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财务分析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使企业管理者了解掌握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本文对财务分析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指出了企业财务分析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希望能为企业提高财务分析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财务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管理
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部门根据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以财务会计报表和其他财务资料为依据,采用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的经营过程、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评价,进而预测未来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一项财务管理活动。通过财务分析,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经营能力、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及时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优化经营决策,保障企业运营,增加企业效益。财务分析不能仅就财务谈财务,仅就数据分析数据,应当深入企业的经营层面和业务层面,才能使财务分析结果具有较高质量和实用性,充分发挥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决策支持和服务作用。
一、财务分析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应用
(一)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通常情况下,财务分析结果可以反应出企业的债务清偿能力、运营水平、盈利能力以及资金状况,因此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一种重要方式。例如,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资产负债的变动规模和原因、资产负债变动的合理性和效率性、资产权益变动的平衡性等情况,评价企业资产结构和质量;通过对利润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利润变动情况和主要原因,揭示各业务、各环节的利润水平和成本费用水平,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了解的现金流情况和现金使用情况,评价企业各项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和合理性。
(二)为企业制定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和计划提供依据
财务分析通过对企业过往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影响企业运营主客观因素进行全面、系统、深入分析,可以使决策者和管理者客观、准确把握企业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为科学、合理制定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和计划提供依据。同时,通过财务分析结果,能够明晰各核算单元和部门的工作成绩和营运效益,有利于企业将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和计划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核算单元和部门,确保生产经营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三)找出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分析可以找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并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从而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例如,通过分析产品的成本构成,能够掌握产品的人工、物料等耗用情况,如果耗用水平低于或超出评价标准,通过进一步查找分析原因,可以找出企业生产流程和管理过程中的潜力或不足,有利于企业优化生产流程,改进经营管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二、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对财务分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些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更重视生产经营,仅把财务分析作为财务数据的文字表述,对财务分析所能发挥的剖析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企业经营过程利弊得失、研判企业发展趋势的作用既不重视也不要求。受决策者和管理者影响,一些企业的财务部门也只把财务分析作为一项常规工作,财务分析人员参与管理意识不强,对企业生产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不了解,因此财务分析内容简单、方法单一,甚至仅是进行财务数据的更改和替换,财务分析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问题找不准,财务分析报告看似全面但质量不高,财务分析的决策支持服务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当前,企业经营环境复杂多变,业务结构日趋多元,但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基本围绕财务数据构建,没有和企业战略、企业目标相结合,财务分析指标的设定缺乏目标性、统筹性、逻辑性,且多采用静态指标、定量指标,导致财务分析结果单一化、碎片化,不能对企业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发展趋势等做出综合分析评价,财务分析结果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有待提高,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财务分析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信息化技术逐步在财务工作中推广应用,财务分析所需数据、信息的采集、传递更加便捷,各种分析软件、分析工具层出不穷,财务分析的广度、深度不断扩展。但当前许多企业仍旧采用传统的财务分析方式和手段,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分析范围狭窄,导致财务分析无法适应企业快速的发展需要。此外,财务人员进行分析时多采用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较为传统的分析方法,较少采用综合分析法、经验数据统计分析法等现代财务实证分析方法,影响了财务分析向财务综合业绩、社会贡献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拓展。
三、解决措施
(一)提高对财务分析重要性的认识
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应当把财务分析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提高对财务分析重要性的认识,在企业内部营造开展财务分析、重视财务分析的氛围,积极协调相关业务部门配合提供数据、资料,支持财务部门深入开展财务分析,并将财务分析结果应用于经营管理,充分发挥财务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财务分析人员也应当通过提高专业素质、完善财务分析指标、改进财务分析方法、应用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财务分析结果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合理构建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财务部门进行财务分析时,应当紧扣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方面和重要环节,厘清财务数据与经营之间、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合理设定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盈利能力、资产负债、发展趋势等各个方面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相结合,使财务分析结果真实、准确反应出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发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据此提出有效可行的财务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改进财务分析方法和手段
财务分析人员应当在充分掌握各种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分析目的,科学运用多种财务分析方法,提高财务分析结果的可用性和相关性。同时,积极引进各种先进的财务分析方法和分析手段,将当前先进的大数据技术、信息化技术应用到财务分析当中,提高财务分析的信息化水平,进而提升财务分析效率和质量。
四、结束语
财务分析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应当增强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财务分析的效率和质量,使其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敌.财务分析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J].会计师,2018(16):67-68.
[2]韦秀华.财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时代金融,2016(29):162+166.66
作者:代云蓉 单位: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