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应对策略
摘要:诸多案例表明,企业常常因为财务风险而陷入危机。加强对企业风险的控制是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从财务风险的概念出发,分析了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财务风险的策略,以期帮助企业更科学地控制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风险意识;风险防范
在当下的市场经济中,企业面临着众多的考验,外部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内部企业资金结构、资本结构的不合理,都使企业面临着财务风险的威胁,财务风险又时时刻刻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活动。因此,正确认识财务风险的特征、认真分析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系统,从而实现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有效监管和控制,成为每个企业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
一、财务风险的含义
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不合理的财务结构或资本结构,不恰当的筹资方式、投资方式、流动资金使用等因素,都有可能给企业的经济运行带来意想不到的打击,直接影响了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企业经济效益。这就是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不仅包括了资金方面客观因素导致的风险,也包括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带来的风险,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这两者相互融合进而致使了财务的实际情况与财务预期目标的偏离,导致企业整体利益的下降。因此正确地认识、衡量、控制财务风险是每个企业都要研究和掌握的内容。
二、财务风险的成因
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诸多,既有宏观经济环境引起的外部原因,也有来源于企业自身的内部原因。外因主要包括通货膨胀、国家经济政策、利率的变动等。外部原因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但是外因是不可控的,本文不再赘述。内因是引起企业财务风险的根本原因,主要包括:
(一)风险意识淡薄
普华永道(PwC)在中航油事件的分析报告中表示:中航油风险管理控制松懈,公司未能对它的期权组合进行正确估价,这导致了中航油5.5亿美元的亏损。看到这则报告,人们首先想到的问题便是:从事衍生产品交易的中航油公司难道没有风险管理机制吗?答案是:有。中航油不仅设有风险管理委员会,也配备了专职的风险经理和风险管理主管,并且对每个项目的亏损限额有明确的规定,事实上,中航油的实际亏损达到了设定限额的100多倍。可见其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机制早已沦为“花瓶”。同时,研究发现,COSO-ERM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框架,却不能真正落实到我国企业的实践中。究其原因,则暴露了我国财务管理人员对风险缺乏认识,不能很好地预见未来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构建风险管理体系还是流于形式。
(二)资本结构不合理
资本结构主要是企业长期负债和权益资本的比例关系。负债融资具有成本较低、利息抵税、弹性较大等特性,同时可以让企业在不分散控制权的前提下,掌握和支配更多的资源。即适度的负债可以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但是,负债是一把“双刃剑”。目前,我国的企业只看到了负债所带来的“杠杆收益”,而忽略了过度负债引起的财务危机。债务在资本结构中所占比例越大,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就越大,企业则面临更大的财务风险。德隆事件是指曾被人们称作“股市第一强庄”的德隆集团,2004年股票崩盘,导致德隆轰然倒下的事件。其爆发的原因便是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德隆借助上市公司,从银行取得了大量的借款;借助金融机构,进行了民间非法融资、挪用了保证金、信托资金。这样,德隆每年的利润都被用来偿还高额的利息。由于过多的短贷长投,德隆的资金链发生断裂,不能按时偿还到期债务,德隆的信誉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毁损。随着负债比例进一步提高,企业无力偿还借款致使融资成本加大,巨型集团最终崩溃了。
(三)缺乏科学的投资决策
一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盲目追求规模的扩大或是多元化的经营,在做出投资决策时普遍存在着经验主义现象,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决策失误的经常发生,从而产生了财务风险。部分企业在投资之前,财务预测工作不够,对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的分析,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认识不足,这就造成了投资方面的失误。盲目的投资及决策的失误不但不能给企业带来收益,甚至会导致企业产生巨额的损失。对于那些为了赚取超额收益而盲目投资的企业来说,错误的投资决策不仅没能给企业创造预想的经济效益,反而带来诸多的不良影响,让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四)资金管理的不完善
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景气,企业大多存在着“滞销”现象。为了扩大销售量,增加收益,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多数企业采取了赊销商品的形式,从而加大了应收账款的比重。与此同时,商品的销售没有带来实际的现金流,反而,相关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增加了。企业的资金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有,甚至无法收回,只能形成坏账,严重影响了企业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企业面临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三、财务风险防范对策建议
无论是美国的次贷危机还是近期被爆出的澳洲经济萎靡,造成经济危机的基础便是企业资本结构的不合理、资金期限不匹配、投资盲目、缺乏风险意识。小企业的破产,大企业的落马,严酷的事实一次次向企业敲响警钟,财务风险无处不在,企业必须建立风险防范体系,对风险进行预警与监测。
(一)提高财务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建立适当的人才激励机制
