筑项目施工行业中,经常出现大型企业将项目的各个环节拆分进行外包,尤其是利润不高的环节外包给小型企业,一方面造成项目施工审计、监控漏洞,增加施工实际使用成本,加大项目成本控制力度;另一方面更为施工带来施工安全、项目质量等隐患。
(3)施工单位的权责不明确一般而言,项目施工的项目负责人对整体项目进行全面管理和责任监督,同时所有项目参与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具备相应岗位的责任、义务以及管理权限,由此才能贯彻落实项目施工中权责制度,并践行施工责任和义务。但由千我国部分施工企业内部建设的发展不均衡以及制度和条例的不够完善,致使施工单位在进行工程项目施工中部分管理杈限不明确,导致暴露施工问题时无法明确到具体施工单位和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国有企业工程项目投资成本实现合理化的控制。
3实现丨有企业工项丨丨投资成本实现合邢化控制的有效手段
(1)确定计划预算的编制,加强材料管理和监控力度要、实现国有企业工程项目投资成本实现合理化控制,就必须根据、其制约因素制定相应的、具有可行性和优化性的措施。确定计划预算编制,加强材料管理和监控力度,主要从成本占比最大的成本中进行预算控制以及实际施工中提高材料利用率的两个方面实施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从而在方案中矫正预算,降低计划成本;在实际使用中提高材料利用率,严格保证材料的正当使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提高预算的把控力度提高预算的把控力度,主要通过建立符合建筑市场项目施工实情的管理体制,利用完善的管理体制在项目施工中试行并进行相应的完善,通过市场规律对制度的完善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提高相应的预算把控力度,在建立健全管理体制的进程中提{预算的把控力度。
(3)建立相应责任监督机制,明确权责施工单位权责不明,不仅造成在项目施T中发生杈责争议,造成杈责缺失的情况,同时更让有些单位怀有侥幸心理,对项目施工带来相应的隐患。因此,建立相应责任监督机制,明确权责,不仅可以提{施工企业成本调控能力,更能规范我国建筑行业的建设,促进国有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4结语
综上述,本文主要就我国国有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的相关概念以及依据原则进行了阐述,并就其制约项目施工中材料价格的管理和监控力度较低、项目施工中预算把控的力度不强以及施工单位的权责不明确作出相应阐述,并在具体优化措施中提出确定计划预算的编制、加强材料管理和监控力度;提高预算的把控力度;建立相应责任监督机制、明确权责等手段,为我国国有企业工程项目投资实现可行性的成本控制提出一些看法。
作者:陈莉 单位:大庆市热力公司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