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建议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0-24 01:54:00人气:348
摘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改革,各类高等教育都显著发展。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公众认可。但是在大学制度改革的当下,很多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上出现了较多问题,如债务较多,投资盲目性较强等等。实际上,解决高职院校中出现的财务风险,从根本上来说,必须创新财务管理观念。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制度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现状及其成因,有针对性的从管理理念、机制创新、责任建设、拓宽融资渠道等角度提出了高职院校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建议。关键词:大学制度改革;高职院校;财务风险;防范;理念创新
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行业特别是云计算、机器人、大数据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具有娴熟技能的优秀技术人才需求与日俱增,这对旨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高职院校在高校相互竞争、扩招的背景下,对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过大,一些资金使用不当,造成较大的财务隐患。这些财务风险,迫切需要解决,以保证高职院校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一、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现状
从现实来看,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成立时间都不太长,很多都是近几年以合并或升格等形式成立的,正赶上国家扩招的时期,因此校园建设力度比较大。校园建设涉及土地征用、校舍建设、教学等相关设备的采购这些必要的开支。而学校本身并没有盈利功能,其主要的收入来源于有限的学费,对于高职院校更是这样。因此,要扩大校园规模,进行校园建设,就只能选择银行贷款或社会渠道借贷,因此融资成本较高,较为庞大的财务压力已经让不少高职院校不堪重负,教学与科研工作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总的来讲,高职院校财务风险较为复杂,表现形式较为隐蔽。二、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存在的原因
(一)高职院校资金来源不稳定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投资主体日益多样化,融资形式更加多元,已逐渐形成了国家、地方政府、企业、个人为主体的多元资金筹集机制,因此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日益复杂化。为了实现更好发展,很多高校在教学设备、校园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办学成本较高。由于高职院校目前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地位还比不上传统的高等教育,因此其资金来源较为不稳定,国家教育拨款经费不足,其他资金来源所需要的成本也较为高昂。因此,高职院校出现了较为突出的财务风险现象也就不足为怪。
(二)高职院校投资盲目性较强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很多高职院校所获得的国家、省级、市级财政性教育投入非常之少,学费是维系高职院校日常运营的主要资金来源,但金额有限,缺口庞大。特别是那些以工科为代表的高职院校在实验室建设、设备采购等方面需要大量资金,以满足教学需要,达成教学目标。因此高职院校管理者被迫大量从外部渠道借债,或通过其他形式筹集校园发展建设资金,这必然导致生均教育成本提高,引发系统性财务风险。
(三)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高职院校的财务工作往往仅仅由财务部门负责完成。对所涉及的预算编制、预算目标以及财务绩效等等都是单一部门进行,没有其他部门进行监督和配合。由于监督机制缺乏,一些专项专款资金被挪用或违规使用。总之,高职院校的财务领域相关内控制度不健全,有的甚至缺失或过于形式化,对财务风险中固资管理、专项资金管理、预算及往来款项管理、现金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合理问题没有做有效的防范与应对方案,因此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资金安全风险。
(四)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理念较为落后
高职院校出现的财务管理风险,这一问题不论出于什么原因,归根结底是财务管理观念较为落后甚至缺乏。财务管理分很多步骤,以预算管理为例,如果只对预算执行状况做简要的核算,而缺乏详细跟踪报告并形成预算调节表,那么财务领域就会容易出现问题。由于缺乏较为全面的财务管理系统预算理念,高职院校管理者忙于日常的行政性事务,对财务工作重视程度有限,对所出现的财务风险缺乏认识,高职院校普遍缺乏较为系统性、全面性的预算管理理论,预算编制较为不科学,缺乏现实意义,与既定发展目标存在脱离,预算奖励也不健全。三、高职院校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建议
(一)建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首先要求高职院校管理者树立创新的财务管理理念,增强对财务工作的重视,强化财务风险意识,合理投资决策。其次,高职院校建立财务管理制度,还应该从内部加强控制,合理编制财务预算,加强对资金支出的监管。要建立对外招投标、融资等工作的财务公示制度,严格做好资格等相关审核工作。再次,要形成较为完善高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这一预警机制应该起到警戒性作用,如果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达到警戒线,系统应该立即引起重视,正确、有效地进行财务风险成因分析,找到优化调整方法,使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降至合理水平。
(二)强化责任监督与追究机制
首先,要健全财务责任制,确保每一项工作,每一笔资金责任到人。明确责任主体,划分职责权限,增强高职院校法人主体性,确保高职院校财务有效运转。其次,要加强投资项目评估工作,形成严格的科学论证流程,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建议,做到民主决策,避免投资过于盲目。再次,要加强对校园建设相关项目的管理与监督。严格按照相关监管法、公司法等,形成较为合理的投资经营管理制度,实现对投资项目的保值增值,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三)拓宽资金融资渠道
高职院校当前逐渐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性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在政企合作、校企合作等方面多下功夫,积极引进社会资源、企业资源进行办学,通过技术、专利转让、后勤社会化等形式筹集投资资金,降低财务风险。在此过程中,对于校企合作企业要严格进行管理,明确责任制度,防止出现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违法行为。
(四)完善财务风险解决机制
各级政府要对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工作加以重视。第一,要加大经费资金上的支持,帮助化解高职院校的融资债务,鼓励高职院校采取合法方式化解财务风险。第二,要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通过对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解决工作进行监管,来形成奖惩制度。对风险控制较为严格,成效较为显著的高职院校,要在招生计划、经费支持上予以倾斜照顾;对于没有完成相应任务的相关高职院校可以采取减少招生计划、降低经费和政策支持等方式来予以惩罚,提高高职院校解决财务风险的主动性。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在近些年来发展迅速。各高职院校要针对出现的财务风险,及时作出有效应对,完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责任制度、财务风险解决机制,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经营与管理,有效防止财务风险的再次发生,促进高职院校资金有序运转,实现高职院校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技能型人才。参考文献:
[1]张常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财务信息化构想[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4):144-145.
[2]沈英,柳兰.基于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知识经济,2017(8):124.
[3]徐伟锋,杨灵.大数据时代医院财务管理的创新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153-154.
[4]崔洪俊,党金泉,黄成行.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探讨[J].财会通讯,2015(31):113-115.
[5]李秀玲.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6(32):132-133.
[6]韩丹丹.大数据时代下高校财务管理如何做好基础数据的分析[J].财会学习,2015(18).
黄燕 北海职业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