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存在财务风险,各个细小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基于这一点,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强化其素质,做到防患于未然成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财务管理人员需要有主观判断分析能力和扎实的操作水平;其次,财务管理人员要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防止暗箱操作;最后,财务管理人员要掌握现代科技,熟悉运用先进设备,快速合理解决问题。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可以利用美国学者奥特曼提出的多元Z值判定标准,预先发现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并采取适合的措施及时应对,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总而言之,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高素质、高职业技能、高技术水平。此外,企业还应在其内部建立激励机制,做到自我评估、责权统一、奖惩分明。企业在确定财务人员的薪酬时,建立EVA为基础的激励机制,以EVA的增加比例来确定财务管理人员的货币奖金,使EVA与薪酬挂钩,充分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的热情和潜力。同时,通过合理的财务衡量标准,提高工作质量,保证财务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减少工作中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带来的失误,进一步改进和健全财务工作。
(二)把握企业负债经营的“度”
企业在进行财务决策时,一方面可以利用负债的杠杆效应,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提高权益资本收益水平,控制财务杠杆的副作用;另一方面,也要考虑由于负债比率的提高,导致的财务风险加大。正如平衡理论认为,当负债程度较低时,企业价值会因税金的庇护,随着负债的增加而增加,而当债务达到一定限额时,负债的抵税作用开始被财务危机成本抵消。负债过度时,企业的生产经营环节稍有脱节,资金回收稍不及时,企业无法及时偿还债务,则有可能造成资本成本的大幅增加,必然导致企业利益受损。因此我们要把握好企业负债的“度”,找到获取最大受益的资本结构,有效利用财务杠杆的正作用抵消财务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在确定资本结构时,企业可以先预测自身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生产营运能力、资金周转能力和偿债能力,并考虑企业预期销售收入、营业成本的增长及稳定情况,结合所处行业竞争情况,综合分析,确定出最佳的资本结构,使负债比率与偿债能力相匹配,警惕财务杠杆的副作用。
(三)规范投资行为
投资决策科学化是避免财务风险的前提。企业应坚持投资决策科学化、规范化,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投资回收和盈利能力进行科学预测,并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统一调用资金,使资金投向合理配置。在投资之前,企业要对项目进行周密的分析。首先,分析投资项目所处的行业。一般而言,投资项目处于高新技术行业、证券业等,投资风险较大。其次,分析行业所出生命周期。处于成熟期、稳定期的行业投资风险最小,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行业投资风险稍大,处于衰退期的行业投资风险最大。最后,分析投资项目所处的市场。处于完全竞争市场的投资项目大于垄断竞争市场的投资风险,寡头垄断、完全垄断市场的项目风险最小。往往一个投资项目的失败便会带来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应加强对投资环节的预测、决策、控制,增强对财务风险的抵御能力。
(四)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中航光电在最新披露的《投资者关系记录表》(2015年12月1日)中表示,尽管其部分行业回款周期长,但是应收账款大多在一年之内,风险在可控范围内。从中我们可看出,企业的应收账款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对企业财务风险有着重大的影响。企业应先在收益与成本间进行权衡,确定企业的信用政策,主要应考虑企业不能收回款的可能性与销售金额的大小。对于信用度较低的企业,不予以赊销,防止出现“黑字破产”的现象;对于金额较小的销售,信用期限也可相对短一些。在应收账款的管理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对行业整体特征的把握,制定本企业的应收账款回收率。对于已经发生的应收账款,企业应经常进行应收账款总额分析、账龄分析等。针对每个客户,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并组织力量加强催付。企业也可以向客户提供现金折扣,吸引客户提前支付账款。经过努力,加速了资金的流动,有效降低了坏账风险。企业必须认识到:防范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绝不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一个人的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因此,必须从生产、经营、销售的所有环节入手,将风险管理的观念落实到每一个人,对企业进行全面分析,趋利避害。当然,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对固定资产、流动资产、长期债务、投资决策等的动态分析与管理,使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在企业中占有一席之位,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位。
参考文献:
[1]李静.关于企业风险的财务防范[J].经营管理,2012(01).
[2]阎文秋.论财务风险的规避方法[J].国际商务财会,2010(12).
[3]梁勇.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防范企业财务风险[J].中国商贸,2014(12).
作者: 陆怡安 单位:扬州大学商学院
成本控制论文 中小企业论文 企业发展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低碳经济论文 农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建筑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海洋经济论文 煤炭经济论文 工程经济论文 经济师论文 农村经济论文 经济发展论文 对外贸易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贸发展论文 贸易合作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虚拟经济论文 经济纠纷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绿色经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林业经济论文