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控制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工作职责日益细化,各项活动日益复杂,财务风险也发生了变化。本文主要分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查找财务风险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对有效防范财务风险、促进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财务风险;原因;措施;研究
财务风险是指预期收益的离散性,即脱离预期收益的可能性。从实践来看,财务风险贯穿于财务管理全过程。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也具有自身特点。充分分析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特点及成因,对有效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十分必要。
一、充分认清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特点
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谨慎对待财务风险,需要充分认识涉及事业单位运营过程中各个环节和要素,了解财务风险的特点,进而提出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措施。(1)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存在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确定性因素,因而财务风险的发生有其客观必然性。事业单位的各项年度工作有着相对固定的内容,但财务风险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仍然存在。(2)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是可预测的。随着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日益复杂和多样,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发生、范围和程度是不确定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难以完全掌控风险的发生,但是通过探寻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规律,能够对财务风险进行充分预测。随着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的进步,对财务风险的发生时间、范围和程度进行科学预测,之后采取相应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3)预算改革带来的制度性风险。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开展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工作,大力度推进预算改革,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也进行了相关改革。但是,在改革过程中,部门预算改革的制度性缺陷仍然存在。在保稳定、保发展的压力下,挤占专项经费、弥补资金缺口,财务部门也因此承担着极大的违规支付风险。(4)制度体系不健全带来的风险。一方面,一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制度体系还不健全,仍然存在财务管理的死角与盲区,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信息产生、传递、审核等全过程管理中存在财务风险隐患。另一方面,对既有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制度的落实力度仍不足,而事业单位财务监督措施又不到位,管理手段更新不及时,也容易造成财务管理风险。(5)事业单位财务队伍道德弱化带来风险。财务人员的道德素养对财务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一些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不够高,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不能严格落实财务制度,对发现的财务风险问题没有及时关注和处置。事业单位对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偏离财务管理制度,甚至违规从事财务活动的风险隐患。
二、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1)经济环境复杂影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就当前而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异常严峻,各种涉及财务活动的潜在风险愈加显现。如经济发展步伐变缓,使得资金供给持续短缺,实物性资金相对升值,资金成本逐渐升高;我国实体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和冲击;虚拟经济泛滥严重破坏着实体经济的复苏,这些都对我国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2)事业单位管理层对财务风险认识不到位。首先,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事业单位管理层对内部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法规性、程序性和科学性认识不足,面临诸如财务状况总体失衡、连带责任等风险。其次,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不可避免负债经营,继而引发财务风险。事业单位管理者缺乏风险管理意识,思想上、行动上满足于按部就班地落实年度财务活动,认为利润就是事业单位发展关键。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是造成事业单位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3)事业单位内部缺乏财务风险防控体系。事业单位属于财政拨款单位,其财务支出类型属于消耗性纯支出型,因此,需要严格控制财务管理中的支出情况。在管理体制方面,事业单位财务支出管理方法还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预算控制缺乏刚性,经费不足与损耗浪费并存,给财政资金运作带来失控风险。由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队伍的专业性还不够,没能形成科学有效的财务决策,管理层往往凭借经验进行决策,缺乏集体研究讨论和自觉接受各方监督,给事业单位带来极大的风险,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4)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也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在近年的事业单位改革中,进入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要通过统一考试补,绝大多数仅有财务会计方面的理论知识,没有实际经验,而要完全适应财务管理工作又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财务人员实践经验不足,缺乏足够的风险意识,整体认识水平和素养达不到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
三、防范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措施
(1)推行目标管理,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要通过实行事业单位财务目标管理,主动积极地规避财务风险。要合理确定风险控制目标,财务活动资金核算、资产管理、队伍建设等主要工作环节要做到规范有序;财务管理活动过程中的财务信息要尽可能确保真实、可靠、及时和完整;要确保财务活动的方方面面都遵从现行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要求,实现财务工作的合法合规。(2)完善制度体系,让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发挥防范作用。要积极主动完善财务管理的目标制定、预算安排、执行管理和效果评估等全过程制度和体系,通过制度规范完善来发挥防范作用。要建立财务状况预警机制,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财务运作中潜在风险预警预报,将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要建立科学的预算管理体制,强化预算刚性,将连带和潜在风险降到最低,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3)把握重点环节,规范监管防范财务风险。进一步规范财务行为,建立涵盖全员、全方位以及全过程的风险管理,将风险管理的各项要求融入事业单位管理流程。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者需要实时监控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及时制定科学的风险防范对策,保证事业单位正常运转资金需要。要积极运用先进会计技术,引进并扩大电子技术的应用范围,改进和完善监督手段。(4)打造财务管理队伍,让高素质人才管控财务风险。制度和体系都要人来落实,财务管理队伍是落实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的关键因素。首先,要培养财务人员识别能力,及时发现各种财务风险;其次,要培养财务人员运用专业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风险检测能力;再次,要培养财务人员正确处理风险活动的应对能力,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业务技能培训和法制教育,确保会计工作的规范性与合法性。总之,新时期事业单位风险防范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事业单位管理层要高度重视,在充分分析会计风险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措施防范,避免和防范会计风险,促进事业单位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宇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的策略.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2(12X).
2.王雪洁.浅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中国电子商务,2012(14).
3.陈焘.浅谈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创新.中国经贸,2012(14).
4.杜秀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析.中国集体经济,2011(12).
5.郑悦.财务管理的创新动力.IT经理世界,2011(2).
潘新梅 天津市引滦工程于桥水库管理处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