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探析
摘要:在现在的社会形势下,事业单位的发展保持平稳,但是与之相伴的是财务风险的不断增加,因此在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不断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及时的规避风险。这要根据每个事业单位不同的特点和情况进行完善,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非常重要,因此需要引起相关事业单位的重视。本文根据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进行基本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措施
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财务风险的防范,因为财务在任何一家事业单位中的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财务活动不合理或是有偏差,有可能就会造成事业单位的财物损失。如果因为财务现实与预期的收益之间没有良好的标准距离。导致因为超出预期效果的资金损失,就会为事业单位带来不小的麻烦。而且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在于它是非盈利性质的,所以与一般的企业不一样,因此在财务风险的防范问题上应该更加注意,对于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讨论。
一、事业单位发生财务风险的特点
(一)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是客观的
每当事业单位真正发生财务风险时,都是人为无法控制的,并且基于一些客观因素的控制,导致这些财务风险无法从根本上转移,在一些财务活动中,财务风险同样具有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在事业单位需要时刻注意风险的客观性,因为一旦发生很可能就无法挽回,也会造成一些工作上的阻碍以及问题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影响事业单位的发展[1]。
(二)财务风险可以进行防范
随着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事业单位可以进行一定的财务风险规范。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有效的预测财务风险,这样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在日常的办公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新的方式进行风险的预测和有效的规避,这就需要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一些基本的研究和分析,并且对于分析的结果进行探讨,找到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风险。
二、我国当前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问题分析
(一)支出领域的财务风险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支出作为重要财务组成部分,包含了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等内容。因此在大部分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会体现在支出领域,一些问题和缺陷都能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根据一些现状主要表现为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缺少详细的预算制度,没有合理的安排资金的具体使用,一些支出内容不清楚,真实性在会计账本上的数据不明显,一些部门经费预算比较独立因而造成了资金相互挤占的问题。
(二)管理领域的财务风险
在财务的管理方面本身就需要专门的人来负责,财务管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密不可分,但是财务管理水平却影响着财务风险的出现。主要的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是:事业性单位内部的一些财务管理机制不完善,财务管理行为缺少监督,事业单位缺乏牵引机制,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甚至不够资格等。这些问题都容易导致财务风险的出现[2]。
(三)员工职业道德素质参差不齐
在当前事业单位的发展中,由于招聘的渠道导致招聘的员工素质大不相同,如果因为一些员工的自身行为不妥,导致事业单位的经济损失也是有可能发生的。由于一些财务活动的开展,一些职业道德素质不够的人就会因为一己私利,以权谋私。这种财务风险是基于人的素养、职业道德观、廉政思想等。虽然是人为原因,但是从根本上说还是因为管理体制的问题,如果因为一些管理上的疏忽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就是得不偿失的,因此应该有效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将员工的道德素质和廉政意识提高,这样才能保障事业单位的长足发展。
(四)缺乏控制财务风险的意识
事业单位的工作一般就是进行一些公益项目的实施以及一些基本的工作需要完成。在日常工作中,基本是需要保证相关职能的完成,而不需要进行一定的利润创造,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与一般的企业是不一样的,在这里也就不能将其财务风险混为一谈。我国事业单位一般也都是需要为政府进行工作的,因此财务管理一般较企业来比相对松散,所以大部分的员工都是缺乏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识的,因为他们对于财务的活动不是特别重视,不需要员工来进行利润的创造。因此在当前我国的国情下,应该不断加强事业单位员工的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这样才能够有效的规避风险。
三、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管理
在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监督工作的有效执行,并且切实履行监督的责任。内部的监督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因此在制度执行以及设计方面需要紧密的配合。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监督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并且可以成立小组进行监督,对于基本的财务报表要进行仔细的核对,对于每项工作资金的运作问题都要不断的记录。监督现金的走向并且规避财务风险。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的互相监督有利于整个单位的发展。如果在监督过程中发现财务方面的问题应该汇报给领导并且应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因小失大,根据一些职业道德规范,鼓励员工之间互相监督。因此,事业单位中需要不断的完善监督机制,内部监督财务管理行为,才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3]。
(二)倡导员工廉政风险意识
事业单位在一些空闲时间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无论是专业技能方面还是素质培养方面,都需要面面俱到,需要让这些良莠不齐的工作人员都清醒的认识到财务风险的重要性,使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做到有意识的进行财务的监督和合理合法的利用,切实加强廉政风险的控制,对于一些露出苗头的风险需要进行及时的纠正。培养员工真正树立财务风险防范的意识,这关系到每一个员工的职业命运,需要员工具备基本的辨识能力,针对风险的不同能够清楚的区别一些常规风险和意外风险的差别。有效进行财务风险的处理。
(三)行政事业单位采购经费预算风险控制
事业单位必须重视对采购经费的风险控制,尤其是对采购的流程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采购经费预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根据事业单位自身的特点和财务管理的状况作为基本的依据,然后可以建立采购预算机制的相关制度和体系,对于采购的具体内容和经费的标准要有标准的规范。在财务风险防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般的财务预算需要按照编制进行上报、审查与批准、发放的步骤进行妥善的安排。根据专业人员的控制与审核进行规范化的进行,保证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问题,规避财务风险的出现。
(四)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事业单位需要建立风险评估工作机制,尤其是注意将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实用性进行有效的提高,并且要将财务风险的控制渗透在财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中,对于那些比较容易出现财务风险的问题要重点关注。而且注意事业单位发展的现状,不断的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于评估财务风险的过程也要保证有效性。尽可能的降低财务风险的影响。科学预测可以有效的进行财务风险的规范化以及科学化的预警。树立一定的标准,当财务出现的问题没有超过预警线时应该给以关注,但是不能盲目的采取措施进行改变。
四、结论
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虽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只要加以解决就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此在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上应该做到严谨有效,不能盲目自信,不能因为不需要创造利润就忽略损失,事业单位在管理体系的建设中一定要重视。
参考文献:
[1]何玉琴.浅析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4(10):26.
[2]牛晓曦.如何有效控制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J].中国集体经济,2015(01).
[3]邱贵贤.浅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5).
李飞飞 杭州老年大学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