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财务分析课程中的教学策略
摘要:伴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翻转课堂在高校课程教学中也随之兴起,在此阐述了网络背景下翻转课堂在财务分析课程中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财务分析课程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在网络信息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在课堂学习前自主学习课程的教学视频,对课程中讲授性知识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在课堂上,学生与教师可进行探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实施后,学生可参与课程交互评价、交互交流的考核环节。
一、翻转课堂在财务分析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1.学生可充分体验个性化学习。翻转课堂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策略,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财务分析课程教学中,教师由传统的组织者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引导者。这样学生对财务知识的学习有了很大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在个性化的学习进程中,学生能够主动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这样可以充分培养学习自主性。
2.学生可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在翻转课堂财务分析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可根据教师提供的网络MOOC相关课程,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组合。在财务分析翻转课堂的课程实践活动,学生充分挖掘已有的学习潜能和学习自主性,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有效提高其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学生可深度融合网络与面授教学。在财务分析课程学习中,翻转课堂被引入课程教学中,这样翻转课堂的实践应用领域被拓宽。因为有了翻转课堂的实践性应用,会使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能有效实现。翻转课堂教学可将信息化背景下网络课程的教学优点与传统教学中课堂面授的优点有效融合,充分实现学生对网络教学与面授教学进行深度融合。该模式的应用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之下,充分发挥了在线学习与传统面授教学的优势,从而有助于财务分析课程学习目标的实现。
二、财务分析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可行性
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教学硬件水平的提高,财务分析课程教学中,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资源和技术方面的要求均可得到有效的支持。财务分析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完这些课程后,应增强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学习的能力,所以,在培养方式上就不能遵循传统课堂上只听老师讲解的方式。财务分析课程具有情境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征,这些特征使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想变得可行。非课堂学习中,学生可通过网络资源,学习课程基础性内容,而课堂上宝贵的时间用于案例探讨与交流,以促进专业知识与实践情景的有机结合。课后学生可借助网络交流平台等渠道与同学或者教师交流。财务分析翻转课堂的教学可以在教学目标上,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弥补,进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财务问题,独立解决财务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通过翻转课堂的学习任务的实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掌控自己的学习进程,可增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对网络资源的学习,学生在课堂之外,可以开展自主学习,教师要求学生将重点及疑难问题记录下来,然后通过自己的分析,带着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疑问,进入财务分析翻转课堂的面授环节。在这种方式中,教师在翻转课堂中可围绕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及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课程设计,这样可以实现对课堂知识的真正内化和吸收。
三、财务分析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策略
1.课堂前教学策略
在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的实施中,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可提供远程网络教学资源。主要是两大类的课程资源:第一类是在网络公共平台上提供的开放教育资源,即MOOC;第二大类是课程面授教师为学生录制的课程教学资源。上述两类资源都至关重要,这对教师提出了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的实现,而认真挑选和制作精良的网络资源,形成课程教学特色,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在此阶段,学生可以根据教师布置的教学内容,对各类网络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按教师的要求做好课程同步习题;同时,教师可以根据网络平台传送的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掌握学生在课前学习状态的第一手资料,教师可以在备课中充分掌握学生的动态,对准备课堂面授教学更为有针对性。这样有利于推进课程教学的实施,从而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本阶段学生主要的学习内容是:第一,需要对教师提供的网络资源认真学习;第二,认真梳理教师布置的课前预习作业,并尽可能独立完成;第三,在学习网络教学资源时,一定要带着教师布置的课前作业完成,将课前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这样,在课堂上,教师安排具体的财务分析案例时,学生能够顺利开展;同时,学生在课堂前的自学环节,还可以和教师沟通后,自主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可在满足课程考核的前提下,针对财务分析课程的具体内容,选择自己更为感兴趣的方面,开展深入学习,这样可以突破应试教育的框架,从而有利于职业生涯的知识准备。
2.课堂中教学策略
在财务分析课程的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有效开展翻转课堂的面授实践活动,可以设计各类教学活动,充分利用面授教学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完成课程知识的内化过程,进而完成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为学生提供具体的财务案例情景,学生作为案例的实施主体开展财务分析工作,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构建的模拟情景框架中,学生利用学习的知识,可以发挥其在课程学习中的潜力,将课堂前,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表述出来,教师由此可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学习给以引导、提示、总结,这样的教学过程,可以激发学生对财务分析课程的学习热情。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中需注意以下问题:教师可对课前布置的网络教学资源有一个回放的过程,这样可以达到学生对知识的深化理解。鼓励学生将课堂前学习的知识,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可利用课堂上面授的机会,促使学生彼此之间开展对财务分析课程学习内容的深入交流,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具体途径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分组研讨来开展。例如,在案例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案例讨论题目及其需要具体分析的问题,教师在这一环节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在讲授企业盈利能力财务分析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的例子,引导学生运用各类财务分析指标和财务分析方法,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运用。教师可选择多种教学互动元素充实整个课堂教学,促使课堂教学有效的开展。例如,在讨论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时,可以让学生把握课程讨论的主动权,以学生为主体总结相关题目的,将各类题目到学生各个学习小组中,让学生们分享自己设计的题目并开展有效的讨论。在这里,讨论小组的组织,最好是学生自行设定,这样小组成员会更为默契,在翻转课堂的面授环节,通过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社会协作能力,同时学生之间可以达到取长补短、增长知识、增长能力的作用。
3.课堂后教学策略
财务分析课程的面授教师在实施翻转课堂之后,可以依据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的表现进行分析,这里的环节主要包括:课堂前自主学习、课堂上对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课堂后同学之间协作学习的开展、完成课程作业的状态等。教师可通过学生在上述环节的表现,得出评价考核的结论。一方面,在课堂教学后,教师要及时对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结果进行充分的分析,也需要不断总结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根据学生在教学实施的各环节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做出调整。财务分析课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同时,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应主动调整课程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师可通过对翻转课堂课后分析总结,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中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时效性,从而更为有利于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对整个翻转课堂教学进程的把握,可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翻转课堂多元化的综合评价要由教师实施操作,在考核评价环节主要涉及:课堂教学前学生网络课程教学内容的自主学习考核;翻转课堂在实施过程中的课堂研讨和课堂实践考核;翻转课堂实施后学生参与交互评价、交互交流情况的考核等环节。
参考文献:
[1]郝林晓,折延东.翻转课堂理念及其对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5
[2]曾明星.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
作者:陈洁 郭伟 单位:天津城建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