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防控下的物流企业内部控制
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无处不在。从企业角度来说,最应关注的重点就是财务风险,风险管理的核心应是对财务风险的防控。如果物流企业在运营发展中没有做好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不但会为财务风险的爆发提供可能,更有可能造成财务风险的放大,乃至偏离企业经营目标,阻碍企业的发展。本文结合财务风险与内部控制的关系,重点分析了基于财务风险防控下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防控;物流企业;内部控制
物流企业在其运营发展中,因受内外部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运营活动的始终。我国物流企业普遍存在内控机制不完善、风险防范意识差等问题,由此造成的财务风险会给物流企业的运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而通过完善内控体系建设,加强内控管理,能够有效地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和控制已经存在的财务风险,从而实现物流企业更好发展。
一、物流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财务风险主要是指资本运营风险,物流企业产生资本运营风险主要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1.资金筹集风险资金筹集风险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企业承担的风险程度将会受到负债形式、负债期限等因素影响。针对物流企业而言,在交通运输工具、机械设备、仓储设施等固定资产所需资金金额较大,企业仅依靠自有资金难以筹集到全部所需资金,因此需要利用多种方式筹集资金。由于不同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造成的筹资难度、筹资风险、筹资成本不同,因此物流企业在进行筹资配置时,就存在着不同配置方式的筹资风险。且由于未来具有的不确定因素,利率和汇率等因素的变动都有可能造成物流企业资本成本的增加,从而使筹资风险进一步加大。
2.资金使用风险资金使用风险一般指资金运用环节出现问题,导致企业陷入债务危机,危害企业正常运转的风险。物流企业本身具有投资时间长、回收投资效益慢等特点。如果投资项目回报率低于物流企业资本成本水平,不能产生预期收益,将会引起物流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进而增加其资金使用的风险。
3.资金回收风险资金回收风险主要指企业销售业绩实现与否,要依靠资金的两个转化过程,一个是从成品资金转化为结算资金的过程,另一个是由结算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的过程。这两个转化过程的时间和金额具有不确定性,将会产生资金回收风险。应收账款的存在是造成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方面。应收账款的增加虽然可以带来利润,但并未增加现金流,反而会使物流企业由于大量代收代付款项的存在,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垫付未实现的利税开支,加速现金流出。如果客户信用较差不能按时付款,将会给物流企业带来巨大的坏账风险。不但会给物流企业正常运营带来直接影响,如果资金链断裂还会引发更深层次的风险问题,使物流企业陷入倒闭危机。
二、财务风险和内部控制的关系
防控财务风险和加强内部控制,更好地为物流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服务,二者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防控财务风险和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的目标一致从内部控制角度来说,物流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为了保证其持续有效的顺利运营。而财务风险的防控则是为了规避物流企业运营中潜在的或者已经存在的财务风险,以实现物流企业经营目标。只有加强物流企业财务风险防控和内控管理,才能保证经营目标的有序落实。
2.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可以为防控财务风险提供保障通过加强内控管理,能够对物流企业运营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以降低财务风险带来的影响,为物流企业运营发展奠定基础。
三、财务风险防控下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控机制不完善物流企业在内控管理过程中,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职责分配不具体,执行效率偏低的问题,由此使内部控制价值无法全面发挥,这给物流企业的运营发展造成了阻碍。物流企业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时,未对内部控制职责进行科学划分,部分领导身兼多职,使治理层和管理层无法分割开来,权利高度集中,下级根据上级授意工作,与内部控制管理倡导全员参与的要求相背离,从而影响了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无法获取理想工作效果,内控终将转为人治。
2.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特殊环境中,收益与风险同时存在,也就意味着高风险高回报、低风险低收益。但是从内部控制角度来说,企业为了获得理想收益,就要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合理设定风险管理指标,实现对各项风险因素的科学防控。但物流企业在运营发展中,往往把工作重心放在业务的开展上,而忽略了风险评估和管理,且对风险的防控意识薄弱,使企业面临严重经济损失。
3.缺少有效监管内部监管作为企业内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有充分了解,及时找出存在问题并处理。物流企业没有在内部成立专业的监管部门,相应的监管体系不完善,再加上各部门配合不及时,监管工作实施效果不理想,监管难度大。即便部分物流企业在内部成立了审计部门,但因管理权限主要集中于少部分领导手中,审计委员会及监事会职责没有得以全面发挥,内部审计薪酬福利和绩效考核等均由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负责,在内部审计监管中,相关人员容易受个人利益驱使而降低对某个部门的监管力度,且其工作主要是针对企业徇私舞弊等行为进行调查,忽略对风险防控和内部控制执行的监管。
四、基于财务风险防控的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对策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防范财务风险的目的并不是追求零风险,而是要在成本效益的原则下,将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可接受的范围内。物流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完善内控管理机制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能够为企业开展内控活动提供指导,在内控体系建设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优化内部控制环境。环境是所有制度顺利执行的关键,是内部控制管理和财务风险防控能否有序进行的基础。即便物流企业在运营模式上存在不同,但是需要通过制定统一的管理目标,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却是一致的。企业应当构建有利于内部控制的企业文化,对全员开展相关内容的宣讲,张贴内控标语的海报等。其次,完善内控管理机制。物流企业需要结合现有法律标准和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内控管理机制建设,并找出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物流企业应要求各级部门全员参与到内控活动中,规范企业内控业务流程。例如,在作业层中强调运输作业、配送管理、采购管理等;在控制层上强调客户管理和财务管理;在决策层上强调单位授权、调节,将内控制度落实到具体业务活动中。
2.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物流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强化全员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并根据实际经营发展状况,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物流企业可采用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预警系统,短期财务预警系统应关注物流企业的现金流量情况,对现金的流入和流出进行控制,确保企业现金流的稳定,重点要关注应收和应付的款项。而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则应关注物流企业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和发展潜力等方面。重点要关注总资产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总资产净现率等指标。短期与长期预警指标的警戒线可以由物流企业根据经营情况自行确定。
3.加强有效的内部监督为了减少财务风险出现,提高内部控制水平,物流企业需要从内部监管角度入手,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追踪和监管,以了解内部控制执行情况,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处理对策。为了能够将内部监管工作落实到位,还要制定完善的内部监管体系,在物流企业内部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保证内部审计监管部门的独立性,不受上级部门的干预,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管的作用,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促进物流企业健康发展。总之,由于物流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比较大,为了实现其健康发展,需要对现有内控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创新,做好财务风险的防控工作。物流企业需要从财务风险防范角度入手,加强内控管理,创建良好的内控管理环境,完善内控管理体系,引导内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为企业长效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齐玉娟.新形势下物流企业财务内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8(13):77-78.
[2]刘玲玲.物流企业财务内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时代经贸,2020(7):13-14.
[3]贺秋萍.浅析大物流背景下现代物流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J].中国集体经济,2019(9):148-149.
[4]李佳韦.强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思路探讨[J].纳税,2019,13(4):112,115.
[5]申玉梅.关于现代企业内控管理以及财务风险防范措施的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6):79-80.
作者:邵靖云 单位:青岛陆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