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分析
摘要:W集团下有13个全资子公司,1个控股子公司,10个参股子公司,11个分厂。集团公司董事会对内控体系建设和企业全面风险管理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各项工作,提出了“立足企业实际,注重实效;统一领导,分工实施”的实施原则及具体要求,并要求各级领导要“加强内控体系建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内控体系;防范
2012年W集团公司作为内控试点企业开始,关于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组织领导、培训宣传、实施过程、实施成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内控体系建设
为加强对W集团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工作,集团公司召开了《W集团公司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实施》的动员大会,总经理在会上做了动员报告,并做了具体布置。成立W集团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集团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工作。组长由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担任;副组长由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担任;成员由集团公司副总担任,下设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办公室(简称内控办),负责制度起草、培训、宣贯等具体工作,办公室设在集团公司审计部办公室主任由集团公司总会计师担任,成员由集团公司各部门部长担任,包括:经营、财务、销售、技改规划、物流、采购、技术中心、信息化、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以便于制度的交叉起草、疏理,有利于将企业各业务环节的风险类型更好地涵盖其中。集团公司下属的子公司根据集团公司的统一布置和要求,也制定了各自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各子公司总经理为组长,各副总经理为副组长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修订与完善各公司内控制度。同时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协调工作。
二、加强中高层领导及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对“内控体系”的认识
集团公司通过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对中高层领导及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培训形式为:1.内部自行组织培训根据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组织管理人员内部进行培训,形式为集团公司统一进行培训,各子公司自行组织培训、各部门自行组织培训三种形式。2.送专干人员到外部进行培训参加了市财政局、国家国资委、证监局等部门组织的专门内部控制制度培训,培训采用现场分组互动、竞赛、打分等多种形式,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法,实行分级培训,既有公司高管的理念、思路培训,也有中层干部、专兼干的实务培训。3.聘请专家进行培训为系统学习内部控制制度的专业知识,公司举行中高层领导干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培训班。
三、疏理、完善和起草内部控制制度,编制《内部控制风险目录》和《重点业务权限手册》,优化制度体系建设
我们将制度建设定位为制度优化,融入到内控体系建设实施过程中,这次制度建设立足于强化风险控制、分清管理职责、整合业务归口、规范管理授权,形成了以流程为纽带,自上而下统筹、自下而上支撑的制度架构。制度分为集团层面、控股子公司层面、其他各子公司层面。集团层面:统筹管理,分清职责,明确原则,适用于全集团公司;控股子公司层面:细化管理,落实职责,规范流程。其他各子公司层面:满足各单位自我管理需要。为了保证这些制度的质量,由集团公司内控办系统收集、梳理目前正在执行的各种管理制度,确定待修订、起草的制度目录,确定每项制度起草的牵头单位和会审会签单位。每项制度都由各部部长亲自起草、修改、完善,所有制度都反复讨论、修改多次,最终再由各系统领导审核把关签署下发,真正构筑起了“科学、简洁、实用、高效”的制度体系。经过两年的努力,W集团公司完成了流程梳理、流程穿行、制度修订、手册编制等工作,2014年集团14个部门共起草内部控制制度131个,经过一年时间的执行、测试,2015年又重新修改、完善(包括补充、增减、合并),目前已汇编成册内部控制制度90个,包括法人治理结构、营销信用管理、采购物流管理、财务经营管理、对外投资及技术改造、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管理、行政管理、职业健康管理10大项,主要加强了对汇率风险、应收账款风险、库存风险、采购价格风险、重大合同法律风险、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资金结算风险等七大风险的监督。控股子公司共起草内部控制制度94个9大项,编制各项业务的《业务流程与风险控制图》、《业务流程控制表》,明确各业务流程的风险控制点及如何控制;编制《内部控制矩阵表》,明确各业务流程及子流程的流程目标、控制点,控制点发生频率及类型,控制点负责部门,流程清楚、目标清楚、责任清楚。
四、与信息化相结合,强化信息化的控制功能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18号――信息系统》强调,“企业开发信息系统,应当将生产经营管理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和处理规则嵌入信息系统,实现手工环境下难以实现的控制功能”。在内控体系建设过程中。W集团通过SAP/ERP系统实现了业务流程的优化。优化关键业务流程清单84项,并进行了系统固化,避免了执行偏离。通过建立客户资信信息数据库,实现客户信息的集中统一管理,通过对客户的交易价值、风险程度的预测和评价来指导订立合同、控制发货和强化对重要客户的优选,从而做到对销售环节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设定了客户信用等级管理及信用额度控制,降低了W集团销售环节的资金风险;利用系统的自动利用库存,杜绝了手工排产过程中利库不当造成的库存积压风险,通过对生产计划的编制、控制、统计形成了闭环生产管理系统;通过采购订单、生产订单以及销售发货的审批控制,加强了对生产经营过程的管理与控制;财务预算的控制功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以资金管理为主线,建立财务预算管理架构,初步实现对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实时监控;编制了60余项系列的ERP系统操作管理制度、规定,并加以检查、考核,保证了系统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参考文献
[1] 徐娜.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商业文化月刊,2015,(12):62-63.
作者:李秀敏 单位: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