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论文 > 财务风险论文 > 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财务风险及应对措施

网络经济条件下的财务风险及应对措施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2-21 09:03:00人气:367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不断扩展,网络财务会计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基层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也更加网络化、常态化。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增加的网络财务风险与安全问题。因此,解决网络财务会计风险的问题刻不容缓。

二、网络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的成因

1.内部控制难度增大。

网络经济条件下,基层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难度进一步增大。对于单位的领导者来说,若是在职位划分、权力分配的问题上出现偏差,内部控制制度不严,则很有可能会出现会计信息泄露甚至是被篡改的情况,财务会计风险大增。

2.计算机对于数据处理灵活性较差,财务报告及相关财务公开文字分析说明运用得少。

网络时代会计电算化使得会计工作绝大多数是在计算机上进行的,但计算机只是对录入的数据进行简单的计算,它并不会判断数据的合理合法性,灵活性较差,特别是财务报告文字分析说明是会计软件无法完全代替会计人员的脑力和手工操作的。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平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局限于计算机会计软件自动生成会计报表或在软件系统固定表格中录入数据,无财务情况说明书和分析资料,提供给领导的财务报表,有的领导看不懂,更不用谈财务信息数据给领导做决策依据了。在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工作中,有的单位只是将财务专业性的报表数据表格在地方政府门户网站或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没有文字分析说明,社会公众看不懂,或看了也不知道说明了什么?

3.民生资金监管网络平台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

民生资金监管网络平台是电子政务的重点建设项目,云南省自2014年全面启动实施以来,使纪检监察机关对民生资金监管更加方便快捷,对促进财政惠农资金的监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平台发展还不够成熟。首先网络系统维护滞后;其次,监管网络平台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系统的本身的功能不够完善。各单位财务人员对于如何设置平台功能并不清楚,录入平台的资金和农户信息不全面,但又不能即时预警提示,查询搜索功能也不能充分发挥。民生资金监管网络平台是纪检监察部门监管惠农资金很好的一个平台,但这平台软件系统的还需进一步开发和推广,并完善平台相关功能。

4.支农资金使用管理不够科学规范。

虽然现在已经是网络时代,但是大多基层事业单位在支农资金的使用问题上仍旧按照以往的套路进行管理,特别是部分地方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还是不高,他们仅重视项目的申报,申报前期缺乏科学的论证,扶贫项目重建设轻资金管理的现象也还存在,大大浪费了财政扶贫资金。除此之外,还存在在申报项目时多报、谎报的情况,并且在扶贫资金到账之后,没有把全部扶贫资金真正投入到贫困地区扶贫建设项目之中,出现挪用少部分扶贫资金到其他重点建设项目上。目前,大部分地方财政支农资金扶持项目的申报、立项、审批,都通过计算机软件系统和网络管理,但基层事业的单位的财务人员通常在这方面的业务不太熟悉,而有的部门领导对支农资金的重要性认识也不够,上级扶持的支农资金下达到乡镇一级后,难于避免资金被挤占、挪用的情况发生。这样就使得基层事业单位管理使用支农资金的财务风险增加。

三、网络经济时代加强财务风险管控的措施

1.建立健全事业单位网络信息保障机制。

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由来已久,并且随着网络环境的日益复杂,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更加多样繁杂。所以,基层事业单位也要与时俱进,建立健全单位的网络信息保障机制。对于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可以采取分级的方法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应对。对于不同层级的问题,分别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风险控制。除此之外,基层事业单位还应该在本单位建立一个网络安全的平台,设置安全网关,尽量保证单位财务信息的安全。

2.制定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

基层事业单位有多项经费来源,除了国家财政性资金和上级补助外,还有自身经营获得的收入、社会捐赠以及投资收入。面对众多的经费来源,基层事业单位在利用网络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制定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要坚持“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私设“小金库”。要利用好互联网,对于新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可以通过单位内部网络进行普及,使制度能及时有效贯彻执行。

3.重视财务工作中网络传输数据的安全和保密工作。

网络时代最重要的就是信息安全问题,对于财务工作,信息安全尤为重要。想要保证财务信息安全,首先要做好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和保密工作,基层事业单位应该利用加密技术对财务数据进行加密,即为数据传输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加密通道。另外,要通过使用公共密钥签名以及数据证书等方式来对财务人员进行身份认证。当然,仅仅有这两种措施是远远不够的。网络时代,计算机病毒变异速度极快,对于电脑系统的破坏性也越来越大。安全软件再全面也不能做到实时更新实时监控。想要维护信息的安全就需要配备专业的安全软件和技术人员,及时做好系统维护和安全防范工作。

4.全面推进部门预决算及“三公”经费信息公开工作。

加快推进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常态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现阳光下晒“账本”,促进依法理财和民主理财。公开的内容应当真实可信,与账面一致,要防止领导干预调整财务数据,人为取舍“三公”经费预决算数据,并做到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特别是“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要细化说明出国(境)团组及人数,公务用车购置数及保有量,公务接待的批次、人数、经费总额等信息,并作分析说明。比如“三公”经费本期发生额要与上期及上年同期比较,得出增幅或降低比例的数据,并简要说明原因。

5.完善对于支农资金的管理。

对于现阶段支农资金使用不规范的情况,财政部门可以建立一个自下至上的分级管理系统。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修订、完善对于支农资金的管理使用办法。基层事业单位对于上级下达的财政支农资金,要将资金的使用方向、具体进程及时录入至系统当中。通过分级监督,使基层事业单位能够自觉使用科学的方法对支农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尤其是国家扶贫资金更是要加强管理,要利用网络公开透明的特点,通过网站、公告牌公示等形式,公开扶贫项目和资金有关信息内容,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使扶贫资金真正用在特困地区扶贫开发项目上,实现精准扶贫、真正脱贫。

6.充分运用和完善民生资金网络监管平台。

想要降低财务风险,还必须监管好基层单位管理使用好民生资金,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和运用好民生资金网络监管平台。首先,软件开发公司要对平台系统进行升级,扩充平台的有关功能,完善监管系统的预警、查询、动态监管等相关功能。并新增与其他平台的有效衔接的功能,在业务人员录入自己部门业务的同时,可直接将数据导入民生资金监管平台,既减轻了业务人员的工作量,也确保了录入数据的真实性。另外,基层单位的财务人员要及时将农民种粮种树的各种惠农资金、各种补偿资金、学生各种补助、社保资金、扶贫及救灾资金等“社会关注度高、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民生资金拨付、转拨、发放等情况实时录入民生资金监管网络平台,以便纪检监察、财政和审计部门进行全程动态监管,并接受社会监督。

四、结语

随着基层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如何更好的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避免网络带来的财务会计风险,仍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不仅仅是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努力,还需要我们每一个基层的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基层工作人员要努力学习,充实自己,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为规避基层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吴显宝 单位:牟定县林业局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