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财务内控相关问题分析
摘要:医院作为一个服务性质强的单位,与企业相比,没有明显的追求利益特征,但是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其竞争依然非常激烈,医院必须不断关注市场的新资讯,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加强内部工作的质量,以此夺得发展优势。本文探讨了新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内控相关问题,文章从阐述新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内控的影响入手,进一步分析了新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内控出现的问题,最后研究了新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内控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 医院 财务内控 影响 问题
新会计制度是国家根据当前市场环境中各行各业的发展情况及未来趋势,而制定的新的科学制度,它必然会对市场中各企事业单位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是冲击。比如,在对医院财务内控的影响方面,新会计制度的颁发,可能会在管理与控制方面、信息与核算方面要求医院做出一定的改变,而医院应该如何改变,则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讨。
一、新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内控的影响
(一)管理与控制方面
从宏观角度上来说,新会计制度的施行,加深了对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和管理工作的要求的严格程度,对各个项目的核查也显得更加明晰。比如医院在进行收支核算、金额补贴和结余清查等工作时,都会得到更全面的把关,对成本预算的控制更加有力,在此基础上,尽量多地收纳医院在运营阶段涉及的一切收支,把握各笔资金的使用和流通状况,借此防止灰色开支、挪用公款等不良事件的出现,从整体上促进预算的规范化和合理化。细节的处理也显得更加重要,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下,医院内部各个层级的单位都必须更加了解自己所需要负责的工作内容,医院在开展审批、核算、控制、评估等工作时也会按照合法的规程和体制来完成,帮助医院建设更加科学有效的运营制度框架。
(二)信息与核算方面
新会计制度的存在,对医院财务方面各个工作都有所影响,比如其内部资产信息和收支计算的优化和归整工作。医院加强对内部运营时产生的资产负债情况加以搜集并归整,将为上级领导掌握医院整体运营状况提供帮助,促使接下来的一系列决策工作更加科学明智。如果加强对医疗、科研、教育等项目上的收支核算的归类,既可以明晰地认清医院财政的流通情况,还可以为以后的财政预算工作制定一定的规划和方向,保证了充分的资金供给。不仅如此,新会计制度的施行,也给医院开展财务科目及其报告工作提供了完善的机会,可以适时增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等等多个科目,并加强对报表的格式与报告体系的管理,保证医院各个部门可以及时得到准确的信息。
二、新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内控出现的问题
(一)会计科目不合理
许多医院在运营过程中,并没有设置科学的会计科目和项目,内部依然存在着许多以前留存的不合时宜的劣势项目,由于其相对落后,无法符合时代新需求,可能会使医院无法对其进行正确的核算、财务报表也可能无法全面体现医院财务的具体情况,这将对医院开展决策造成不利影响。
(二)财务内控体系不健全
尽管医院是一个社会公益性较强的单位,应该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但在经济社会,快速的生活节奏是生活状态,利益成了疯狂甚至盲目追求的对象,医院也难以脱离这个规则。为了保障利益,做好财务的打理、加强对内部的控制,以此达到更高的利润追求,医院必须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事实上,还有许多医院不具有高超的内部控制水平,管理经验不靠前,管理模式粗放,有关部门也没有科学地设置明细账,有的部门则存在明细账管理不合理问题,这些不乏遍地的漏洞,都很容易使内部控制工作不到位。
(三)工作人员素质不达标
不管在什么单位,人才都是单位运营的主体与关键,在医院也是如此,只有高素质、高能力水平、职业道德良好的财务工作者才能保证并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增加财产支出的安全程度,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在传统会计制度的影响下,医院财务工作者只需要负责财务核算工作就已经完全足够,但是在新机制下,工作人员的办事内容、思维模式、核算方式等都亟需面临更新与强化。所以,对负责财务板块的人力也就有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但是,不可否认,现在的许多医院依然无法建设一支科学有效的财务工作队伍,这是未吃透新会计制度的内核的表现,那些完全沿用传统的工作模式的医院,无疑很容易被时代的潮流冲击,从而处于劣势地位。
三、新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内控的完善措施
(一)建立健全医院财务内控的制度
医院作为一个特殊的单位,完全遵从卫生与财政部门颁发的各种规章制度是基础要求,其次是要站在自身医院这个基础上,结合本医院的具体运营状况,不断完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除此之外,在电算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借助计算机等先进的技术和软件办公,有利于完善工作运营体制,还可以借助设定和更新操作的密码与权限,使医院的财务资料处于时新、准确、全面的状态,当然,也要对医院的传统预算编制加以长期的变革与创新,按照医院的实际情况主动探讨出符合经济发展新形势的预算编制体系。
(二)完善医院财务预算编制、审批以考核机制
在开展医院财务预算的编制工作时,必须首先保证医院的财务预算编制与医院这个单位的整体发展战略和趋势是保持高度一致的,同时可以调动内部的各种优质资源,提高医院开展财务预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使其在整个市场环境中夺取优势,使医院处于快速平稳运行状态。不仅如此,医院还可以参照其内部各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能力加以估计,以此明确医院内部的各种项目的收入与支出指标,在财务预算期间,医院可以参考滚动预算的方法,设置出科学的年度计划表,以此促进医院可以在统筹兼顾、以收定支及全面协调的基础要求上实现发展。
(三)健全医院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对于现代经济发展条件下的医院运行状况而言,内部控制的工作态势及持续评价的系列机制会催生医院的内部控制并带动起发展的节奏。内部控制评价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院的监督有着最关键的把关作用。内部控制评价主体要想充分履行自身职能,监控内部控制体系方面有所作为,就必须加强在医院内部建设内部控制评价主体的制衡机制。毋庸置疑,医院如果采用单一评价主体模式,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监督成果的,内部控制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必然趋势。
(四)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信息渠道对任何企事业单位的高速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表现在信息化增强对工作效率的带动作用,也表现在高水平的软件系统可以避免人为因素对医院运转的阻碍。医院以自身的具体运行情况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的信息传递体系,帮助医院科学准确地把握市场新动向,并达到生产指标的相关要求。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信息共享平台的搭建工作,这可以提高医院内部信息流动的通畅度,促进信息共享。(五)财务人员参与管理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为了促进医院的快速发展,就应该听取或财会研究者采纳财务工作人员的建议,对医院资金流动进行充分的分析,更好地管理好医院。在进行决策时,应该预测资金流动,对医院资金进行分析,结合事前控制与事后花费,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工作人员需要对医院财务进行全面了解与掌握,了解医院的项目建设及其资金收支状况,以此为基础开展工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新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内控相关问题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了解新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内控的影响,同时抓住新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内控出现的问题,比如会计科目不合理、财务内控体系不健全、工作人员素质不达标等等;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的新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内控的完善措施,建立健全医院财务内控的制度,完善医院财务预算编制、审批以考核机制,健全医院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财务人员参与管理。最终达到促进医院内部控制工作规范化、整体效益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大钊.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医院财务预算管理浅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5):84-85
[2]张晓萍.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问题探析[J].财会通讯,2014(2):96-97
[3]周厚学.对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与控制过程的探讨[J].经济师,2014(12):136-137
[4]魏光波.我国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及治理模式研究综述[J].中国医院,2010,(9)
作者:张柱芳 单位: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公立医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