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财务风险论文 > 国企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国企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0-28 01:15:00人气:394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促进了各企业的蓬勃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国有企业也迎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但是当前形势下,我国很多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并不完善,所拥有的资源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利用,造成了资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这些企业存在的不同程度的财务风险使国有企业产生较大的竞争压力,阻碍了国有企业有效持续的发展。本文对当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的研究,并且根据实际现状和企业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

关键词:内控管理;财务风险;措施

一、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间的联系

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使企业的运营能够持续化、规范化地进行,企业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和风险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提出充分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能够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及时预防和解决风险,保证企业的顺利前行。

二、国有企业在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味注重企业经济效益而忽略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工作,在科技飞速进步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热门行业,这些行业运营风险相对较小,管理者就会忽视实际运营中存在的潜在风险[1],从而降低了企业内控管理的力度。还有许多管理人员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上没有加以充分的重视,导致内部管理效率不高、企业资源在运营生产中的大量浪费,运营结构的不合理性也使企业投入的成本大量增加,运营风险加大,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也会随之下降。另外一方面,企业内部管理的大意也造成企业各部门不能及时获取所需的信息,工作效率会因为信息的滞后性大大降低。企业的各种权力职责也得不到具体有效的落实,相关的工作人员对自身的工作细则没有明确的认知,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由此,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设要从信息系统的建立完善入手,把每位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细化,从而有效提高其工作效率。

2.缺乏有效的监督

一个企业的最终目标就是盈利,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很多企业会把利润效益放在主要位置,从而忽视了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有的国有企业虽然建立了有关的监管制度规范,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影响,不能具体落实到每个工作细节中,也无法使监督工作全面彻底的进行。一方面是因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有关人员专业素养不达标,无论是在专业技能还是在工作能力上都有一定的欠缺。另一方面,企业没有对员工进行科学的管理,部分员工在工作上消极怠慢,不能在内部管理中积极的互相配合。另外,企业在建立具体的监督管理制度时,没有对企业现有的运营和人员情况展开详细的调查研究,导致很多监管制度过于形式化,执行起来比较困难,甚至名存实亡。这些缺乏有效内部控制管理监督制度的现象会阻碍企业的持续发展。

3.缺乏风险意识

很多国有企业发展并没有明确的定位,企业的运营一般都是能走多远就走多远,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会抱有一定的侥幸心理,对于企业未来将要面临的潜在风险并没有防范意识,更不会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但是,在这个每天都在产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随时都有不稳定因素的产生,企业内部监管的不力都会影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如果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的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忽视风险问题的影响,只考虑企业的规模或者经济效益,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企业就不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中,风险意识的缺失是许多企业急待解决的问题。

4.企业投资筹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在生产运营的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收益便无所顾虑的扩张企业的经营规模[2]。企业要想扩大规模就必须进行大量的融资或者投资活动,表面上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实际上忽视了企业所要面临的财务风险。无节制的进行投资融资活动有可能导致资金无法有效回收,资金运转出现困境。而且在投资融资活动中如果没有科学严谨的计划会大量消耗企业的资金,企业的财务状况会出现混乱,短时段的经济效益后可能会有极大的反弹,导致企业的发展止步不前,甚至倒退。

三、企业加强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的措施

1.营造良好的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环境

企业的重点发展内容包括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管理和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所以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应该认识到相关工作的重要性,并且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和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并保证这两种机制能够运用到实际运营生产中。同时,要重视员工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加强相关知识的教育宣传,提高员工对这两种制度实施的积极性。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可以制定一些奖惩制度,对于一些积极配合内控管理工作和有效做出风险防范的员工予以一定程度的奖励。对于一些无视规章制度、对风险置之不理的员工应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以此约束员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制定相关的机制时可以集思广益,充分让员工参与到研究工作中,激发员工主人翁意识,便于发挥其主管能动性。

2.建立有效的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的考核机制

在企业结构建造过程中可以设立专业的考核部门,专门考核企业内控管理和企业风险防范机制实行的效果,不断评估在每个阶段这两种制度的价值体现和成果,从而做出合理的调整改进[3]。在以往的国有企业中,这种评价考核工作一般都会将其融入到财务部门的工作中,需要财务工作人员肩负多重职责,在进行评价考核的时候容易产生误差,使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专门的评价和考核部门,引进专业的考核人员进行考核工作,特殊情况下企业还可以将考核工作交由第三方执行,从而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和风险防范制度考核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企业只有得到客观的考核,才能真实地反映出现行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财务风险防范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做出及时的调整改进,使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和财务风险防范制度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从而发挥应有的效果。

3.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相关制度

要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相关制度。首先,将各个岗位的职责任务进行具体的划分,保证各岗位工作人员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于一些不相容的岗位要进行合理的划分处理,避免出现一人多职的情况,让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在企业的运营生产中落实开展。其次,需要完善企业的内控预算制度。企业进行的预算工作是对企业这段时间的运营状况、财务收支及现金流进行一定的规划,能够反映企业战略发展的基本情况。完善企业内控预算机制,让其在企业运营中严格执行,能够避免企业各部门出现各自为营的状况。同时,健全奖罚制度,从而有效提高预算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发展,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4.加强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需要企业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沟通,从而制定出有效的防范制度,有效防范企业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确保企业内部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让相关的措施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能够有效地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企业需要对财务风险防范制度的实施情况实时进行监测监督,让有关部门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对防范制度进行调整改进,各部门信息的沟通能让有关部门及时获取所需信息,推进有关制度的完善。

四、结束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国有企业想要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和财务风险防范制度。国有企业在这一过程中应该营造良好的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环境,加强各部门间信息的沟通,建立有效的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的考核机制,并且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相关制度,这样国有企业才能在发展中迎来更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王锦云.国企加强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措施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328(11):147,149.

[2]李明凯.浅议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J].经营管理者,2014,(2):89.

[3]李明才.探究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J].财经界(学术版),2015,(7):179

作者:李艳洁 单位:常州交通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