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策略
[摘要]随着各行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在市场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企业财务风险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这些风险有的来自外部的市场,有的则来自企业内部的管理。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防范对企业的正常运营至关重要,公司财务风险控制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以及其良好发展的保障。文章分析了当今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并提出一些相应的防范措施,希望能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的应对能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控制;资本结构
1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企业在实施财务活动时,会遇到来自内部、外部很多难以预料的挑战,这些挑战因素会对其经营形成极大的影响。有的企业虽然在经营方面有许多优势,却疏于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致使自身陷入经营困境。市场是企业经营所依赖的外部环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面临很多风险,且在企业参与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企业及时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全面地反映财务状况,并且为企业制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可以使企业及时发现问题,避免经营损失。
2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2.1宏观环境和行业周期的变化
宏观经济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因素。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企业的经济效益都会随着宏观周期、经济政策、利率水平这一系列的宏观经济因素而不断变动。此外,企业所属行业背景所处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使得企业的投资价值与投资风险有显著的差别。如果不了解宏观环境和行业背景,盲目投资,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风险。只有顺应宏观环境,了解行业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适时制定经营策略,企业经营方可稳定发展,并能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
2.2资本结构不合理
资金是企业正常经营的重要保障。现金为王,是企业不可否认的事实。为了企业的正常运转,经常需要进行融资。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由于扩大生产规模等原因需要进行筹集资金。在众多的融资方式中,银行贷款是多数企业的首选融资方式。这样企业就会面临利率风险、偿债风险。举债规模过大,会加大企业利息负担、偿债压力,容易造成财务风险。融资方式不合理,造成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很多企业对未来业务资金需求量没有有效预测,没有对自身的偿债水平进行深入分析。盲目进行筹集资金活动,造成不合理的筹资规模,形成不必要的偿债压力。有些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造成了高负债经营,使得企业偿债压力过大,财务风险很高。
2.3内控机制不完善
内控机制不完善,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由于内控的不完善,企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隐患:第一,预算管理不准确,预算金额随意改变,预算监督不到位。在企业经营投资的前期应对项目进行全面预算,对各阶段资金需求量、资金回收量应有相对准确的把握。财务部门结合自身的财务状况和偿债承受能力,根据预算方案制订筹资方案。在项目进行中期应该严格执行预算,允许在合理范围内进行变动,确保资金链的供应充足,不得随意改变预算。如果预算监督不到位会使得成本费用控制力度不够,会造成资金浪费。不及时制止,将会加大财务偿债风险,并影响企业预期收益。第二,存货及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善会造成财务风险。存货不足将影响企业正常生产运营。存货比重较大,会造成存货积压,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增加了存货的管理费用,还要承担跌价损失带来的财务风险。应收账款的管理,由于企业太过注重销售业绩,忽视了对客户信用的了解,许多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导致坏账比例提高,严重影响企业资金的流动性。2.4缺乏财务风险管理经验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企业注重扩大经营,忽视了财务风险管理。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财务风险管理方面起步晚,经验不足。企业领导对财务风险不够重视,没有风险预警及评价机制。面对内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财务风险无法应对。另外,企业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无法判断财务风险因素并做出风险预警。企业没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无法对资金使用进行连续性监管。
3财务风险的控制策略
3.1顺应宏观环境
宏观经济环境因素的变动直接决定着企业经营状况。宏观经济运行良好,企业应大力投资、扩大生产经营,企业整体盈利水平提高,财务运营正常,财务风险降低。宏观经济运行不景气,企业若不减少投资规模,将会受到盈利下降,面临财务风险。行业本身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及本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使得行业投资价值不一样,投资风险也不一样。行业生命周期分为: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企业应结合自身能力,判断所处行业周期的阶段,决定投资方案、确定生产规模。无论是宏观经济环境还是行业生命周期,企业在制定长期战略时均应综合考虑,顺势而为,借着大环境的力量使企业在经营中立于不败之地。根据大形势制订生产计划、财务计划,可以有效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
3.2优化资本结构,控制资产负责率
企业投资决策对企业经营发展至关重要,保证投资决策的合理性、正确性,可以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投资过程中需要相应的资金来运转,深入剖析研究投资的可行性,杜绝盲目投资是避免企业财务风险的源头。企业的发展受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动影响深远,举债之前应充分考虑自身风险承受水平及企业发展状况,将权益成本和负债比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要保持相互协调与平衡。合理预算企业现金流入、流出,使资金充足且不造成不必要的资金冗余,防止不必要的利息风险及偿债风险。想要企业扩大市场经营,企业效益得到提高,就应该将股权融资、负责融资方式和财务杠杆进行综合应用。依据企业自身情况和投资计划,合理预测资金使用量,平衡资金成本与收益,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另外,可以使用保险、金融衍生品、安全风险准备金等风险分担方式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3.3加强内控管理,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对内部控制企业领导要保持高度重视程度,不断健全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并加大财务制度管理力度。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控制能力。从预算数据中看出企业资金需求情况,财务部门进行全面调整,使资金能够被最大化利用,以最合理资金换取更大经济效益。加强对存货的管理,制订合理的采购计划。保证生产经营的存货量,加快存货周转率,减少存货资金占用,减少存货的管理费用,相应地可以降低财务风险。另外,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排序,对一些信用好、购买数量大的客户可以给予一定的现金折扣,以加快资金的回收速度。对那些信用差的客户及时排查,专人负责催款,必要时可以使用法律手段。加快了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可以减少企业资金占用量,减少融资规模,从而降低资金成本,降低财务风险。关于成本费用的管理应该做到不同阶段要不同的控制措施,项目的开始及进行过程中进行实时控制,重大成本费用重点关注。做到大资金有效利用,小资金杜绝浪费。
3.4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制定风险预警评估机制
社会经济发展机制日益激烈,企业需要树立一定的财务风险意识。企业财务人员要对关键政策调整具有敏感的洞察力,加强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和政策研究,及时预测风险,最大限度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风险预警机制是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制定风险预警机制,避免风险扩散蔓延。企业风险预警机制包括:风险基本信息系统,风险预测分析系统,风险处理系统。对财务信息收集、整理,形成财务风险基本信息系统。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判断是财务风险预警的关键环节,只有有效识别正确判断才能对财务风险及时规避,最后制定相应防范措施,具体分析才能将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在最低程度。财务人员应该不断提升专业水平、防范风险水平,基础工作中严格把关,发现风险信息及时反馈,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
4结论
市场经济中机遇与风险并存,企业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企业财务风险涉及运营、内部管理等多个方面,要做到有效规避并降低风险,就应该以科学的方法去应对。作为企业财务人员,我们应该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增强财务风险意识,推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实施。提升防范财务风险能力,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强化成本管理,顺应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形势,从而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使企业长远地经营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陈丹.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2):298.
[2]王红琨.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与防范措施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21):223-224.
[3]刘金玲.企业财务公司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7(13):80.
[4]董永康.新时期企业财务风险应对策略研究[J].财会学习,2018(19):58,60.
作者:彭亚利 单位:山东大象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