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语文教学论文 > 高中语文生活化课堂教学探究

高中语文生活化课堂教学探究 

日期:2016-07-05 14:38:04人气:1506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大多数只注重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教学,造成了知识与生活、学习与应用的脱节。高中语文教学应该走生活化的道路,把生活援引到课堂中去,把课堂内容延伸到生活中来,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生活化;课堂教学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联系学生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沟通古今中外,面向未来世界。”因此,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学应该走生活化的道路,把生活援引到课堂中去,把课堂内容延伸到生活中来,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一、高中语文要在生活中学

(一)课文内容的生活化体验

1.回忆生活。在《祝福》一文里,教师可针对开头有关“祝福”的习俗描写,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当地过年有哪些风俗?有什么禁忌?或者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所见过的乞讨者是什么样的?你留意过他们的眼神吗?他们和已经沦为乞讨者的祥林嫂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如果让你来写,你又会怎样表达?

2.再现生活。让学生把课文编排成剧本进行表演,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笔者让学生表演“祥林嫂向周围人倾诉”这部分内容,同时让其他学生评价其表演是否忠于原著,神态、动作、情感是否到位,这样,评价的学生就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记忆,而扮演祥林嫂的学生在面对别人的不屑时,也对祥林嫂的痛苦有了更深层的感悟。

(二)人物形象的符号化

我们平时说某个人有点“阿Q精神”,就是在说他具有极强的自我安慰精神。现在我们听到某人成了“祥林嫂”,那么,这又是什么意思呢?笔者引导学生思考:祥林嫂身上有什么特点?学生总结得出:命运悲惨,诉苦不休。“祥林嫂”的人物形象被学生符号化,也因此被学生牢牢记住。

二、高中语文要到生活中去

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需要紧靠当时的社会背景,如此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然而,好的作品,常读常新。我们只有将作品的现实意义挖掘出来,让它“活”在当下,学生才有可能对作品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一)“祥林嫂”的悲剧还在上演

祥林嫂的死是封建礼教所致,在现代社会,女性的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祥林嫂”的悲剧是否还会发生?是不是还有人抱着“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心态?笔者明确告诉学生:人要坚强,不仅要在经济上独立,更要在精神上独立。这样,才不至于在遭遇变故时,只能到处向人哭诉“我真傻,真的……”。

(二)“看客”犹在

祥林嫂的儿子阿毛被狼吃掉以后,她深受打击,逢人便诉说她的痛苦。大家听到后有什么反应呢?笔者引导学生留意文中这几个字眼:“特意”“满足的去了”。他们哪里是关心、同情祥林嫂,分明是以此为乐,以鉴赏别人的痛苦来填补自己精神的空虚。学生们均表示出了对“看客”的厌恶。笔者因此进一步追问:现实生活中还有没有这样的人?学生斩钉截铁地说有,并举例答道:“当有人企图轻生时,总有人只是为了看热闹,这些人,与《祝福》中的看客没什么不同,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笔者接着提问:“在作品中,当人们已经厌烦了祥林嫂的喋喋不休时,哪一个人曾对她真正表示过关心?又有哪一个真心帮助过她?没有。当一个人感到痛苦的时候,当一个人想要找人倾诉的时候,如果有人真正关心一下她,或许她就不会走上绝路。此时,有学生举手发言,说想起了电视台的一个公益广告:如果你身边有人突然对你说一些奇怪的话,或者把他珍爱的东西送给你,暗示说他要去远方,请你对他表示关心,让他感到世间的温暖。笔者马上对此表示肯定,又给大家讲了钱友忠的故事。钱友忠在34岁那年因病失去了光明,曾一度精神萎靡不振,甚至想告别这个世界。但渐渐地,他发现了自己还有活下去的理由:亲爱的妻子,可爱的儿子……他走出家门,参加了一系列的培训……如今,钱友忠已经成为了一名杰出的自杀干预热线接线员,他的工作是把那些即将踏入死亡之地的人,从生活的边缘拉回来。他说那些企图自杀的人,就像行走在黑暗中,他们需要一束光,他非常理解那种感受,他想成为那束光。“我们一个冷漠的眼神,或者一句嘘寒问暖的话,都有可能对另外一个人产生极大的影响,希望每一个人都不要做冷漠的‘看客’。”最终,笔者以此话结束了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加深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也启迪了学生感知生命、关心他人的思想品德。

三、结语

生活是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同时又是语文教学的落脚点。走生活化道路,从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热爱语文、运用语文,对学生感悟人生、探索生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祝耀安.大数据时代中学语文智慧课堂行动与思考[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5.

[2]吕瑞娟.祥林嫂的悲剧及其现代启示[J].文教资料,2014(11):52-53.

[3]瞿朝文.让课堂展示生活,使语文教学生活化[J].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5(6):67-68.

作者:范丽萍 单位:肇庆市广宁第一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