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种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5-28 11:14:00人气:408
摘要:在我国种业进一步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中小型种子企业面临的竞争和压力更加激烈,找准企业自身合理定位,牢固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建立良好的企业社会信用形象,夯实企业人才队伍,力求做到“专、精、特、新”,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关键词:中小型种子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一、引言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是世界最大种子需求国之一,种子市场规模较大,从事种子经营企业众多。伴随2000年《种子法》颁布实施,国内种子由计划迈向市场,种子企业出现井喷,市场竞争也空前激烈,但乱象频出,伤农、坑农事件较多。2016年对《种子法》重新修订并颁布实施,全面规范种子相关方主体行为,由事前许可转向事中事后监管,强化种子企业的产业主体地位和主体责任,倒逼种子企业依法从事相关经营活动,强化内部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据统计,2011年我国持证种子企业8700多家,至2018年3月,已减少到4163家,其中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仅90家,在国内外挂牌上市企业56家,注册资金3000万元以下(不含3000万元)中小型种企2719家,占65.3%。综合这几年种子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提前采取干预措施,将风险影响力控制到最低点,避免企业出现经济损失,对企业健康发展尤为重要。二、中小型种子企业加强财务风险管控的意义
企业财务风险,从狭义上看,是指由于财务杠杆给企业带来的破产风险或普通股收益发生大幅度变动的风险。从广义上看,是指企业在筹资、投资、资金营运及利润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的对企业的存在、盈利及发展等方面的重大影响。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企业在充分认识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基础上,采取各种科学手段和方法对各类风险加以预测、识别、控制和处理,将风险损失降至最小,确保企业资金活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小型种子企业,通常人力、财力、物力都相对比较紧张,尤其在资金方面更为突出,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加强财务风险管控,规避财务风险,将有限的资金科学合理使用,为企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三、中小型种子企业财务风险形成原因
1.科研投入不合理
新品种的研发是种子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亦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种子企业新品种的研发门槛较低,但是产品研发周期较长,只有通过长期的坚持和丰富新材料的创制积累,才能研发出具有市场开发潜力的新品种。很多中小型种子企业没有结合公司自身情况,一方面自建研发团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从事新品种的研发;另一方面与相关科研单位合作,盲目购买新品种。最终导致科研投入过大,造成公司资金紧张。
2.固定资产占比较大
我国中小型种子企业,一般注册将资金规模在200-500万元左右。按照《种子法》要求,种子企业需有一定面积自有产权的种子检验室、加工厂房、仓库和其他设施,这些固定资产约占注册资金的50%;另外,办公场所、设施也需占用一部分资金,有些企业因从事科研活动还建立实验基地,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上等等就用去了企业大量的资金,真正用于企业经营生产的种子的资金就会出现较大的缺口,从而带来极大的资金紧张压力。
3.库存商品过多
我国种业市场,虽然整体规模较大,但从事种子经营的企业众多,市场品种更替较之前更为频繁,品种的生命周期大为缩短,导致一些品种在市场上出现断崖式下降,迅速被市场淘汰。中小型种子企业很多都是区域性种子企业,对全国整体大局把握相对欠缺,对自身品种市场前景又过于乐观,盲目扩大商品种子的生产,导致企业的流动资产中存货的比重相对较高,且多表现为不良库存,对企业资金占用较大,极易导致资金链的断裂。很多中小型种子企业不是被“饿死”的,而是被“撑死(库存)”的。例如,2016年底我国籽用西葫芦市场,因市场占有率较大的某企业宣布退出该产业,原来从事该产业的很多公司,在2017年春季都放大本公司的籽用西葫芦品种种子的生产量来抢占市场份额,导致籽用西葫芦种子严重供大与求,一些安排生产的企业就“跑路了”,广大生产农户生产出种子无企业收购,只得自己寻找市场,减少损失;一些诚信企业虽然按合同收购,因市场需求量有限,也大量囤积在仓库中,造成资金运转极为困难。
4.种子赊销严重
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种子,因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加之农作物田间表现受天气环境影响较大,时常出现纠纷,易造成大量应收账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账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占用,影响企业再生产,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5.内部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企业在产品研发、固定资产投资、种子生产和销售等各方面没有统筹、协调,无资金使用预算,导致企业有限的资金没有发挥其最大效能,是“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
6.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在中小型种子企业,一般员工人数不多,通常以企业的老板“人治”为主,老板说什么大家就做什么,老板就是“制度”。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风险管理意识淡薄,财务控制薄弱,资产管理混乱,很多财务人员非专业出身。使得企业面对各种财务风险无法预测、识别、控制和处理。四、如何加强中小型种子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1.企业发展定位要准确
根据企业自身优势,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力求做到“专、精、特、新”,不做“小而全”的种子企业。例如,区域市场营销能力强的企业,要充分利用其较强的营销能力,配合良好的后勤技术服务,大型种企的优良产品,定位为专业营销服务型种子企业;区域种子生产优势强的企业,可专注于优良种子的生产,承接大型种企的种子生产任务,为其提供优质优价的好种子,定位为专业种子生产型企业;具备专业研发团队并拥有丰富育种材料的中小型种子企业,可紧跟市场需求方向专注于新产品研发,成果市场化转让给开发能力强的企业,定位为专业育种型企业。总之,面对新时代种业发展的特点,中小型种子企业一定要做好准确定位,做好产业链的一个或多个环节,高效利用企业的有限资金,提高企业竞争力,方可立于不败。
2.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健全
我国中小型种子企业很多都是从“夫妻店”、“合伙店”等起步,随着企业的发展,人员及规模越来越大,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建立与企业实际经营管理能力相协调的制度体系,选择一些最具代表性的财务指标作为公司风险预测的重点指标,加强财务风险评估,提前做好充分的抵御准备或规避风险的准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到有规划、有预算,避免“一人决策”,做到全员参与,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来运作,在操作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促进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更好更快发展,提高风险控制的有效性,更好地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企业的社会信用建设要强化
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兴。中小型种子企业自身实力有限,在经营活动中难免会遇到资金紧缺,通过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慢慢建立企业的社会信用体系,树立起一个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形象。当企业出现资金困难情况时,凭借其已有的良好信用,一是可以很好地从金融部门获得信用贷款,二是可以从其上游合作伙伴获得资金支付的宽限期,从而让企业顺利渡过资金周转困难期。因此,强化企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成良好的社会信用形象是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4.企业的人才队伍要夯实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根本,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人为本,建立一个尊重人才的企业价值观,注重对企业员工忠诚度、敬业态度、道德品质、专业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本着公正、公平和公开的原则,通过各种激励奖罚措施来规范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树立每位员工的忠诚度、大局意识、协作精神,提高全体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将员工个人利益企业集体利益有机协调,最大限度发挥出每位员工的潜能,实现企业、个人全面可持续发展。五、结束语
随着2018年7月我国种业政策的进一步开放,我国中小型种子企业面临的竞争和压力更加激烈,找准企业自身合理定位,牢固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建立良好的企业社会信用形象,夯实企业人才队伍,力求做到“专、精、特、新”,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2018年中国种子大会信息.[2]杨雄胜.财务管理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陈彩霞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